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知青岁月 2022.5.27

风筝

<p class="ql-block">  五月二十七日,一个难忘的日子,我们下乡48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1974年五月二十七日,河南省宝丰县大礼堂外,红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礼堂里在召开全县上山下乡知青动员大会,会场外家长们接踵摩肩,人流如织,等待欢送子女们上山下乡。动员大会结束,我们高中毕业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胸带大红花,轰轰烈烈乘上解放牌大卡车,浩浩荡荡来到宝丰县肖旗公社张伍庄闫楼村。</p><p class="ql-block"> 肖旗公社,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地处宝丰县中北部,东连石桥镇,东南与周庄镇接壤,南靠城关镇,西接商酒务镇,北邻赵庄乡,距宝丰县城4千米,区域总面积63.82平方千米。我们在闫楼村最南端安营扎寨,都是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同班级,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知青组有十人,七个男生三个女生。组长蔡志杰,他原来在高中班级里是优秀班长,中等身材方形脸,黝黑的皮肤,头发有点自来卷。他不善言辞,和蔼的面容,有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大家生活一起有小矛盾小摩擦,经过蔡组长调解,矛盾化解,知青组充满了和谐温馨。</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村子最南边,有条小河从门前潺潺流过。宿舍是低矮的平房朝南,中间是院子,院子南边是厨房,有专人给我们做饭。那时最常吃的饭是红薯玉米丝和面条,红薯切成块,和玉米丝一起煮熟,面条里加上芝麻叶或者红薯叶。开饭时端起大碗,蹲在地上吃饭。</p><p class="ql-block"> 下乡不久麦子成熟,繁忙的夏收开始了。七十年代没有收割机,收麦子全是人工,早上四五点钟,队长把全村人叫起来收麦子。割麦子首先要磨镰刀,生产队长教我们磨镰刀,沾上水在磨刀石上来回蹭蹭的磨,镰刀亮晶晶,露出锋利的刀刃。烈日炎炎,热浪袭人,带上草帽,拿上镰刀走向麦田。啊!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麦田!一望无际麦浪滚滚,金灿灿的麦穗粒粒饱满。农民教我们割麦子,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甘示弱的我,学着农民的样子,左手抓起麦秆,右手割麦子,一下两下。开始生疏两手配合不好,慢慢会割麦子了。一人一垄,一垄四行。割下的麦子放一堆。弯腰割麦子如此反复,不一会感觉腰部酸疼,汗流浃背,脸上胳膊上麦芒扎的又痒又疼,又渴又累。农民们割麦子快,进度迅速,不一会我被落下一大截。望不到边的麦田,啥时候割完,真愁人!看看周围的人割麦子那么快,我也擦擦汗水,咬牙坚持割麦子,不能掉队,咬牙忍痛拼命追赶。</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割麦子结束,回到宿舍浑身针扎一样难受,脸上胳膊上麦芒扎的划出血痕,火辣辣的疼,腰酸背疼,晚上发现手心疼,啊!手心磨起泡,泡破了钻心的疼。晚上睡觉又闷又热,倍受煎熬,蚊子嗡嗡叫,此起彼伏。跳蚤很多,不一会跳蚤咬了身上十几个大包,又抓又挠。手上磨的泡,脸上胳膊上刺痒,跳蚤咬的包,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就是下乡的生活?想想以后,我潸然泪下。几十年过去了,那种痛苦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下地的钟声响起,睡眼惺忪,浑身难受,真想再睡一会。咬牙起床吃饭,走进麦地,继续割麦子。眼看别人割麦子突飞猛进,我又落后了,抓紧加油往前赶,割着割着,突然感到左手食指疼痛,鲜血涌出,啊!不小心手指被镰刀割破了,钻心的疼,我赶紧拿纸包扎一下,止血休息了一会。忍着疼痛继续慢慢割麦子,第二天破了的手指又肿又疼,依然坚持割麦子。经过几天紧张忙碌的收割麦子,我们都晒黑了,更结实了。夏收结束,麦子经过晾晒装进麦囤,麦子大丰收,农民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下乡两年多,有很多难忘的事。曾记得掏大粪往地里浇粪,挑着粪桶磨的肩膀疼,磨破了皮,换个肩膀再挑,搁的疼痛。挑起粪桶,走路晃晃悠悠,大粪贱了我一身,全身臭味,一摇一晃挑到地里,再一勺一勺浇在庄稼根部,臭味飘洒,令人反胃作呕。曾记得夏季烟叶成熟,去地里收烟叶,捆扎烟叶。凌晨三四点队长敲钟,迷迷糊糊起来去烟炕拿下烟杆,烟炕内温度炙热,如同蒸笼一样,顿时汗流浃背。烟炕里烘烤的烟叶呛人,呛的直咳嗽,令人窒息。拿出烟杆后,去外面取下烟叶,一片一片捡出来,分成等级,等待出售。曾记的夏季蚊蝇跳蚤肆虐,眼看着跳蚤蹦来蹦去,又抓不到它。咬的脚背上起了包很痒,又抓又挠,脚背抓破了,感染化脓,脚背肿的像面包,又胀又疼,走路一瘸一拐。那时医药匮乏,消毒不好,每天忍着疼痛,挤一挤脓擦一擦,十几天才好,脚背留下一个疤痕。</p><p class="ql-block"> 下乡最开心的事,我们一起从闫楼村走路回宝丰县的家,没有交通工具,走路二十几里地,翻过丘陵,趟过小河,一路上男生女生谈笑风生,朝着家的方向走。冬天我们冒着风雪走路,也不觉的冷。夏天顶着酷暑走路,满头大汗,走路累了,坐下休息一会,再苦再累,回到家里见到父母也高兴。那时没有电视,每过几天来村子麦场上放电影,都是老电影,看也看不够。我们早早搬好板凳,露天看电影,好开心!有时去很远的村看电影,来回很远,累也高兴,精神充实。有时文艺宣传队来村里演出样板戏,我也跟着唱唱,排解寂寞,释放心情。</p><p class="ql-block"> 下乡我学会了割麦子,锄玉米,种地瓜,挑大粪,施肥间苗,养猪,收烟叶挑选烟叶,做饭等。老乡们把她们做的新鲜土特产给我们吃,一起拉家常,手把手教我们干活。我体验到农民的艰辛,粮食来之不易。老乡们纯朴善良,几十年辛勤劳作,深深感动了我。我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下乡有苦涩,更有收获,简单的生活,却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1970年跟随父亲部队从山东福山,换防来到河南宝丰县,在宝丰上初中高中。1974年5月27日下乡,1977年1月13日离开知青组入伍,曾在陕西临潼47军512医院和兰州军区总医院工作。从战士考上兰州军区护士学校毕业,曾是战士,炊事员,卫生员,护士,护士长,1999年转业到山东省潍坊市。</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下乡48年了。当年下乡我们青春年华,如今两鬓斑白,步入老年。回首往事,两年半的知青岁月,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奋发向上,知青生涯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48年了,乡下的闫楼村是啥模样?知青朋友们都好吗?真想回到当年那个小山村,期待知青们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两个知青组的合影照,白店知青组和闫楼知青组,前排右三是我。</p> <p class="ql-block">两个知青组的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一起下乡闫楼知青组全体合影,那时男生着装军帽子军上衣,女生是小辫子,素的花上衣,朴实无华。</p> <p class="ql-block">  闫楼知青组部分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宝丰高中同学女生合影,那时最时尚的衣服就是黄军装。</p> <p class="ql-block">  闫楼知青组部分人员合影,那时都是简单朴素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两个知青组女生合影,那时都是统一的小辫子,朴实无华。</p> <p class="ql-block">闫楼知青部分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组三个女生合影,我,俊敏,淑霞,那年冬天,我们统一围脖,青春年华。😁</p> <p class="ql-block">知青组两个女生年轻容貌。</p> <p class="ql-block">  重回宝丰肖旗公社闫楼知青组,走进田间地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中班级里,文艺宣传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2年5月,我回到宝丰看望知青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  2014年五月二十七日,下乡四十周年,我从潍坊回到宝丰,见到分别四十年的知青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闫楼知青朋友们,来到当年下乡的村庄,曾经劳动田间地头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肖旗公社张伍庄村委会,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们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闫楼村的这片土地,我深深的爱着你,我又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片土地,看看父老乡亲,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当年闫楼村的村民,她们听说我们回来了,很高兴,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和翠英是部队大院一起长大的,是高中同学,又下乡在一起。这是1996年我在部队时,翠英去看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和老同学翠英,在47军华清干休所院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重回宝丰,见到老同学,那么激动。。</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夏天,在陕西临潼33医院花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当兵第一张照片,新兵一个。</p> <p class="ql-block">1994年,在陕西临潼33医院内科护士长。</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最近的照片,哈哈,老太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