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让劳动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记全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风筝

五月是一个花开的季节,是一个劳动的季节,更是一个成长的季节。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积极推进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发展,5 月 25—26 日在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举办全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五育并举,劳动先行!接到教体局通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劳动教育专兼职老师参与线上学习,用心做好学习记录,认真总结。 5月25日下午,老师们早早地来到会议室,齐聚一堂,准备即将开始的劳动教研盛宴! 线上活动共分二天。 5 月25日线上视频,第一节课由济宁廖河外国语学校的张旭老师带领同学们实践《钉纽扣》。通过观看钉纽扣的示范课,感受到一颗小小的纽扣的大学问,不光让学生学习了钉纽扣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旧衣换新颜,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爱劳动的情感,也能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产生共情。在学习过程中从钉两孔纽扣到四孔纽扣,难度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后老师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扣子,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让学生谈论钉纽扣的感受,感知父母为家庭的付出及拓展纽扣的美丽。一节简单的综合实践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节课是由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的于肖老师带来的《一场皮影戏的诞生》。皮影戏集绘画艺术、雕刻、文学、音乐、舞蹈、表演与一身,其内容也可谓博大精深,一堂课中既让学生了解皮影相关文化,又让学生切身操作皮影,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第三节课是由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徐老师带来的《包粽子》。《包粽子》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习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学习包粽子的方法,了解粽子蕴含的文化意味和民族风情。 三节课后,济宁市第十五中学郭燕燕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课例点评。 接着来到了第二天,也就是5月26日。 第一节课是由济宁市第十五中学赵老师带来的《中式插画》,在本课中,学生既可以通过插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学习培养了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节课是由汶上县中小学实践教育中心的韩老师带来的《趣味面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感情,提升他们的综合塑型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 第三节课是由济宁海达知行学校李凯老师带来的《香煎豆腐》。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认识到: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接下来是济宁第八中学骨干教师罗春婷对三节课例的精彩点评。 5月26日下午,由济宁市、兖州区、曲阜市的七位老师带来他们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的先进经验,进行了经验分享,通过这些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懂得了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h3> 最后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秀格从四个方面进行交流。</h3> 总之,只要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通过学习,老师们不仅从理念上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教学上有指导性的经验。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不断的努力,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小爱上劳动,从劳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感受劳动的乐趣! 此次线上教研,让与会老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立足实际落实《指导纲要》精神,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撰稿: 张婷婷 苏杭<div>编辑: 卞园丽</div><div>审核: 张良</div>

学生

劳动

学习

教育

纽扣

老师

三节课

济宁市

教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