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指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推广会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新出台的义务教育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理念新要求,推广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程实践,全国专家、教育工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理念。会议日程强调三点内容:</p><p class="ql-block">1、准确把握义务课程新理念的新要求,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新风向,四月份颁布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程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各个学科素养,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定向。</p><p class="ql-block">2、围绕减负提质深化制度创新,深化教研工作改革,助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做好岗位大练兵。</p><p class="ql-block">3、培育教育改革成果,发挥优秀成果示范作用。培育教师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p> <p class="ql-block"> 同时还观摩了浑南十一小五年级《分数除法》、浑南区白塔小学五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浑南第八小学四年级《穿越A4纸》、湖南省二年级《倍的认识》、黑龙江省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内蒙古自治区六年级《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六节课,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李部长的报告,向我们介绍了“指向核心素养促成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及成果运用的基本范示。</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观摩了浑南十一小学 湖南省教师运用“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评课,有了课堂教学数学素养的落地,就要更好的做好课堂观察评价,用数据帮助老师不断改进教学。</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11个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达成都依赖于数学理解,才能真的四基四能、情感态度的到落实。课程目标落地。数学理解与数学核心素养的逻辑关系就是因果关系。研究出数学理解水平的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的三会到二级指标。教材结构化,学生思维方式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老师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表达。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想数学这件事了。师生一点一点理解,思维一点点的长起来的,长出新旧知识的关联,化未知为已知。找到学生突破的生长点,老师去考量。</p> <p class="ql-block">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创意的方法,应用的意识体现了,会用数学的方法表达世界了,数学素养落地了。以“小纸杯”大学问拓展了生活的视野。今后当中拓展思路,跨学科之间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有了课堂教学数学素养的落地,就要更好的做好课堂观察评价,用数据帮助老师不断改进教学。</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老师们意识到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一、教师必须要对教材重新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p><p class="ql-block">生活即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p><p class="ql-block">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总之,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数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p><p class="ql-block">三、教师必须改变旧的评价体系</p><p class="ql-block">以往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以学期和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行评价。</p> <p class="ql-block"> 总之,对新课标的学习和实施确实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一次次的动手实践中、在一次次的探索与交流中,我们的学生越发的活泼与可爱,同时也使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浑然不觉之中感受着知识的滋养。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