<h1><font color="#167efb"><b>4. 尸 变</b>(卷一)</font><br><br>阳信县某老翁,家住本县的蔡店。这个村子离县城有五六里路,他们父子开了一个路边小店,专供过往经商的人住宿。有几个车夫,来往贩卖东西,经常住在这个店里。<br><br></h1><h1>一天黄昏,四个车夫来投店住宿,但店里已住满了人。他们估计没处可去了,坚决要求住下。<br><br></h1><h1>老翁反复寻思,想到有个地方可住,但恐怕客人不满意。客人表示:“随便一间屋都行,不敢挑拣。”当时老翁儿媳刚死,尸体停在一间屋里,儿子出门买棺材还没回来。老翁因此屋偏僻,就穿街走巷把客人领到那里。<br><br></h1><h1>客人进屋,见桌上油灯昏暗,桌案后有顶帐子,纸被子盖着死者。又看他们的住处,是在小里间里的大通铺上。他们四人一路奔波,很是困乏,头刚放在枕头上,就鼻息声起。只有一人还朦朦胧胧没有睡熟。<br><br></h1><h1>忽听见灵床上嚓嚓有声响,急忙睁开眼睛,见灵前灯火映照下,看得清清楚楚——那女尸掀开纸被,接着下床。慢慢进了他们的卧室。女尸淡黄脸色,生绢扎着额头,走近铺前,俯身对着来客每人吹三口气。这还没睡着的车夫吓得不得了,唯恐吹到自己,就偷偷将被子蒙住头,屏住声息静静听着。不多时,女尸果然过来,像吹其他三人一样,也吹了他三口气。<br><br></h1><h1>他觉得女尸已走出房门,又听到纸被声响,才伸出头来偷看,见女尸如原样躺在那里。这个客人害怕极了,不敢作声,偷偷用脚蹬其他三人,那三人却一动不动。他无计可施,心想不如穿上衣服逃跑了吧!刚起来拿衣服,嚓嚓声又响了。这个客人赶快把头缩回被子里,觉得女尸又过来,连续吹了他好几口气才走。<br><br></h1><h1>少待一会,听见灵床又响,知道女尸又躺下了。他就慢慢地在被子里伸出手来摸到裤子,急忙穿好,光着脚就向外跑。女尸也起来了,像是要追他。等她离开帐子时,客人已开门跑了出去,而女尸也竟然跟了出来。<br><br></h1><h1>客人边跑边喊,但村里人没有一人听见。想去敲店主的门,又怕来不及被女尸追上,就顺着通向县城的路,尽力快跑。到了东郊,看见一座寺庙,听见有敲木鱼的声音,客人就急急敲打庙门。道士惊讶于情况异常,不肯及时开门让他进去。转眼间,女尸已追到跟前,只有一尺开外。<br><br></h1><h1>客人更加害怕。庙门外有一棵白杨树,树围有四五尺,他就用树挡着身子。女尸从右来他就往左躲,从左来就往右躲。女尸越怒。这时双方都汗流浃背,非常疲倦。女尸顿时站住,客人也气喘不止,避在树后。忽然,女尸暴起,伸开两臂隔着树捉那客商。客人当即被吓倒了。女尸没能捉住人,抱着树僵立在那里。<br><br></h1><h1>道士听了很长时间,没动静了才慢慢出来。见客人躺在地上,拿灯一照,已经死了;但摸摸心口仍有一点搏动,就背到庙里,整整一夜客人才醒过来。喂了一些汤水,问是怎么回事;客人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h1><h1><br></h1><h1>这时寺庙晨钟已敲过,天蒙蒙亮了。道士出门再看树旁,果然见一女尸僵立在那里。道士大惊失色,马上报告县官。县官亲自来验尸,叫人拔女尸的两手,插得牢牢的拔不出来。仔细一看,女尸左右两手四个指头都弯曲如钩,深深扎入树干,指甲都插进去了。又叫几个人使劲拔,才拔了出来,那指甲插入的洞穴像刀凿的孔一样。<br><br></h1><h1>县官命衙役去老翁店里探查,才知道女尸没了,住客三人也死了,人们正议论纷纷。衙役向老翁说明了情况,老翁便跟随衙役来到庙前,把女尸抬回。<br><br></h1><h1>客人哭着对县官说:“我们四个人出来,现在一个回去,怎么让乡亲们信我呢?”县官便给他写了证明,给他点银子送他回去。</h1> <h1><font color="#167efb"><b>5. 鬼 作 筵</b>(卷四)</font><br><br>秀才杜九畹,妻子有病。九九重阳节那天,杜秀才被朋友邀去登山赴茱萸酒会。这天他早早起来,梳洗过后,告诉妻子他要去哪里。穿戴整齐正要出门,忽然看见妻子神智不清,嘴里不住地唧唧咕咕,像是和人说话。杜秀才奇怪,便靠近床问她。妻子就把他当儿子来呼叫。<br><br></h1><h1>家人心里都知道事出有因。当时杜母的棺材还未入葬,就怀疑是死者的灵魂依附到秀才妻子身上了。杜秀才祝祷说:"难道您是我的亲吗?"妻子骂道:"畜生怎么不认识你父亲了?"杜秀才说:"既然是我父亲,为什么还要来家作祟您的儿媳呢?"妻子叫着他的乳名说:"我是专为儿媳的事来的,为什么反要怨恨我呢?儿媳本应立即死去,有四个人来勾她的魂,为首的是张怀玉。我说了无数好话哀求他放人,这才得到了允许。我许愿送点小礼,应该快给他们。"杜秀才按照吩咐,到门外烧了纸钱。<br><br></h1><h1>妻子又说:"那四个人已经走了,他们不忍心驳我的老脸;三天后,一定要置办酒筵酬谢他们。你母亲老了,那么大年纪,不能料理饮食,到时候还要麻烦儿媳去一趟。"杜秀才说:"阴阳不同路,怎能代为料理?还希望父亲宽恕。"妻子说:"儿子莫怕,去去就回来。再说这也是为她自己的事情,一定不能怕劳累。"说完就昏迷了,好久才苏醒过来。<br><br></h1><h1>杜秀才问妻子说过的话,她茫然不记。只是说:"刚才看见四个人来,要捉我去。幸亏阿翁哀求请免,并解囊贿赂他们,才走了。我见阿翁盛钱的包袱里还剩下两锭银子,想偷拿一锭来,用在咱家的吃饭花销上。阿翁看见了,责骂说:'你想干什么!这东西岂是你可以用的吗?' 我才抽回手没敢动。"杜秀才以为妻子病糊涂了,对她的话半信半疑。</h1><h1><br></h1><h1>过了三天,杜妻正在说笑的时,忽然两眼瞪着杜秀才看了很久,说:"你媳妇太贪了,前次看见我的银子,就生非分之想,这大概是家里太穷的缘故,也不足为怪。现在将要让儿媳去,为我照管厨房事务,不用担忧。"话刚刚说完,她就昏死过去,约摸半天功夫,才醒过来。<br><br></h1><h1>妻子告诉杜秀才:"刚才阿翁叫我去,对我说:'不用你亲自下手,烹调自有人干,你只要坐着指挥就行了。阴间喜欢东西丰满,所有的食物都要盛得满到器具外面,一定要记住。'我答应了。到了厨房里,看见有两个妇女在用刀切东西,穿的裙衣都是黑红色的,镶着绿边。她们称呼我嫂子。每当把菜肴盛到器皿中,她们都要请我看过。先前要抓我的那四个人都在筵席中。菜肴端了上去,酒水全部准备好了,阿翁才让我回来。" 杜秀才听后大为惊异,经常说给同仁们听。</h1> <h1><font color="#167efb"><b>6. 庙 鬼</b>(卷二)</font><br><br>新城秀才王启后,是布政使王象坤的曾孙。有一天,王秀才看见一个又胖又黑,其貌不扬的妇人走进屋里,嬉笑着靠近他坐到床上,样子很放荡。王秀才忙往外赶她,妇人却赖着不走。</h1><h1><br></h1><h1>从此,王秀才不论坐着躺着,总看见那妇人在跟前。但是他拿定主意,决不动心。那妇人恼羞成怒,抬手将王秀才的脸打得劈叭作响,王也没觉得怎么痛。妇人又将带子系在粱上,揪住王秀才,逼他与自己一起上吊。王秀才身不由己跟到梁下,把头伸进绳扣,做出上吊的姿势。有人看到王秀才两脚不沾地,直挺挺地立在半空,却也吊不死。<br><br></h1><h1>从此,王秀才就患了疯颠病。一天忽然说:“她要和我跳河了!”说完就朝河边猛窜,幸亏有人发现,才把他拖回来。天天如此百般折腾,一天发作数次。家里人请巫师抓药,都不见效。<br><br></h1><h1>一天,忽见有个武士拿着铁锁链,怒气冲冲地进来,对那个妇人呵斥道:“朴实忠厚的人你敢这样扰乱!”随即就用铁链套住妇人的脖子,从窗棂中拉了出去。才拖到院子里,妇人就没了人形,目如闪电、血盆大口。有人想起城隍庙里的四个泥鬼,其中一个很像这个怪物。<br><br></h1><h1>从此王秀才的病便好了。</h1> <h1><font color="#167efb"><b>7. 鬼 妻</b>(卷八)<br></font><br>泰安人聂鹏云和妻子情同鱼水,非常和谐。妻子得病死后,他坐卧含悲,整天掉了魂似的。<br><br></h1><h1>一天晚上,他正在屋里闷坐着,妻子忽然推门进来了。他吃惊地问:"你怎么来了?"妻子笑着说:"我虽然成了鬼,但被你的情意感动,所以哀求阴间主管允许,赶来跟你暂时相会。"聂生非常欢喜,拉着妻子上床共眠,觉得她与生前并无两样。<br><br></h1><h1>从此黑夜来清晨去,过了一年多,聂生也不再提起续弦。族中弟兄怕他断了后,私下里与族长商量,劝他再娶。聂生答应了,聘了一个良家女子。但又怕鬼妻不高兴,保着密。</h1><h1><br></h1><h1>不久,到了迎亲的日子,鬼妻知道了这事,责备他说:"我因为郎君重夫妻情义,才冒着在阴间受责罚的风险,来与你相会。谁知你会不坚守诺言,钟情不二就是这样的吗?"聂生说这是族人的意思。鬼妻总是不高兴,没跟他亲热就走了。聂生虽然觉得她可怜,可是能实现再娶的打算,倒也安慰。<br><br></h1><h1>转眼到了新婚之夜,新婚的聂生夫妇睡下后,鬼妻突然来了,就在床上用巴掌扇新媳妇,嘴里大骂着:"你怎么敢占我的床!"新媳妇起身,拼命阻挡。聂生吓得光着身子蹲在床上,不敢帮任何一方。一会儿听见鸡叫,天快亮了,鬼妻这才离去。<br><br></h1><h1>新媳妇怀疑聂的妻子并没有死,责备丈夫骗了自己,想上吊自尽。聂生对她细讲缘由,新媳妇才相信是鬼。以后天一黑鬼妻就来了,新媳妇吓得躲开。鬼妻也不再与聂生同床,只用指甲掐他的肉,再就是对着蜡烛恨恨地看着他,也不说话。</h1><h1><br></h1><h1>如此好几个晚上,聂生愁得不行。邻村有人善驱鬼,削桃木橛子楔在坟的四角,鬼才不闹了。</h1> <h1><font color="#167efb">白话聊斋短章之三:地府故事三则。待续。</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