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晚清迎光武显将军彭天锡小传</p><p class="ql-block"> 编撰/刘家玮</p><p class="ql-block"> 彭源徹,肇诰公长子,榜名天锡,字涤盛,号伯一,又号嘏侯,原湖南省新化县永固团栗坪村塘下冲(今湖南省新邵县迎光乡顺水桥村塘下冲)人。清咸丰五年(1855)乙卯十二月十六日辰时生,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39岁)科会进士,殿试钦点卫守府(卫守备.正五品),加花翎,周解军饷。</p> <p class="ql-block">计大功三次,奏保三品顶戴,总统湘鄂委赏文武巡捕。</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宗(光绪)皇帝迁都长安,委督永兴军兼副右旗,驻三江口、山西、河南、延安三省之险。洋教与蒙古争,带队解和有功,诰授武显将军(正二品)。</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九年(1903),委调督衙队兼左右两翼。光绪三十一年(1905)告归。</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四年(1925)乙丑十二月二十六日,殁于桑梓塘下冲,享寿70岁①③。</p><p class="ql-block">寿文详谱首赞曰:</p><p class="ql-block">须长颊广,道貌粹然。弃文就武,捷足登先。殿试胪唱,侍卫御前。鹰扬绩奏,虎帐猷宣。归田养性,学佛参禅。排解纷难,法倣鲁连。古稀甫届,倐尔䢟仙,伫看令嗣,椒衍瓜绵。族叔文庠生,润森谨撰。</p> <p class="ql-block">注:①彭氏天锡公的事迹,虽有《彭氏家谱》文字记载依据,还是尤显单薄,如果多一些其它渠道的资料佐证,会更加完美的有说服力。为此,鄙人曾查了不少资料,皆无所获,未找到相关记载,故而彭公部分之事,仍有些不明之处待解。幸好蒋定明先生所提供的《邱氏家谱》②资料,起到了很好的佐证作用。</p><p class="ql-block"> 据此谱载:从梅邑永宁(永固镇)三都顺水桥迁出的邱氏后裔,常德桃源籍晚清武进士邱锦荣,仕职御前侍卫,为天锡公同僚。曾委托即将离任的老乡天锡公,帮忙处理陈氏与邱姓坟山纠纷案。可彭公回乡后,并未直接过问此事,又为啥过了五年才涉入呢?应是作为局外人,不想参与两大家族的争斗之中,以免无谓的得罪人。或许是不忍看到乡邻斗得永无宁日,便狠下心来参与调解,方才与时任新化县令的张维馨一同亲勘所涉之山林。并查找各方证据证人证言,依法依规圆满的处理了此案。上百年来,被邱氏族人及当地人传为美谈佳话。</p><p class="ql-block"> 若以此事件来分析,倒从侧面佐证了彭天锡乃武进士出身,任过御前侍卫、武显将军衔等官职,是完全可靠可信的。因为,一、邱锦荣确为武进士,官三品御前侍卫,祖籍顺水桥人,说明了与彭公的同乡同僚关系是事实,方可有互为联动之前提。二、经查,张维馨为宣统二年新化县令,时间上与彭公光绪三十一年告归的时间可以衔接,有一同处理羊古山山林纠纷案的前提条件。三、《邱氏家谱》记载的此事,牵动了邱、陈、彭三大氏族的头面人物以及新化县各级官员,在当时影响很大,流传甚广。此事件表面看上去,仅是家族内部的文字记录,实际上是官方及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同的大事件资料,因此,就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而邱氏谱的佐证,恰恰弥补了其居住地由于行政区域变化,又原属新化县长期未修史志记载及清末至解放前的战乱不断等等原因,所导致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武进士名单等资料大量遗失的漏洞,其中应包括彭公的名字等个人档案信息。</p> <p class="ql-block">然而,彭公又何以能升至二品官阶呢?案《彭氏家谱》所载,公甲午科会武进士殿试,开始并没有被光绪帝钦点为御前侍卫,而是授漕运总督下设的卫守府(卫守备),掌管钱粮军饷。因按清律,只有武进士榜前十五名的人,方有资格留京归皇帝直接任用差遣,其余的进士都会安排下放至地方授卫守府、营守备。尔后,彭公又从漕运调任湖广总督督标分营统领兼文武巡捕。直至德宗(光绪)皇帝迁都西安,才调去护驾任御前侍卫等职。所谓迁都,实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光绪、慈禧被逼无奈之下,只得逃往西安避难。这才有了彭公保驾卫国立大功的机会,最终得以因功擢升至二品武显将军的官阶,逆袭进入了清朝高级将领的行列。</p><p class="ql-block">②引用参考《中华邱氏大宗谱》.隆回.桃源.重庆巫山分谱~二.人物篇.名人传。此资料由蒋定明先生提供,在此特别鸣谢!</p><p class="ql-block">③彭天锡小传资料来源:民国版~原新化永固镇塘下冲(今新邵县迎光乡塘下冲《彭氏家谱》.房本)。2019年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