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学偶然间见我婆婆年轻时的婚纱照,不禁发问,“这是谁?三、四十年代明星”?“不是,那是我婆婆,是我心目中的明星、女神”!回话的语气中带有几分扬气。</p><p class="ql-block"> 婆婆是一位美丽的女性,身材窈窕,五官端秀,浑身上下透着大家闺秀般的气质。她和我公公早年拍摄的婚纱照曾被位于上海南京路的王开照相馆展出。她是我们镇上数一数二的美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婆婆出生于民国时期的一个江南小镇,幼年时家境上等,受过良好的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可好景不长,少年时正值日寇铁蹄遍踏中国,她家近半的房子被烧毁,无情的病魔又早早地夺去了她父亲的生命。少年失怙的她迫于日渐窘迫的家境,初中毕业就去一所小学就职。</p><p class="ql-block"> 后来经人介绍,婆婆嫁给了先前从商后去学校供职的我的公公。公公家的先祖曾在上海的十里洋场打拼过,家境较为殷实。婆婆和公公先后生养了三个孩子,先前的日子也算过得顺风顺水。可命运弄人,一场场政治运动,使婆婆遭遇了近乎万劫不复的灾难,丈夫被关进了“牛棚”,自己被剥夺了做教师的权利,三个孩子除了一个在居民小五金厂打临工,其他两个一个插队在本公社,一个竟插队到外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婆婆是个女人,一个外表看上去弱不经风的女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扛起了那个近乎破碎的家。家里粮食不够吃,就去买麸皮充作主粮。为了让家人过节时能吃上荤菜,养上几只鸡,可家中无饲料,鸡只能到野外觅食。农家为保护自留地里播撒的种子,常常下毒饵,不知多少次鸡因误食差点殒命。每当此时,婆婆会像外科医生那样给鸡“开刀”,过不了多久,这些鸡竟会奇迹般地活下来。吃的问题解决了,可家人穿着怎么办?自己动手将孩子的衣服放宽接长,实在穿不下了,就买些“零头布”自己缝制。为节约开支,孩子们的理发她全包了,连自已的头发也是自己剪的。</p><p class="ql-block"> 婆婆是知识女性,待人接物颇有礼数。公公、婆婆先后获得平反后,家境有了好转。每当亲戚朋友造访,她总会亲切地招呼进坐,泡上一杯热茶,端出一盆冷热调匀的清水,放一点点香皂沫让人擦拭,再做几个清爽可口的菜让客人品尝。菜如其人,婆婆做的菜清淡、精致,让人食之有味、品之有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婆婆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她爱聪明乖巧的学生,也爱鼻涕拉瞎、呆傻木讷甚至调皮捣蛋的孩子。对学生总是柔声细语,从不呵斥。一般教师板书时背着学生,唯独她向着学生板书,以便与学生更好地互动交流。文革前,她的教学成果曾在县一级层面上交流;文革后,她所教的学生有多名考取七宝、三林等重点中学。</p><p class="ql-block"> 婆婆对学生注重教育,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文革期间,在一片“读书无用论”鼓噪声中,她特立独行,鼓励孩子多读书。在她的引导下,两个插队的孩子在恢复高考时,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改革开放大时代,婆婆深深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她不断激励孙辈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她常常制作诸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书签,赠送给孩子们作为学习座右铭。孙辈们在她的影响下,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其中一位还获取了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婆婆一直秉承“学高为师"的风范,活到老,学到老。她每天听广播、看报、读书、习字,晚年还学起了外语。问她为什么学外语?她说现在是全球化、国际化社会,不学外语会落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今,婆婆离开我们已整整14年了,但我对婆婆的感觉从来没有模糊过。因为婆婆已经活在我心中,婆婆已然是我心中的明星、女神,是我永远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文字:汤加</p><p class="ql-block"> 图片:图一:上海王开照相馆;其余图片:家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