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位于福建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徐家村历史悠久,错落有致的古厝、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绵延交错的石板小路,潺潺的村间流水。虽经历数百年,但徐家村至今仍保存着古朴、雅致的风貌。这里保留与迁建老建筑18座,建筑年代横跨明清至民国时期,是徐家村内传统建筑最丰富、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徐家村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上图集体照系李老师拍摄 5月8日12点20分,我们摄影学会38位学员,在古田中旅郭导的带领下、到达福州市闽侯县徐家村开展采风活动。徐家村位于荆溪镇甘洪路以南片区,该村总用地面积约67.9亩。 我们走进这单层五开间房屋,该房屋为徐家村的展览馆,主要介绍徐家村起源、村庄概况、徐氏组训家规等。以及近年来,福州市闽侯县等有关部门、按照传统工艺、使用传统材料进行保护与修缮,以及设计,规划等介绍。 我们从徐家村的展览馆出来,按照指示牌的提示往左边走是三落排。我边走边看,那古老厚重的明清古民居令我叹为观止。我感觉徐家村与江西婺源徽派建筑风格有所不同,徐家村不是全粉墙,而是在木制框架里面用粉墙,显示出房屋的框架之美。 我们走到192号古宅,该古宅为单体式建筑,共两层、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双坡悬山顶。建筑方位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建筑时间为1951年。1956年至1983年出租给当地税务部门。 我们走出古宅,就能看到三落排,该古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816.4平方米,建筑面积4902.8平方米。三落排顾名思义,为三栋传统大宅并排而坐,根据居民口述可知,该建筑并非一时间而建,其中东落为最早建造,而依次是中落、西落。 三栋大宅主体中轴依次为:前回廊、前天井、主座、后天井组成,左右各是东西梓院,为格制较高的传统民居布局。古宅四周围墙下檐均有灰塑,正脊、截水脊等灰塑构件保存完好,其内部斗拱、轩架等构件雕刻精美,虽经数百年岁月,依旧古韵犹存。 围墙下檐均有灰塑 斗拱、轩架等构件雕刻精美 三落排建于清中期,这是合院式民居,由三座并排,布局相仿,是徐家村体量最大的古厝。是徐家村内传统建筑最丰富、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徐家村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三落排内的石雕、木雕等各种雕刻鬼斧神工,都以达到文物级别。 我们从三落排出来,一道独特的半圆门框架,栏在三落排大门前,我看到几位学员正摆着各种姿势在拍照。 我望着古民居墙上棕色的框架上线条与地上的绿色线条,相映成趣,让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不同形状、色彩的变化,形成一股微妙的视觉冲击感。 我沿着青石小路向前走,小路旁边是田园和池塘、小溪流水、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我来到荆山古民居群,我的眼球就被一排排整齐的闽派风格的建筑所吸引,布局整齐,马头墙、粉墙黛瓦、框架上的棕色线条格外的显眼,眼前的建筑让我感到奇妙而古朴,让我惊叹不已。 我通过走廊来到荆山画院,就是原先的荆山境。现已通过修缮、整理,现为荆山画院。我看到院内挂满书画,两位画家热情地接待我们。我看着周围的梁仿、斗拱、檐椽、雀替等,各种图案通过深雕、浅雕、浮雕等工艺手法,无不形态逼真,呼之欲出。 我又从走廊出来,其走廊宽约五米,距离适当,既不浪费空间又能得到光线。走廊的结构也是棕白搭配,棕色木框架白粉墙,一白一棕,古朴大方,格外显目,我心里感叹:古人的聪明和智慧。 近年来,闽侯县将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对徐家村古村落进行修缮。通过完善村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整体提升村落品质,致力打造成既保留古村风貌,又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当代的农村。 经过各方的努力,徐家村现已修缮的古民居已经投入使用。美食一条街,工艺品展、摄影展、书画馆、美术馆等,供市民游客品赏游玩。让人们的生活与自然交融、文化与历史交汇、乡愁与活力并存当代的徐家村新篇章正缓缓开启。 13点40分,我们离开徐家村。目前,徐家村已经修缮并开放了几座老建筑,让广大市民在修缮完成的老建筑前驻足观赏,白墙黛瓦、屋檐高挑,满眼是乡愁与画意。进一步宣传当代的徐家村,打响当代的徐家村特色文旅品牌,营造浓郁的古村落风貌区文化氛围。<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