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网师园置景设计周全,布局紧密,精致玲珑,以小胜大,为苏州宅第园林的代表,被誉为“苏州小型园林之极则”。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以“小巧精致”、“宅园合一”的造园特色被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以少胜多”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网师园在苏州众多的私家园林中,既不风光无限,也不默默无闻,相比其它名头响亮的园林只能说是受众面稍小一点,但特别受老年朋友的喜欢,因为网师园景观明凈开朗、层次分明、富于变化,所有院落廊道路面平整稳实,园内的假山造景相对较少,给老人园内行走有极好安全感。</p><p class="ql-block">实话实说,记不清距上次来网师园啥辰光的记忆了,赶在现在的后疫情期间游客稀少。今天,2022年5月27日,天气晴转阴,等着网师园7点半开门迎来了热衷于此的老叟们乘兴而入。</p> <p class="ql-block">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p> <p class="ql-block">1963年网师园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轿厅:跨入网师园大门的第一进是轿厅,古时轿厅是用作宾客、主人停放轿子的地方。轿厅正面屏风上挂有一幅《网师逸韵图》,以写实笔法描绘网师园的房舍池塘、亭台楼阁。梁上悬挂匾“清能早达”横匾,是封建王朝标榜官吏品德、清廉能干、早年发达之意。</p> 一顶红木制的大轿停放在厅内。此轿名为“竹舆轿”,是盔顶红木仿竹节古轿,造型典重、雕缕精细,为轿中精品。轿上雕刻非常精致。据介绍,此轿重达500多千克。这么重的轿子再坐上达官贵人,真是难为轿夫了。 <p class="ql-block">轿厅北面是一座砖刻斗拱门楼,门额刻有“藻耀高翔”砖匾。语出《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章)之鸣凤也。”意为文采与风骨并举,犹鸣凤展翅翱翔。</p> <p class="ql-block">万卷堂:大厅是园主喜庆宴请、家族议事和接待宾客的主要场所。厅堂正面高悬文征明书“万卷堂”匾。东西两壁,对称安置大理石山水挂屏与清花瓷将军罐,厅堂家具为一套明式家具。</p> <p class="ql-block">撷秀楼:网师园内第三进,是园内女厅或称花厅,匾额 ”撷秀楼”这是晚清学者俞越写的“ 撷秀”,即收取秀色之意,因匾额颜色偏深,故不太清淅。此楼是在晚清1896年建的,量小不高,是园主起居之所,后通小花园,在古代苏州的房子比较矮,好多房子只有一层.当你登上撷秀楼,全园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厅内陈设有清式镶嵌大理石的紫檀坑床、坑桌、踏脚;什景浮雕紫檀靠椅、茶几等;两壁有四幅大理石山水挂屏,上层为卧室。</p> <p class="ql-block">五峰书屋:位于园中原住宅北侧,为园主读书作画之处,并不追求布局上的绝对对称,而是既有对称结构,又有复杂布局。室内东侧沿墙放置一排书柜和书架,西侧前面后部开设一门洞,靠墙还放有长几,挂有字画,书斋前后有大小不一样两处庭院。</p> <p class="ql-block">书屋曾为园主藏书读书处,南宋时为史正志“万卷堂”故址,斋名取义于李白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p> <p class="ql-block">竹外一枝轩:为园中廊亭结构的景点,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而名。轩,为卷棚硬山屋顶,东西狭长三间,临水面设吴王靠坐槛,远望似一叶小舟。轩北为集虚斋庭院,庭植青翠潇洒的慈竹两丛,有花窗相映,有洞门相通,景致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古典园林中亭、廊、榭的巧妙过渡,湖面水平如镜,水乳交融,正好映像美如苏州的錦丝双面绣。</p> <p class="ql-block">月到风来亭:亭在园内彩霞池西,六角攒尖型,三面环水,亭心直径3.5米,高5米余,戗角高翘,黛瓦覆盖,青砖宝顶,线条流畅。取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之意,故名月到风来亭。内设“鹅颈靠”,供人坐憩,是临风赏月之佳处。</p> <p class="ql-block">濯缨水阁:此处为夏日景点。水阁是歇山卷棚式,纤巧空灵,坐南朝北,高架水上,凉爽宜人,可凭栏观荷赏鱼。取名“濯缨水阁”,源于《孟子·离娄》:“……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缨,指官帽帽带。)意为达则濯缨,隐则濯足。</p> 濯缨“取自《孟子》”沧浪水之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濯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水若清,人们就用来洗帽缨:水若浊,人们就用来洗脚,这是由水本身决定的。人若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就会看不起他,侮辱他。 <p class="ql-block">在濯缨水阁中还有一副奇特的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人称“怪联”为清代画家郑板桥所书。其实,这里的“曾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曾子,他说“吾日三省吾身”颜四“也是同时代的颜渊,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是指治水的夏禹,他很爱惜光阴,说“重寸之阴”陶分“是指晋代的陶侃,他更爱惜光阴,说”当惜分阴"这副对联不但有情趣,而且又很有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引静桥:小桥在彩霞池东南水湾处,呈弓形,石栏、石级、拱洞一应俱全。体态小巧,长2.4米,宽不足1米,三步而逾,故又称之为“三步桥”。桥顶刻有圆形牡丹浮雕,桥身藤萝缠身,是一座地道的袖珍小桥,不愧为佳构之作。</p> <p class="ql-block">小石桥朴实无华,又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是姑苏园林中最小的一座迷你小石桥。</p> <p class="ql-block">小山丛桂轩:此为秋日景点,取“桂树丛生山之阿”(《楚辞·小山招隐》)之境界。轩南为太湖石庭院山,轩北有黄石主峰云岗,一玲珑,一浑拙,势成幽谷,匝种桂花,秋日竞放,香气蕴郁谷间,久聚不散,“小山则丛桂留人”(庾信《枯树赋》)。</p> <p class="ql-block">在网师园中能看到很多造园手法,其中最多运用漏花窗,形式多样意境丰富,通过漏窗达到框景、借景和透景,一框一景,一窗一景,以窗为画框,有长方形、八角形、菱形、以园中景色为画布映衬其中,匠心独具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看松读画轩:此主室为冬景所在。轩南庭中有相传为万卷堂时遗留下的一株古柏,为园中最古、最高的大树,树梢已枯,中侧枝垂挂干上,依然苍翠。另有罗汉松、黑松、白皮松等,多是百年之物。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严冬万木凋零,惟松柏长青,此时观赏,更见精神。用“读画”一语,意即深入体味其神韵。</p> 进入到一独立小院是著名的:殿春簃。整个小院占地不到一亩,但景观丰富而又不觉局促,富有明代庭园建筑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简洁利落的特色。殿春簃主体建筑将小院分为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一大一小宾主相从的书房,是实地空间,但实中有虚,藏中有露,屋后另有一天井,芭蕉翠竹倚窗而栽,从室内花窗外望,竹焦石构成了阴阳对比。南部为一个大院落,散布着山石、清泉、半亭。南北两部形成空间大小明暗、开合、虚实的对比。院内的花街铺地与中部主园的浩深淼水成水陆对比,一是以水点石,二是以石点水,使网师园处处有水可依,特别是用卵石组成的鱼网图案使人与渔夫联想与该园“渔隐”主题合拍。 在敞露的殿春簃庭院中沿墙设置着姿态各异的山石奇峰。山石奇峰以粉墙黛瓦助姿墙随峰高。在庭院中品评山石,犹如面对以墙为纸,山石峰峦为山水墨色的画幅,在疏密得体的绿树花丛映衬下,使园内景色陡增,驻足细玩令人联想翩翩,意境层出。 殿春簃为一座三间厅带一夹屋,坐北朝南。正屋三间夹屋二间,平面参差,高低错落,外形多变化。正屋门前设有回廊回廊前置石砌平台,平台围以低矮的石雕栏杆,配以石凳,颇有层次。厅堂的旁侧另辟带斜栏的短廊与出口相通,短廊的一侧高墙上巧设花式各异的漏窗数橙,隐约透漏出网师园主景区的景色,使本感闭塞的庭院一隅显得隔而不断、闭而不塞。此间短短的十余米回廊上,采用木栏、石栏、斜栏划分空间,点缀花木,不仅使小院平添生气,而且使局部立面变化多端,层次分明,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和朴素自然的意境。 殿春簃建筑的北面,另辟有一个咫尺封闭的空间,小空间则透过建筑物的窗洞向游人展露出来。置身其内,游人可通过精雕细刻的窗权观赏到隐藏在建筑之后咫尺空间中的芭蕉、竹、梅和耸立的山石等框景画幅,皆成妙品,由此可领略变化的四时景色。这种处理手法不仅为建筑的后窗增添了窗景,又巧妙地将隐藏的咫尺小空间显露出来,自然且适度地运用了藏中有露,露中有藏的造园手法,恰到好处。 <p class="ql-block">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精致小园,园内的书斋庭院,又以彩霞池西的明式小院殿春簃为精华。殿春簃虽然占地不足一亩,但书房、假山、花坛、清泉、半亭俱全,其精巧的制作和雅洁的格调,向来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苏州园林——网师园》邮票中的第1枚“殿春簃”,就形象地展示了殿春簃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1979年,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承接了明轩的建筑工程。经国务院特批,工程所用楠木全部从四川采伐,并专为此工程恢复了苏州陆墓御窑烧制砖瓦。5个月后,整整193箱庭院构件飘洋过海。1980年3月,明轩终于成功地落户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p> 明轩建造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的玻璃天棚内,里面阳光灿烂,四季如春,光亮、温度、湿度都被严格控制。庭院全长30米,宽13.5米,四周是7米多高的风火山墙,建有楠木轩房、曲廓假山、碧泉半亭、花界小景等,俨然是殿春簃的孪生姐妹。明轩的建成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员数度前往参观,美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民众更是络绎不绝。 <p class="ql-block">殿春簃庭院隔墙上的花窗造型,有冰棱花,外园内方,称心如意,四方来财等寓意深远的吉祥图案,园林花窗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这扇花窗图案已跳出百姓生活,是一顶官帽加海棠花,寓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官吏的心态使然。</p> 梯云室:梯云之意,取自唐张读《宣室志》中载周生八月中秋以绳为梯,云中取月的故事。此屋前庭院假山,均用云头皴手法堆叠而成。主峰在五峰书屋东山头,倚楼叠成楼房山,可攀登山道而进入楼中。 <p class="ql-block">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不太明白,网师园与苏州其它园林相比,历史久远比不上沧浪亭,人文情怀比不上耦园,但为什么偏偏是网师园,1997年与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一起,成为苏州园林中第一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苏州园林之一呢?</p><p class="ql-block">著名园林大师陈从周教授的评价中,他认为,网师园的价值,在于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是以少胜多的典范”。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从造园艺术的角度看,却小中见大,布局严谨,建筑精巧,结构紧凑、比例协调,无论梯云室、竹外一枝轩,看松读画轩,以及最经典的殿春簃,都体现了那种精巧通透的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小小一座私家住宅园林,其中东部为宅第,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东部宅邸有前后三进,是现存最完整的苏州园林私家宅邸。中部的主园主体为园池,四周的建筑玲珑剔透,精巧之至,而西部内园,为殿春簃庭院,一个特别有诗意的园主内书房。</p><p class="ql-block">网师园的三部分空间构建,并不单纯是一种园林艺术形式上的存在,其实,网师园的构造中,可以看到一种明显的江南隐士的生活方式,园内大大小小的书房、画室有近十数,这是因为网师园的最初创建者宋宗元,以及后期网师园的整体规划的构建者瞿远村,都是那种归隐和恬淡的人。</p><p class="ql-block">从网师园名称的历史渊源,到网师园那种代表苏州园林的“以少胜多”的造园艺术,再到三大空间构成的江南隐士的生活空间,这三个角度来欣赏网师园,就能够多多少少,窥见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精妙之处,以及渊源自网师园旧称“万卷堂”的那份浓厚的书卷气质,承载这样厚重的历史文化,比肩另外三座古典园林成为苏州园林中第一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然就水到渠成毫不奇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沧浪水韵 随 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年5月27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