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协作组的各位家人们:<br> 大家好!我是本周的领读人张树霞。<br> 五月,因为孩子,我们相遇;因为阅读,我们相聚!在这初夏之日,对阅读的热情不减,热爱依旧!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读书,才能提高我们的学识和品位。教育是美的,发现并彰显教育之美。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第一协作组大力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按照我们的计划和安排本周共读书目为《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也可自选。<br>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已成为课程创新与教学变革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从知识学习走向素养发展。本书不仅从单元学习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跨学科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提供了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实用策略与可复制方案,还提供了基于大概念的学习与思维工具,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体系化、结构化,实现教师教的更少、学生学的更多,从而引领学生发展高阶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br> 对教育者来说,书中有的是精彩纷呈的教育思想、教学技能、教育知识。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以书为垫脚石,攀得更高。在今后的时光里,我们更要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与教育同行!<br> 南师大之行后,我们更加理解了读书学习、师德修养的重要性!以书相约,是成长中的邀请;以书相伴,是心灵上的洗礼;以书相知,是前进时的方向;以书相悦,是精神上的慰籍。<br> 夏日炎炎,读书真甜。家人们,与书为伴,快乐一生!让我们以“三名”协作组为读书交流的平台,勤于笔耕、以博会友,在交流中促思考,在分享中促提高。加油! <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div><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赓续信念结伴行</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韩强</b></p><p class="ql-block"> 初夏时节,小满在即。我们“三名”工程第一协作组的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小麦一样,从播种慢慢迎来收获。</p><p class="ql-block"> 主题备课、网络教研、送教帮扶、课题研究等活动,对于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推动教学改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活动也凝聚了协作组的力量,彰显了“三名”工程人选的风采,历练了各成员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协作组积极作为。坚持线上教研,引领同教研组青年教师高质量备课、高效率上课;部分协作组成员还积极投身抗疫工作,担当作为,成为最美志愿者。这些都是我们“三名”工程文化引领和精神凝聚的最好证明!</p><p class="ql-block">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创新的事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教育富有生命力。把工作室的理念延续到新的团队,引领年轻教师更快、更好成长,是我们“三名”工程的创新行动,这也是我们协作组永葆生命力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明确教书职责,肩负育人使命,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凝聚成为一种传承,擦亮名师品牌,依托协作组搭建的平台,成就自己,成就团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文化教育 润物无声</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张辉</b></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育人价值最终要落脚在学生的思想引领上面。学生是育人的客体,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探寻文化育人规律必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挑战,唯有不断创新、大量实践才能不断积累文化育人经验,逐渐摸索出其育人规律,达到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彰显文化的宝贵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 文化具有凝聚精神、塑造人格、传承文明的取向,是学校总体发展的核心,优化提升精神、行为、制度文化,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所以学校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抓住“主问题”,审美阅读</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李静静</b></p><p class="ql-block"> 阅读《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在通读这本书后感受到余老师谈到的每一个点,都是值得我学习和思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序言中余老师提到“有一种教学能力叫‘发现’”,发现有趣的材料,发现知识的精华,发现内在的奥秘,发现教学的抓手,发现特别的资料,发现表达的规律,发现训练的要点,发现有效的做法。他特别提到了“主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减少课中碎问。</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余老师写到要充分认识教材的作用。“阅读教学效率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教材。非常普遍的教学状况是:就课文教课文。教师就课文内容进行细碎的提问,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肤浅的解答,师生在看似热闹顺畅的分析中,完成对课文的所谓‘解读’,其实只是从课文的表面略过而已。”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了课文本体,而忽略了课文以外的其他内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整体把握课文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美读课文。审美地阅读,从教师的角度上看,需要“美用课文”,以此来培养、训练学生审美阅读的能力;从学生角度看,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美的欣赏,从而提高美读文章的能力”。现在的教学现状:语文课堂朗读形式化,对朗读教学环节相对忽视,将朗读教学视为单一、机械地诵读,缺乏新意、缺乏情感渲染,流于形式;语文教师对课堂朗读环节的轻视,导致语文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在研读教材文本时,没有准确地捕捉到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趣点”;语文课堂朗读缺乏必要的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书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审美地阅读,需要关注五个字:语感与美感。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教学的路上还有很多未知和困惑,在阅读中寻求途径,探索有效的方法,且思且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惊雷开创新征程</font></b></h1><b><font color="#ff8a00"><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阳信县第四实验中学 赵洪芹</b></div></font></b> 我们国家走过了1978,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走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开辟了一条大国新路。选择这条新路源于咱们上节课学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对外进行开放。对内进行改革,对内改革就是在国内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br>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手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节微课我们一起走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按照以往的学习历史现象的规律,从三个维度去解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背景)是什么(含义)怎么样(意义影响)。<br> 为什么小岗村的农民白天想夜里想寻找出路?或者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当时中国处于人民公社时期,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从材料中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民收入少,越过越穷。<br> 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安徽凤阳县非常的贫穷,人人挨饿,家家乞讨。穷则思变,安徽凤阳县18位农民一心求变冒死立下生死状,我们把这种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制度称之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仍然属于公有制,土地仍归国家所有,把集体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家庭,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经营自主权。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任务,剩余归自己自负盈亏,多劳多得,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br>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公有,土地所有权没有变化。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br> 18位农民立下生死状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如何?<br> 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港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三年三大进步。<br> 可见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br>请同学们思考: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br> 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br> 原料与劳动力充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可见随着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br>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通过对改革试点成功后将其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学习,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中国广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乡镇企业也获得长足发展。<br>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摸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自己的路,走的是一条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继续砥砺前行,助推改革。<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ff8a00">这样一家人</font></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河流镇中学 张云霞</font></b></h3><h3> 春暖花开际,本应踏青赏花赴一场春的盛宴,谁曾想一场“倒春寒”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突如其来的疫情,使阳信这座四十万人的小城,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清街闭户,塞路封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打响了,天使白、警察蓝、志愿红纷纷奔赴抗疫一线。有这样一家人,他们也用行动默默为抗疫奉献着自己的力量。</h3><h3> 父亲是一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已65岁。自3月14日疫情以来,未曾回过家,一直吃住在村口搭建的帐篷里。一张铁床,一件军大衣,一个电饭锅,一把暖瓶,一个马扎,一个手电筒,一瓶消毒液,一箱方便面是他全部的家当。20多天来,身穿红马甲的他手拿小喇叭,天天行走在大街小巷,不停地喊着:“庄乡们做核酸了,一个过道一个过道来,别扎堆,保持一米间距,叫叫你的对门……”,他生怕落下人,每天都要反复跑上几遍,看看这家,望望那户,确认一个都不少时才放心。因他识文断字,有点文化,核检现场,除了维持秩序,他还要帮忙录入信息。戴着老花镜的他动作虽没有年轻人那样娴熟,但那股认真劲也着实让人敬佩。除此之外,晚上还要多次巡逻,若发现大街上有溜达的闲人,他会耐心劝说,用心疏导,讲清危害,使其居家不出。他心里装着父老乡亲,身为“当家人”要确保老庄乡生命安全。他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本色,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其实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做了两次心脏支架手术,每天要吃好几样药。大儿子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主动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就这样父子俩并肩作战,坚守阵地,昼夜不停,测温,消毒,核检,巡逻,送菜……</h3><h3> 小儿媳是珠三角地级市某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深圳疫情严峻需要驰援时,她们医院是第一批赴深的医疗援助队。危难时刻,她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奔赴抗疫一线。穿着厚重的防护隔离服站着采集核酸样本,用她的医者仁心换来众人的平安。为更好的工作,连续好几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上的汗水来不及擦去,脸上深深的压痕感觉不到疼痛,干裂的嘴唇已染红了口罩。这样在前线战斗了一个月,期间未请一次假。家人劝其休息,她坚定地说:“疫情不散,我不撤。”她让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用他们的生命,守护大众的生命。</h3><h3> 女儿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也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每天都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线上教学工作,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召开线上反馈会,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随时在学校工作群发送各级各类教学文件,传达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居家教学注意事项等。按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教学教研会议,认真准确地填报相关数据表格。培训期间若有教师未到位,她会立即电话提醒,力争让每位教师都吃上专业成长大餐。根据学校安排,她还要上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上网课批作业,线上检测,质量分析,千方百计确保毕业班的学生吃的饱,吃的好,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努力追求“优质优课”。当防控前线用人时,她又义无反顾地当起志愿者,和济宁援阳医护人员一起采集样本,做好信息统计,晚上加班加点再完成信息输入工作。居家教学,她用专业知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守护“希望”烛火;奔赴抗疫一线,她用行动诠释着“行为世范”的责任与担当,守护“信念”烛火。</h3><h3> 这一家人很平凡,很简单。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全力以赴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若要问为什么,那应该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守初心,必能行稳致远!春来花开,明天会更好!</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阅读,为学生积淀成长的力量</font></b></div></h1><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读《教海漫记》有感</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阳信县第五实验中学 常洪萍</font></b></div></b></h3><h3> 读于永正老师所著的《教海漫记》一书中《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的章节获益匪浅,体悟到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常常让人感觉复杂繁琐,不仅是教授语文知识,而且还要考虑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那么,于老师为什么会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呢?一个重要的法宝是重视阅读,让海量阅读为学生积淀成长的力量。</h3><h3> 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鼓励学生海量阅读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于老师在文中列举的第一个真实案例是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实施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这个计划的提出者是当时出任该校校长的李希贵先生。他提出的计划规定:高中每星期上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校彻底改变了高考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多读成就了高密一中的辉煌,由此我想到语文教学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式地向学生讲解课文内容,而应该抓住核心精讲。教授方法,同时还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h3><h3> 于老师在文中列举的第二个案例是1997年吉林市丰满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小学毕业班统考,其中来自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班上的学生成绩优异排名靠前,引起了全区关注。通过专家调研找出杨巧云老师教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鼓励学生多读书,并且大量地阅读课外书。于永正老师因此感慨到:“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h3><h3> 此外,于老师在文中还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讲到在小学时班上的白老师特别重视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于老师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也开始阅读大量书籍,随着年岁增长逐步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关于怎么教语文?他谈到自己的老师告诉他:“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h3><h3> 语文课上,老师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如《与朱元思书》这篇美文,朗读时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一句,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这样,才能读其文,感其美,会其情。学生通过反复读,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出“其言皆出其口”“其意皆出吾心”的效果。</h3><h3>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吗?</h3><h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比如常常将大量的教学时间集中在课文内容的抽丝剥茧式的讲解上,没有高效利用时间进行教学。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调整方法,重视阅读,努力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有更多时间读书积累,积淀成长的力量。</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让“读”成为语文课堂主流</font></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翟王镇中学 宗鹏</font></b></h3><h3> 疫情后复学,在终于摆脱了一直是在自言自语的唱“独角戏”的线上网课之后,走进学生个个单人单桌的教室里站到讲台上,满眼看到的是触目惊心的“口罩”竟然一时语塞,发现自己已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与学生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了。于是恍然大悟:怪不得各级专家一直强调要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原来要衔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还有教学心理。转念一想,学生也应该有许多不适应,所以我告诉自己,在经历过疫情这一突发事件之后既要包容自己更要体谅学生。</h3><h3> 因为在进行线上教学时,训练少,新课进行得快,整册书只有第五单元还没有学习,于是就打算先结束新课,再转入复习。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要学的是“游记”,第一篇课内精读文章是《壶口瀑布》,这篇课文我在2018年参加县优质课评选时讲过,当时备课时是下了大力气的,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自认为对这一课的剖析已经很到位了,教起来应该很轻松。但当我找出当年经过了无数次打磨之后的课件,进行回顾学习的时候,发现那时的教学思路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课上让学生“读”的太少。学生没有经过反复的读,就不可能会真正的“懂”,更不可能会“悟”。我想这也一定是当时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虽然那时自己并不知道。于是在又进行了多次修改、调整之后,才顺顺畅畅的把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h3><h3> 在这节课之后我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发现我的语文课堂确实是从来就没有重视学生的“读”,我自以为既然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读了,课堂上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再读了,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了我的对教材的“讲”与“析”上,在阅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是怎样研读文本》并学习了2022版的新课程标准后,我终于明白我竟然“本末倒置”了20多年,是一个不知不扣的“罪人”。所幸,在“读”这一方面,虽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少,但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对教材文本的研读还算称职,有很多次在课文学习结束后学生都说;“老师为什么你能把教材解读的这么好?你不教我自己读怎么也读不出来这些内容。”</h3><h3> 2022版语文新课标中“课程理念”中的第4条: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中有这样一句话:“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我知道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只做到自己读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要做的更多的就是在课堂上做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引领着,提示着,点拨着,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让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上学“语”得“文”。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把“读”落实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真正提高。</h3><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镜里朱颜</font></b></div><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 style="">——读《虫洞书简》之天集有感<br></b><b style="">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商梅焕</b></font></h3></b></h1> 转转反侧,提心吊胆,不知过了多久,内心的那片宁静很久都没办法找到。打发时间,到底用什么方法,电视剧、运动、微信、淘宝、快手……热闹的场景,千家万户的人间烟火确实弥补了大脑的缺氧,让自己有事可以去做。但时间久了,却发现内心的底气、自信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儿子多次催促我看的书,始终不愿意来个开始。到书架上再找找,白色封面,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虫洞书简》就这么静静的待在书架的角落,已经记不起何时摆到书架上的。慢慢的拿到手中,仔细翻看,作者是王溢嘉,何方神圣,真的不知。<br> 慢慢浏览自序,得知这是一本和年轻人谈心、谈人生、谈自我追寻的书,全书以书信的形式,共八章,分为天集、地集、雷集、风集、水集、火集、山集、泽集。写给自己的子女、青少年以及过去的作者。很喜欢这句话:如果穿越书洞,那就彷如穿过时光隧道,会遇见过去的自己。36岁的年龄,如果真的遇见过去的自己,我要对自己说些什么,我想,这本书会给出答案。于是,静静的坐下来,寻找那片宁静……<br> 镜子,不仅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形貌,而且想起形貌背后的灵魂或自我。如果你想装扮自己的容貌,你可能需要更大的镜子,更多的灯光。如果你想装扮自己的灵魂,我想应该将“以铜为镜”变为“以人为镜”。人生如戏,你想扮演什么角色,虽然有你自己决定,剧本也由自己编写,但如果你想有精彩而漂亮的演出,就要以人为镜,从中筛选适合装扮自己灵魂的颜料,撷取编写你演出剧本的灵感。那么英雄的剧本是作者为大家呈现的一道洗涤心灵,滋养灵魂的一道大餐。<br> 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英雄的剧本之所以提供给大家,是因为年轻的你们应该是寻找英雄、追逐英雄的时刻。览读英雄的剧本,并不是就要你立志做英雄,因为最后成为英雄的人,有百分之九十九在年轻时候,也都是普通人。英雄的剧本比凡人的剧本更吸引人,不是因为英雄有着多彩多姿、波澜壮阔的人生,更因为它告诉你,生命是柳暗花明、不可预期的,因而让我们能对人生充满憧憬。虽然每个人也许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成为英雄,但因为没有人能预知谁将是明日的英雄,我们似乎也不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就过早放弃这个希望。所以,希望读英雄人物,知道曾经的他们如何装扮自己的灵魂、追寻自我,而最后成就了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br> 英雄作伴,强大的自我也极为重要。<br> 在人生的旅途中,正当我们一腔热血,一往无前的奔向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总有人会断言“你不是这块料”,当你第一次听到时,你会不以为然,依旧坚持自我,当第二次第三次听到时,你不会怀疑自己,当断言的人越来越多,潜移默化中,你也在慢慢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那么这些断言就会成为你生命的魔咒。凡人受其肆虐,为之气馁神伤,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魔咒的祭品。而我们心中的英雄,像从小低能儿的爱迪生,没有做生意天赋的马歇尔费尔德,除数学成绩,其他都不理想的爱因斯坦,却偏偏不信邪,披荆斩棘,为自己开创前程,不只摆脱那些魔咒,而且让他们成为笑柄。<br> 生命的魔咒不只来自他人,也来自自己。海伦凯勒说: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在怀才不遇,而在我们的踌躇、犹豫。认定自己是这种人,于是便只能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千万不要划地自限,自怨自艾,认为自己就是这种人,那你就真的成为这种人。海伦凯勒动人的故事,不只因为她唤醒了沉睡的才能,更因为在摆脱生命所加诸她的魔咒后,世界在她心中变得如此美好。几度峰回路转。人不止会变老,也会变好,或者变坏。生命如流水,不止会流动,水在遇冷时,还会从液体变成固体,遇热时,则从液体变成气体。除非你的生命是一摊死水,或在原地踏步,否则,没有人能从今日的你预知明日的你。所以,永远不会太晚。<br> 如果是和他人从事短暂的竞争,譬如一百米短跑,那起步太晚,可能真的会太迟,但如果是马拉松长跑,起步比别人晚一点,并非胜负的关键。人生的旅途比马拉松不知要长几万倍,特别是你还这么年轻,不管你想做什么,应该都没有太晚的问题。拥有哲学、神学和音乐三个博士学位的施韦泽30岁才去念漫长而艰辛的医学院。担任台糖工程师的刘其伟,38岁时开始学作画。52岁的克拉克,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与麦当劳兄弟的合作,到他76岁,麦当劳已成为总收益超过十亿美元的跨国大企业。<br> 所谓晚不晚,其实是相对的,看你跟谁比。如果是跟音乐神童莫扎特和软件先锋比尔盖茨比,那你可能是太晚了,但如果是跟施韦泽、刘其伟或克拉克比,那你却一点都不晚。当然,你也不能因为不会太晚,觉得时间还多的很,就“浊酒三杯沉醉去”,白白糟蹋了宝贵的时间。<br> 人因梦想而伟大。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前,在阴天的雨雾里,梦想着未来。你必须有梦想,而且必须相信自己的梦想。就像威尔逊所说的,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悉心培育、维护,直到他安然度过困境,带来阳光和光明;而阳光和光明总是降临在那些真诚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br> 与伟人做伴,窥见镜里朱颜,做最好的自己。<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十)</font></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王惠</font></b></h3> 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广受世界各国青睐,然而,众多飞机制造专家却惊奇地发现:米格—25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较要落后得多,而其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等其他国家同期生产的战斗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米格公司在设计时从整体考虑,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激反应等诸方面反超美机而成为当时世界一流。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米格—25效应”。<br> 从管理的角度看,“米格-25效应”是协同规律的生动体现。人的思想和观点上的交流与碰撞,是结构变化促成质变的体现。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尤其要考虑学生这个因素,因为班级是由不同特长、爱好、性格的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个体都会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组员组成不同的小组,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米格 -25效应”,高效发挥小组协同能力,小组只有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 情绪、智能,“集思广益”,才能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做到资源整合, 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重要作用。<br> 1、明确方向和预期目标。<br> 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以后的人生获得打拼的能力,就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学生必须要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从我们身边的榜样可以看出,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小组长首先需要有孜孜不倦学习的决心。带领整个小组有目标,有方向的向前冲。一步步的,踏踏实实的去实现预期的目标。<br> 2、以结果为导向,关注过程。<br> 结果来自于过程。没有过程的付出,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坚持结果导向,并不意味着不去把握过程。只有以结果为导向的同时,坚持过程把控才能更好地引导组员围绕着目标作出有效的努力和选择。<br> 组长要主动关心组员。评选优秀小组是为了促使小组更好的向前发展。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自己能够解决的,有些是自己解决不了需要组长和其他组员给予支持的。如果组长以“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来“绑架”小组成员,特别是4号成员,组员就会感觉组长不担当,从而形成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动力。<br> 组长要看得到组员的付出。秉持看结果不看过程,组长就很少能够深入到小组建设中去,了解和体谅组员们的辛苦和付出。特别是结果没有完全达成目标的时候,组长会责备组员没能力,甚至不作为。组长的求全责备让组员感觉很委屈,抱怨组长只给任务不给关心。久而久之,小组凝聚力丧失,抱怨恒生。<br>组长要关注和监督好组员的行为。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组员会动脑筋想办法,但困难多了压力大了的时候,难免会消极懈怠甚至投机取巧。这样的思想、心理动态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化解,就会影响目标的实现。所以,组长还要有随时监督的责任,不让组员们走弯路。<br> 除了组长外,班主任也必须有效地处理各种因素的关系,保持各种因素的平衡,尤其要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以聚合所有学生的智慧,并发挥所有学生的作用,这样就能够强化班级的整体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初春 记忆</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阳信县河流镇中学 刘桂荣</b></p><p class="ql-block">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然而今天的天气却很难得。午后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斜射进卧室,温柔地抚摸着我,很舒服,压抑的心情也开始变得明朗舒畅。</p><p class="ql-block"> 和家人吃过午饭后,我便独自一人来到卧室给文林喂奶。突然间,只听房门“咣”的一声,雯秋飞跑进来,躺到我的大腿上,亲吻着我的手背,撒娇地说道:“妈妈,我好爱你呀!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鳞鳞,别闹,弟弟在吃奶呢。等弟弟睡着了,妈妈才能陪你呀。”我有些不耐烦地回应道。“哼!自从有了铭铭,你就是光爱铭铭,不爱我了。”雯秋嗖地一下坐了起来,大声喊道。孩子爷爷闻声赶了过来,“雯秋,快来,吃上药,咱准备上学去了。”“我不,妈妈送,妈妈送!”雯秋嘤嘤地抽噎起来,又朝我说道“你说你多久没给我做饭,没送我上学了?”这时鹏飞也过来了,轻声细语地对雯秋说“哎呀,我的好女儿啊,来爸爸稀罕稀罕。”鹏飞把雯秋抱在怀里,就像哄奶娃娃一样,“爸爸去送你,好不好啊?”“我不,我就要妈妈送,妈妈送!”雯秋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好,妈妈送。那你赶紧的,吃上药穿上衣服等着妈妈,好不好?”雯秋瞬间破涕为笑,从鹏飞的怀抱里挣脱出来,飞奔向客厅,还不忘记和她奶奶炫耀一番“今天我妈妈送我”。</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来到楼下,看着眼前这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我竟有些打怵。“妈妈,怎么了?你难道不会骑自行车吗?”女儿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试探地问我。“怎么会呢?只是有个七八年没碰了,不是很熟练。稍微一想就都记起来了。”我故意装作自信满满的样子。说完,我转头扶着女儿上了后座。“鳞鳞,坐好了,妈妈要开始骑了。”我一只脚踩脚踏板,一只脚蹬地,就这样骑呀骑呀……直到出了小区门口,来到了大马路上。“妈妈,你为什么不骑上去呀?”“那个……这块不大好走。鳞鳞,我现在真要骑上去了。”说完,我边遛腿边往车上跨,自行车在我的手中左右摇晃,好在很快我就掌握了平衡。“鳞鳞,抱紧妈妈的腰,我要加速了。”宽广的马路上,熙熙攘攘,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和人群川流不息,我和女儿穿梭其中,赢来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这时,女儿的手握得更紧了,耀眼的阳光洒在我的脸上,让我整个人都活力四射,我骑得也更带劲了。那一刻,我感到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美好: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到处闪耀着缤纷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来到实验小学门口,我扶着雯秋下车。只见凌乱的头发挡住了她明亮的双眸,我用食指把她的碎发别到耳朵后面,又为她整理了一下粉红色的围巾和拉链,示意她赶紧进校园。“妈妈,我今天真的好开心!你下午可以来接我吗?”“好的,妈妈来接你!”此刻,她略显疲惫的脸庞上在阳光的映照下满是幸福,满是期待,满是欢喜。</p><p class="ql-block"> 雯秋边走边回头对我招手,“妈妈,再见!”“妈妈,记得下午来接我哦!”“妈妈,妈妈……”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中,我才缓过神来。</p><p class="ql-block"> 回来的时候,我骑得更快了……</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情牵留守,爱暖少年</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张树霞</b></p><p class="ql-block"> 生命需要关爱,更需要呵护与尊重,正如于永正老师在《教海漫记》中所说:“用宽容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有失误的学生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发现生命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留守家庭的孩子,他们缺失爱或拥有畸形的爱,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学习和心理问题。我会努力发现观察,分析问题,寻根溯源,让留守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p><p class="ql-block"> 去年初三毕业的辉儿,是班上聪明、活跃、调皮、爱犯事的男生,想聊聊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以爱之名,守护亲子之爱</p><p class="ql-block"> 最近辉儿上课总是走神,还有几次旷课,给家长打电话也无能为力——父母双方在北京打工,孩子独自在家。下晚自习之后,我去家访,只有一间屋的车库里像地窖似的阴暗,凌乱的单人床上,瘦小的他躲在被里不肯露出头来,桌上方便面袋子一片狼藉,我瞬间泪崩,搂着孩子就哭了起来!交流过后才知道,最近物理学习有点吃力,想上辅导班,他爸爸却粗暴地拒绝了。孩子向我哭诉:“不只是这件事,爸爸妈妈只是把弟弟带在身边,一年也见不上我一两次,是不是不爱我不要我了,奶奶生病后也去北京了,我和孤儿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时刻我无心留下任何资料痕迹。</p><p class="ql-block"> 一旁的亲戚说他爸爸是兄弟四个中最孝顺的,老人生病后家里其他兄弟都不管,只有他一直尽最大努力给母亲看病。爸爸也放心不下儿子辉儿,经常不断地电话让亲戚帮忙照顾,我深深地感到了成人世界的无奈。我和根促膝长谈,说了爸爸对他的爱和牵挂、孝顺的优点、生活的不易,有困难要和老师交流,我们一起解决问题。又电话沟通了家长,交流孩子的孤独、生活无助、学习上的困难、渴望关爱等等。父子俩和好如初,以后父母轮替回来看孩子,我也经常尽力多照顾根,同时成了他们亲子之间思想沟通的“使者”。</p><p class="ql-block"> 二、以善之名,守护同窗之情</p><p class="ql-block"> 晚上十点多手机响了,学生夏的家长打来电话。家长说孩子的电动车钥匙口被弄坏不能骑了,推着车子刚回到家,想找到搞破坏的孩子,问问有什么矛盾,以免发生更严重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是谁干的这件事呢?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我脑海中闪现。是故意搞破坏吗?会不会承认呢?学校监控好查吗?我思考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我说:“昨晚天挺黑的,谁把钥匙插错了电动车?导致电动车不能骑了,别人很晚才推到家。”这时辉儿站起来说:“老师天黑看不见,本来我的电动车钥匙就不好用了,我就用力的开,后来我才发现开错车子了,老师,我给修上可以吗?”我担心的事轻松解决了,真庆幸没把事件当作故意破坏来处理。后来辉儿悄悄和我道歉说,老师,当时我就是想弄个恶作剧,看老师能不能查出来。干完这件事后我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害怕受到惩罚又不敢承认,没想到您给了我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所以我当时就承认了,感谢您没有把我当成坏孩子来处理!</p><p class="ql-block"> 三、以赏之名,闪烁生命亮光</p><p class="ql-block"> 辉儿从来不写家庭作业。我对他可真是绞尽脑汁,严厉批评,他一脸虔诚;让他课下补作业,仍是丢三落四;给家长打电话,也无济于事。别的老师都戏称他是从不写作业的“老顽固”。怎么办?难道让他继续“逍遥”?这可不行!</p><p class="ql-block"> 我利用晚自习把他叫到办公室,先不提作业的事,一改往日的严厉,对他说:“辉儿,你看,你不写作业都能考班里前十名,能谈谈你的课外生活吗?让老师也学习学习?”他说回家后主要看喜欢的课外书和做奥数题,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是大体浏览一下,基本不动笔墨,所以“被判定”不写家庭作业。我说孩子你的拓展学习习惯很好,视野宽广,思维敏捷,有独到见解,如果你再挑选家庭作业中感兴趣或感觉较难的仔细做一下,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相信你肯定会从优秀走向卓越!好,你回去吧。”只见根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可能他认为我会因为不写家庭作业的事又训他一顿),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等候“发落”,我依旧笑着,拍拍肩膀让他回去。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二天辉儿挑选家庭作业中感兴趣和感觉较难的做了,并得到了各科老师的表扬。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有过不成作业的反复,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比以前进步很多了。</p><p class="ql-block"> 仔细想想,面对学生各种缺点,我们的严厉换来的是敬而远之,我们的苛刻换来的是冷漠敌视,我们的批评换来的可能是自暴自弃。“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我们的教育期正好撞上了孩子们的青春期,成长中的少年,希冀他们不犯一点错误,希望他们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那永远只是一种理想。</p><p class="ql-block"> 谁的年少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彷徨?在人生的拐弯的关键一步,师爱能点燃学生的心灯,照亮人生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能养家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不能养家”,一句话道出了撇家舍业的农民工的辛酸与无奈,也抛给了我们教育人“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育人课题。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让我们以爱为心画一个圆,换一个思路,寻找教育留守学生的精准之策,让师爱在学生成长的拐弯处,点燃生命的心灯,照亮孩子前行的旅程!</p><p class="ql-block"><br></p>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读书之乐</font></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张建</font></b></h3><h3> 复学后繁琐的工作让我更愿意在回家后把自己扔在沙发上,对孩子们就少了一点耐心,少了一份关注。终于闲下来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起最近一段时间女儿的变化,顿时觉得有些不知所措。从小时候开始,女儿喜欢读书,温柔善良,乖巧安静。可是我们发现,马上进入五年级,有了自己小想法的她,或许是不再甘心做父母、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也或许是还没找到自己表达情绪和想法的正确方法,开始有了小小的叛逆。在家里,开始对爸爸的关心不以为然,甚至有时会偷偷对着干。爸爸抱怨和批评的时候,她也会大呼小叫的耍脾气。对于作为妈妈的我,迫于我生气时的压力,还有想要逃避又要开始的说教和无止境的唠叨,更多的时候她会选择妥协,以换取和平和耳根清净。学校里,作为班长的她感受到老师的权威地位,感到敬仰。她的想法是,谁有权威,谁的地位就高。所以,她也想得到同样的地位。除了自己会更加努力学习之外,在约束纪律方面,她选择高举“班长可以管人”的大旗,用生气和愤怒,来获得她想要的权威地位。而事实上,同龄的孩子和她一样,思想开始成熟,在她还对平等的意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时,同学们已经开始有了民主的意识。就在这些小变化下,总想要控制和命令别人的想法,就会产生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女儿最近的烦恼。</h3><h3> 读书之乐,在于我们会边读书边反思。</h3><h3> 在我读《孩子:挑战》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女儿遇到这样的烦恼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在家里我们给孩子营造的环境根本不是真正平等的。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着同样的尊敬和尊重。</h3><h3> 我一直自认为,我在很平等的对待孩子,尽量倾听孩子的心声。但是,细想下来,除了我自己不能很好的管理情绪,给孩子做了糟糕的引导外,还有这种“冠名“的公平实际上是披着公平外衣的压制。很多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对孩子带有说教的语气,仿佛多年的经验必须化作孩子的认知才行。其实,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父母,我们除了悉心浇灌,只有静待花开。第二个原因是我忽略了孩子细小的变化。导致了在孩子心理开始变化的时,迷茫时我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好在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h3><h3> 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识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这使得丈夫失去了对妻子的统治权,父母亲也失去了对孩子的统治权。</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平日里睡前的反思,远不如实实在在的读了书,一句句写下这些文字,带给我的感悟深刻。</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