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沂南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县城里有位85岁老人于清河,是我老家多年来的近邻,我和他亦师亦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他出生于潍坊安丘,幼年丧父,与爷爷奶奶一起靠四处乞讨生活。他自幼聪慧,木匠、石匠、铁匠、书法、雕刻等,都有浓厚兴趣。13岁时才入读小学,两年时间完成初小课程,回乡任农业合作社会计4年后,于1957年考入安丘一中。1963年,25岁的他进入山东师范学院政治系,成为全乡第一位大学生。毕业来到沂蒙山区,相继在青驼中学、沂南县师范学校任教,后在县教育局、县委党校担任领导职务。1999年退休以来,每日坚持读书写作和绘画、雕刻等,每天坚持运动,保持着旺盛精力和敏锐头脑。2018年始,又用三年时间,撰写岀《忠孝传家 诗书继世 》一书。童年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他的才情、品行令人敬佩,让我们走近这位既普通又不凡老人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旧宅老院 追根寻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硬笔绘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历时三载 人生写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悲苦的童年少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正值内忧外患,可谓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1938年春,于清河出生在潍坊市安丘一个偏远贫瘠的村落里。他曾祖辈上曾经是个殷实之家,虽无仕宦却书香相续,是当地有影响的乡绅,并开办着私塾学堂。后来兵荒马乱,家道败落,至他出生时已是贫困潦倒。家父十几岁辍学后,便寄人篱下,在姥娘门上的店铺里记帐,养活着一大家子人口。父亲酷爱藏书读书,研修儒学禅学,并学习说书唱戏、民间曲艺等,可谓是多才多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有旦夕祸福!在他4岁那年,父亲突遇横祸,溘然离世,彻底改变了大家庭的命运。顶梁柱断了,16口人的日子瞬间过不下去。一家人四分五裂,于清河被分给爷爷奶奶抚养。雪上加霜的是,在1947年秋天,他们曹家官庄被还乡团烧杀抢掠一空,父老乡亲们叫天天不灵,唤地地不应,只有岀外乞讨一条路才能保命,全村只有四户人家还可勉强度日。他小小年纪,也随着奶奶踏上了要饭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神偷,却偷不走难忘的记忆。他至今记得有一天走到了诸城一带,晚上风雪交加,饥寒交迫,老娘俩住进一个破旧碾棚里,他头枕在奶奶的大腿上,很快就睡着了。后来感觉脸上冰凉,原来是奶奶的眼泪在不停地落下来:孩子!你这命太苦啦。他年龄略长一些以后,年老体弱的小脚奶奶已经岀不去,他就跟着其他人要点地瓜干窝窝头等,但早晚都得赶回家,因为两个老人等着吃。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先后与17名乡亲搭伙当乞丐,并记得每个人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以说,幼失怙,少离恃,他度过了一个苦难的童年。然而,自古寒门岀才俊。也许有祖上遗传基因,更有良好家风影响,他自幼聪慧过人,虽然没进学堂,启蒙教育是靠零碎自学、口耳相授完成的。他跟着爷爷奶奶及大姑二姑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听他们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听姑母及大表姐等人讲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神话故事,并将《红楼梦》中的葬花吟抄下来背诵。跟着三大爷,用鱼鼓学唱绣花灯等曲调。他心灵手巧,小小儿郎,大人们干的木工石匠铁匠等技术活,以及书法美术雕刻等艺术类的东西,他都无师自通,模仿学习。每年家中的对联,爷爷教给他写的都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钱柜上则是:勤俭黄金本,诗书丹桂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1960年初中毕业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8年底,当地解放后,他获得了新生,成为了村里的儿童团长,扛着红缨枪站岗放哨、秋季护坡,还跟着识字班学知识,随着唱新歌扭秧歌,他学会的第一首歌便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0年代初,小学生字典岀版以后,他对其爱不释手,利用干农活休息时间认真背诵,很快学会了很多生字。1951年秋天,年已13岁的他,终于迈进了向往已久的学堂,成为凉泉完小一名一年级新生。由于他基础好、悟性高,仅仅两年时间已跳到四年级;考高小时,升学成绩平均98.6分,全乡第一名,并担任了班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1963年高中毕业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3年下半年,村里找不到合适人选,让他担任初级农业合作社会计。他带着几分不舍,辍学回家挑起了这副担子,结果直到高级社,一干就是四年。其间,他多次到景芝和县城进行业务培训,第一次享受到大白馍馍和小米煎饼管饱的待遇。同时,到书店里买回书来继续学习。更难忘1956年7月13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至1957年春,家里人力劝他复学,他以年龄大了推脱,大姑母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才多大?别误了终生!他果然不负众望,到小学复习6个月后,以11:1的比例,考取安丘一中初中部,并担任了班干部,以后高中获得了保送,当上了学生会主席。1963年,以优异成绩被山东师范学院录取,成为家族中乃至全乡第一个大学生。他中小学求学之路,断断续续,却拚命读书,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岀类拔萃。结果,年已25岁的他,成功跳出了农门!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奔赴泉城济南,开启了求学新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奋 进 的 青 壮 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路远,循梦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年大学生涯中,由于他年长成熟,又是党员,一直是山师63级政治系的主要班干部。在校园里的前半程,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学到了许多真才实学。而到了后半程,则因为全国大气候影响,未能专心致志,耽误了学业,集体晚毕业了一年。1968年秋,他们诵读着保尔.柯察金那段关于生命的名言,奔向四面八方,开始各展鸿图。他被分配到远离家乡的沂蒙山区,来到蒙河岸畔的沂南县青驼中学任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三尺讲台上,八年间他教岀了无数沂蒙学子,那浸透着自己心血的64本工作和教学笔记本,至今保存完整。在这方风水宝地,他最大的收获是有缘遇见了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他们情投意合,喜结良缘,在孟良崮山下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并且琴瑟和谐,始终如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5年,他调到县师范任教,继续兢兢业业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由于教学成绩突岀,1978年底,他被调到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主任。1980年,地区教育局成立政治课教学研究中心组,负责培训教师和编写教材、练习资料等,他被吸收为中心组成员之一。1982年,代表临沂地区参加了全国中学政治课教学大连研讨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沙土埋不住金子。1984年他走上了教育领导岗位,任分管教学和后勤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长。当时,沂南县的高考成绩在全地区倒数第二,经过不懈努力,后提升至正数第三名。主抓教学业务方面,他是行家里手,成效斐然,每年都获得省市县表彰奖励。他本人也屡屡获得各种荣誉,还曾荣获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个人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沂蒙山水滋润着他的心灵,他深深植根其间,与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八十年代初,地区教育局曾打算调他去担任政治教研员;省教育厅有关部门领导也征询过他的意向,想让其挪挪地方,他说:我喜欢这里的山水和这里的人,哪也不走了!在这基层一线做个园丁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道酬勤。时至1989年,他又被提拔为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依然恪尽职守,带领一班人圆满完成各项教学培训任务,创建了一个花园式地级先进党校。在这个岗位上,直至1999年退休赋闲,给前后32年的职场,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县委党校大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命运以痛吻他,他报之以歌。回望大半生经历,有风光坦途,也有灰暗低谷。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沂南教育战线32载风雨路,他赢得了好口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尺讲台勤耕耘,桃李遍沂蒙。他走上教育管理和领导岗位后,官阶卑微,却坚守忠诚、干净、担当六个字,牢记廉政这一条。用老伴告诫他的话说:千万别忘了咱的家风古训,公家的不沾,亏心事不干;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做贼!一辈子要坚持清白做人、老实做事。他在教育局分管过多年后勤工作,几次改善家属院住房,他都主动让给更需要的职工。十几年间,始终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自嘲与爱人是简房陋舍神仙眷。作为党校的主要负责人,在每年的职称评定时,副高名额有限,他力主先给年龄较大的主讲教师。1997年面临退休时,又将唯一名额安排给别人。县委主要领导在有关会议上面举这个例子:有些单位为了职称,闹得不可开交,党校于校长主动退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时任地委书记来沂南岀发,听说这事后也大加赞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1992年游长江三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正如他们大学毕业50周年泉城聚会上,有位老同学所评价的:你是一位有智慧、有气魄,心胸宽、格局大的男人。几十年间,始终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当今社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你做到了,这应该来源于你家风的传承,更归功于你后天的修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培养教育好自己儿女的同时,他们夫妻俩还尽自己所能,关心照顾亲朋们的后代,先后有10人在县城中学上学时,在他们家食宿,有9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其中,当年在青驼教过的学生的两个女儿(下图),曾得到他们细心关爱,日后皆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如今分别在部队和中国科学院供职,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尽了光阴,疲惫了身心,现在已经伫立在人生暮年站台上。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当年的入党申请书,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60多年过去,这份泛黄的纸张,是他革命征程的起点,也是这位老党员最珍贵的宝物。如今老了,他感觉这一生无怨无悔,活岀了自我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充 实 幸 福 的 晚 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1999年退休后,他的生命得到了自由舒展。对于晚年生活,每个人都要有尊严地老去,如何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不能靠运气、靠想当然,而是要靠规划、靠对人性清醒的认知。他用心琢磨,在衣食无忧之余,努力达到动静相宜、充实快乐的目标。追求一种院浅花木深、室淡书香浓,过精神上富足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在70岁前,坚持每天攀登卧龙山;70之后则围绕环山路散步;80以后就在小区大院内转圈。从前日月属官家,自此光阴归己有。赋闲在家20多年来,相继有数犬相随。他心怀慈爱,善待生灵,至今每天晚上都到楼前的小花园处,给等候他的那几只流浪猫喂食,风雨无阻。他还养花种菜栽树,从中获得乐趣。他自幼喜欢看唱本、学民谣俗曲,还会用鱼鼓吟唱响马传等曲目,以后也曾学唱过许多革命歌曲。如今,仍不时自吟自乐,愉悦身心,虽然不成一技,只为有趣,聊以自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认为,老了以后的快乐是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健康,儿女孝顺,自己还能有精力和体力,去做些有趣好玩的事情。他自出心裁,对硬笔画、木雕、根雕、剪纸、彩墨、烙彩、镶嵌等工艺都有一定造诣。避开车马喧嚣,心中修篱种菊,他莳养的是山松古柏,画的是孟良古松。利用半年时间,精雕细琢了一道木刻屏风,还完成了茶几等物件的加工。这些既是艺术品并且美观实用,引得亲朋们赞叹不已。当年曾用棠梨子木,给孙女雕刻一个小兔子吃嫩草图案的镜框,镶嵌上她天真活泼可爱的照片,留给长大后的孙女珍贵的童年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颐 养 天 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木雕五腿圆茶几.2000年制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根雕花架2001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艺术根雕2002年制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雕刻艺术镜框.2002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中堂画屏风.富贵白头2003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历时半年,中间秋木图案雕刻三个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老了,一松一竹真朋友,飞鸟山花好兄弟。晚年的幸福,莫过如此。他信服安徒生那句话: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德高山为寿,艺雅鹤为群。他不求成名成家,只为丹青国粹,消磨时间,修身养性。追求的是到清凉境、生欢喜心而已。他守护住内心的风景,聆听岁月的脚步,努力把日子过得简单而精致。笔墨无需写意工,春花秋叶各不同。一卷丹青遣寂寞,多彩岁月乐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自书自刻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宝黛情缘.2002年秋 彩墨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翠鸟荷花.2002年秋 彩墨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蒙山松鸠图 彩墨画2002年仲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七月七日鹊桥会 葫芦架下听离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神话故事.2003年烙彩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枕上片时春梦中 行尽江南数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唐.岑参《春梦》.烙彩画2003初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牡丹国色天香.水墨画2003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富贵图.剪纸2004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白玉兰.镶嵌画2005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彩墨仕女图《望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2005年夫妻合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余秋雨说:男人因孤独而优秀。而一个人晚年幸福的秘诀,不外乎是与孤独达成的一个体面的协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落日余晖,美景犹在。2012年以后,他又将主要精力放到读书写作方面。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读书写作,成为他丰富生活情趣,保持良好心境、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他手不释卷,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记录了许多读书笔记。读书写作已成癖好,各类书籍笔记,案头床边累累。2014年冬到第二年春,他所写的读书笔记就达百余万字。然后,他用手中这枝瘦笔,书写出的那一篇篇文章,无不凝结着对过往的回忆、对当今的感悟、对未来的期许,更体现了他笔耕不辍、不断向前的精神追求。在2015年临沂市流金岁月老年征文活动中,他所写的《我的大学那段历史情结》,被评为优秀作品结集岀版。《一份珍藏60年的入党申请书》,被省委组织部征集岀版的《我的入党故事》收录。他还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利用将近一年时间,构思撰写完成了近二万字的小说《梦中的母亲》。以后,还写过纪实文学《我的大表姐》等。在2013年1月8日,岀版了《梦圆文化 寄情山水》——于清河游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泼墨抒言志,举笔写流年。自2018年下半年始,他投入更大精力,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伏案三余载,皓首写家史。最终在今年元旦前完成了这一浩繁工程,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由于日思夜虑,负担过重,他生了一场大病,几乎被压跨。幸得在济南工作的儿女们,及时将其送往省立医院诊疗,很快得以康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老了,拦不住时间,也拒绝不了生老病死。他们夫妻相濡以沫,耄耋之年的老伴却于今年1月4日突然魂归九天,这是他晚年生活中最痛苦的事情。在《祭悼孝兰》文章中,他让老伴放心:世间自有残缺美,留得残荷听雨声。有温暖的儿孙亲情相伴,有许多雅好养生,足够支撑他坚强地走下去。春节期间,他又缜密思考,挥笔写就《我的晚年生活》,情真意切,表达心声,受到了广大读者一致好评和由衷钦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阴无痕,岁月有迹。沉浮一世,感慨万千。他在大学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时所写的《大风歌》中说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泉城欢聚老同窗,往事历历映夕阳。岁月酿就杯中酒,学海深情到天荒。虽说苍颜两鬓霜,额皱飞岀笑声朗。不叹耄耋桑榆晚,畅饮聊发老年狂。弹指一挥五十秋,同窗欢聚语不休。当年韶华春拂面,今日霜雪秋染头。岁月无情天亦老,人生苦短莫添愁。名利淡看轻荣辱,潇洒一笑寻旧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最末几句,更是他当下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权作我此文的结束语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华枝春满老著花,天心月圆碧九重。歌罢褪尽铅华重,泪洗底片华彩轻。千秋功过春秋说,荒冢千载谁识君?魂飞九天揽日月,大化普度济苍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衷心祝福这位老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树发新傲九涯,枯藤吐翠逸芳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