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指方向 同优共进促提升 ---阳泉师专附属学校联盟优师示范课活动

附校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为切实发挥好我联盟校省、市教学能手、骨干、带头人、名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1261”教学模式,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经研究决定,本学期将五月份第四周定为“优师示范课展示周”,5月25日上午组织优师课堂教学示范活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老师们陆续签到进入校园</b></p> 科学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郑华文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六年级《综合复习-宇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郑老师的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讲课过程中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采用图片环游的形式,整节课好似带着学生在太空中遨游,极大地帮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扩大了学生的听闻。教师教学语言幽默风趣,如:把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比作八个孩子,形象生动地化解了科学的枯燥性,很好地处理了智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核心素养的落实,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高志娟老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月25日上午,我校开展师专附校联盟校优师示范课活动,有幸聆听郑校长讲授的六年级科学《宇宙探索》综合复习课,受益匪浅!无论宇宙知识的系统归纳,还是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引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涵盖面广,师生互动,多元生动,尤其是本单元知识的概括通过系统归纳整理和优美板书经典呈现,起到了提纲挈领作用,本单元重难点定格在学生脑海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优师示范课知识和能力并举,过程与方法同步,真可谓务实求真真探索,优师示范指路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刘文红老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的课堂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从郑老师的授课中可看出,她的科学知识储备量足够大,知识结构清晰且完整,能把不同年级讲到的与宇宙有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及加工。郑老师以一张地球的图片引入本课,抛出问题:地球上有什么?继而层层深入进行整个《宇宙》部分的内容。她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张 琦老师</b></p> 语文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任长明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四年级《“诺曼底号”遇难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一课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到海难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指挥抢险,将船上60人安全救出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品质。任老师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理解透彻,语文要素的注入更为这样的一堂课铺陈了浓厚的底色。课堂上抓住描写哈尔威船长语言和动作的词句,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那场惊心动魄的灾难,不断地走近哈尔威船长,走进“诺曼底号”遇难记。犹记得郭沫若先生用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来形容白鹭,那我们认为任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六年级语文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任老师所授《“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轻松自如,与同学们互动自然,所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是我非常喜欢的。课前的口语交际练习,前来听课的老师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同学们对客人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们学会待人接物。课中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分析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对应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素,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设计的一个小练笔,又再次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站在人物的角度想一想当时所想。任老师是师徒结对中我的师傅,我得到过老师的指导,教给我从哪里去获取语文要素,去抓教学的关键,低段语文应该注意什么,语文课堂应该讲什么,是一位没有架子的,很有亲和力的老师,这一点儿也从课堂上得到了印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张晓月老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苏少华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五年级《杨氏之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苏老师的《杨氏之子》这一课,教学设计新颖,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能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苏老师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以“聪”“慧”的意思引领学生在后边的故事当中找到杨氏之子聪在什么地方,惠在什么地方,最终达成这一课语文目标——通过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感受风趣的语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通过类文阅读提升学生能力,苏老师让学生根据两篇文言文感受,之所以选择《杨氏之子》就是他的语言更风趣、更幽默,让学生在比较中再次感受语言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五年级语文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听了苏老师讲授的《杨氏之子》一课,学到了很多,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注重朗读</b></p><p class="ql-block"><b> 在教学中,苏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等。放手让学生充分朗读之后,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首先是读音的问题,“为设果”wèi、“应声答曰”yìng,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在文中究竟该怎么读,让学生根据上下问的理解,根据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激发和培养兴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课末的延伸中:请孩子们也当一回机智、聪慧的“杨氏之子”,如是其他姓氏的人来拜访,该如何应答呢 ?学生答曰:未闻侯(猴)是夫子家兽、未闻程(橙)是夫子家果。虽是简单的一个练习,学生容易上手,但其实其中包含了对学生的一个综合考查,既要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又要掌握文言文的遣词用句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的教学理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二年级语文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刘焕月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年级《火烧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听了刘焕月老师的《火烧云》,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刘焕月老师在课堂中,紧紧抓住课文重难点,重视学生的朗读学习,同时穿插字词学习,借助字词理解文段内容,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用词巧妙。刘老师带领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表示颜色和时间的词语,学生们能够很快体会到火烧云的特点,也为后面的背诵做好铺垫。又帮助学生梳理段落结构,师生合作背诵,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背诵难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刘老师还适时总结归纳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即用词准确、有序描写、观察仔细、想象丰富,为学生们今后的写作提供方法,接着迁移学习,仿照第3-6自然段进行想象仿写,活学活用,及时练习巩固所学方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荆月老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听了刘焕月老师的《火烧云》,她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同时启发质疑: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的形状、颜色有哪些变化?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经过阅读,刘老师用照片和视频告诉学生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色。再进一步告诉同学们,作者不仅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快且多,更进一步的是写出了人们在看火烧云时的心境和感想。刘老师又告诉同学们,自然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有无数的作家、诗人描绘过它们,赞美过它们。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火烧云这样迷人的景象,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大胆去写,也必须能写出像《火烧云》这样的好文章。之后,刘老师又有意识地发掘课文中的“扩散点”,即火烧云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等特点,让学生经过经过各种形式地读,给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按照火烧云“出现、样貌、变化、消失”的写作顺序,让学生写一种他们最喜欢的火烧云样貌的变化过程。这样,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让他们能真正入境体验,感悟和表达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窦丽莎老师</b></p> 数学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丁巧娥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六年级《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丁老师《立体图形整理和复习》一课,再一次领略到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丁老师的整理复习课有一定的模式,学生知道整理复习整理什么内容,怎么去做,如何去交流。例如,学生知道本部分知识的主要类别有哪些,其中具体的知识点又有哪些;知道从过去的失误中整理易错点,或者容易忽略的知识点等。在交流时,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形成组内整理成果,全班交流时,第一个同学一般介绍的比较详细,剩下的同学在听取后进行补充自己组关注到的其他内容等。在练习巩固环节,学生选择的方法多样,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整的书写,只打草稿或者直接脑子里心算等,面对学困生,丁老师拿着题目中对应的学具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从具体的直观图入手,从指指画画中感受先求什么等,使他们也能下得去手。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水平的同学进行展示。从优秀的展示中共享经验,如运用简便计算的知识简化复杂的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性,也从学生的失误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书写整齐、到位才能正确完成会做的题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崔彦珍老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有幸听了丁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受益颇多。“复习课,难教,乏味”这是我们对复习课望而生畏的感慨。因为复习的知识点多,要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难点,对我们来说就有挑战;而就学生而言,早就没有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但丁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迪。老师在这节课中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弄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例如: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呢?学生是先理清长、正方体各自的特点后,又比较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得出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本节课的练习老师的设计练习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虽然练习题不多,但题目的含金量高,一个问题扣住一个问题,查漏补缺,目的性针对性很强,将复习过的知识全穿插在其中。学生解题时,自觉运用前面整理出来的知识,促进了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姚巧文老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韩琪瑞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五年级《打电话》</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月25日我们一起听了韩老师所讲授的五年级下册探究课《打电话》。本节课设计精心,从多种多样的情景回忆教学中引入课堂,学生在新授课之前,韩老师一起引领孩子们回顾了《烙饼问题》、《沏茶问题》让学生们体会了“不空闲”和“同时”从而引出新课《打电话》。激起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中得到了锻练,得到了发展。这节课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地“说”的时间和自由地“说”的空间。整节课上,韩老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每一次的听课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都是一次成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祁丽婷老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上午听了韩老师《打电话》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打电话这一生活素材,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方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思考交流时间,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有可能创造课堂的亮点。能上出活动课的特点。首先是“活”, 能主动引导学生灵活处理问题,活跃数学思维,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参与度高。再是动,这节课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把问题解决好。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画就画,有争有辨、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心情舒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刘洁老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聚精会神的孩子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仔细记录的老师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次示范,一次收获,一次成长!在阳泉师专附属学校美丽的校园里,在我们前行的路上,名师们一次次地为我们做出示范,这将是我们源源不断的财富,必将助力我们的专业成长更快,教学品质更高,教学能力更强!</b></p>

学生

老师

火烧云

课堂

复习

教学

语文

知识

示范课

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