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原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最早生长于陕、川、鲁、豫以及西藏、云南等一带山区的野生灌木,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国人视为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牡丹有着久远的观赏历史。有史可查的始于南北朝时代,至今已有1650年的历史。在作为观赏花卉栽培发展之初,洛阳成为第一个栽培中心,隋朝时,建都于洛阳,据考证,当时牡丹品种已达21个。</p> <p class="ql-block"> 唐代,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这一时期,国家昌盛,花事繁荣。牡丹的栽培亦旺盛发展。长安继而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p><p class="ql-block"> 宋代人更是对牡丹推崇备至,牡丹已成为诗文、绘画、瓷器、织绣、雕塑、宗教等领域的主要素材之一,形成的牡丹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牡丹文化超过了唐代。</p> <p class="ql-block"> 唐白居易诗说“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是惋惜“夜来风雨”吹尽枝头残花,所以连夜点着蜡烛去看。</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诗说“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p class="ql-block"> 历朝历代歌颂牡丹的诗词歌赋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宋欧阳修在洛阳为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这里的“花”是专指牡丹的。当时的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院,植满牡丹。欧阳修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考察后,写就了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p><p class="ql-block"> 清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 慈禧太后曾下令观赏冬季开放的菏泽牡丹,菏泽花农被迫无奈,只好试着用“烧火龙”(即烧火炕)增加温度,用浸过桐油的毛头纸当玻璃进行光照,首次让牡丹隆冬开放。让牡丹冬季开放的技术也成了菏泽花农的一门绝技。</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教育年轻人要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p> <p class="ql-block"> 如今,山东菏泽牡丹品种已达一千余种,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中国牡丹栽培、观赏、科研中心,堪称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 牡丹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在汉代华佗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内,也有牡丹药用的记载。将牡丹花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三经,有清热、活血、化淤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牡丹花已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等,开发出了经济价值。从牡丹花中提取的牡丹花粉精是名贵的香料,用牡丹花酿制的牡丹酒,不但具有独特鲜明的牡丹花香味,而且有轻身健步,明目醒脑的作用,是一种高级滋补佳品。特别是油用牡丹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菏泽牡丹籽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 <p class="ql-block"> 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她寄寓着我们民族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