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规

西岐布衣

<p class="ql-block">  李学勤先生2013年的书里说,希望把“中国青铜器的产生”作为一个前沿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学勤认为中国青铜器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起源。不排除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国青铜器的产生过程有自身的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也有好多早期青铜器的发现,比如临潼姜寨的半圆形铜片。据说乾隆时候的《西清古鉴》里有一件完整青铜器,很像龙山陶鬶。原物遗失不见,但是龙山文化有铜器制造的可能。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也发现过青铜器残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青铜器不仅限于实用器,而是以礼乐器为核心。在商周时期青铜器浸透了生活的各方面。还很多青铜器上还有铭文,这也是一大特点。此外青铜器的形制、纹饰、使用的功能,制造的工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  周代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他们认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安其位,就能长治久安,所以用各种礼器来“明贵贱,辨等列”,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是身份的象征,墓葬中陪葬鼎的数量要遵守礼制规定。</p> <p class="ql-block">  一些学者整理研究考古资料和典籍,对周代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梳理,大体结论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鼎分镬[huò]鼎、升鼎和羞鼎</p><p class="ql-block">镬[huò]鼎是专门的炊具,煮肉用的。一般形体大,底部有烟火炱[tái]。</p><p class="ql-block"> 升鼎是正鼎,放煮好的牲肉,是中心礼器。</p><p class="ql-block">羞鼎是陪鼎,放调味品。</p> <p class="ql-block">2、升鼎的数量代表身份的高低,簋[guǐ]与鼎配合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升鼎(也可称列鼎)是一套形制相同的鼎,(后期升鼎一般是大小相次的,)鼎放牲肉,簋[guǐ]放食粮,相配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周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无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河南三门峡两周之际的虢太子墓(M1052),七鼎六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晋侯墓地中未曾被盗的晋穆侯(西周晚期)墓,五鼎四簋,按说晋国是周天子弟弟的封国,应该是诸侯一级的七鼎,令人费解。</p> <p class="ql-block">3、东周以后,用鼎制度被破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周后鼎的数量增加,大墓中常使用两套升鼎。贵族纷纷打破西周时的制度,逾越身份使用更高等级的葬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例如太原春秋晚期的赵卿墓出土鼎27个,可能是七件、五件两套升鼎。</p> <p class="ql-block">  战国中期湖北随州曾侯墓中使用九鼎八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古代典籍常相互矛盾;墓葬一般被盗扰;墓中的鼎、簋构成复杂,同一考古资料如何诠释?学者也常各持一词,所以周代的用鼎制度并不明晰,但无论如何,周代使用青铜器作礼制的载体,是客观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西周的宗法制有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一、宗法制适用于王、诸侯、卿、大夫,按宗法原则分为“大宗”和“小宗”,“大宗”有继承权和立祭权,用来辨别后世子孙的亲疏尊卑;“小宗”则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下,为处理长子和嫡庶之间的关系,设有长子的继承制。</p><p class="ql-block">二、宗法制的中心仍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利的周天子,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p><p class="ql-block">三、西周王室、公室政权实施凭借的是由血缘关系引申出来的宗法,另外,还有“祖者之遗训”和族中有德之人的告诫,而不是成文的法典。</p><p class="ql-block">四、周人同姓不通婚,;利用婚姻关系串联贵族,形成甥舅亲戚关系。</p><p class="ql-block">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其他政治制度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西周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