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为改译法”看待孩子的缺点》南街小学四年级(6)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六卷学习(第六十九期)

亦安

<p class="ql-block">班级:2018级(6)班</p><p class="ql-block">指导教师:王春艳老师</p><p class="ql-block">参与者:四年级(6)班全体家长</p><p class="ql-block">编辑:尚禹同家长</p><p class="ql-block">主题:用“行为改译法”看待孩子的缺点</p> <p class="ql-block">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就是影响人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和评价。</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个评论运用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把孩子的某种行为看作是他的一个“缺点”,而是换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那么对孩子一定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这个方法就叫“行为改译法”。</p> <p class="ql-block">  运用“行为演绎法”时,需要把握两个原则。</p> <p class="ql-block">  1.将“负面”改译为“正面”</p> <p class="ql-block">  2.将“问题”改译为“正常”</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尝试以一种接纳的态度看待孩子的行为,把它改译为一个良好、正面的动机,看看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好处是什么。这样不但能够迅速地缓解父母自身的焦虑,还更容易去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p>

孩子

行为

改译

译法

看待

缺点

四年级

家长

正面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