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石,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为了配合“OPPO非凡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活动,云南省民俗摄影协会组织摄影师一行8人于2022年5月25—31日深入澜沧县龙竹棚老寨等5个少数民族山寨进行实地考察拍摄,旨在通过影像拍摄、记录、宣传,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赋能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云南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 龙竹棚老寨是典型的拉祜族寨子,被誉为中国拉祜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一个村寨。村寨四周被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景色怡人,不论是房屋建筑、舞蹈还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祭祀方式都始终保持传承了拉祜族原有的古老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龙竹棚老寨因地处相对封闭的中缅边境深山老林中,鲜为人知的同时也完整保留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对研究拉祜文化很有价值。目前,糯福乡南段村龙竹棚老寨拉祜族神鼓摆舞(拉祜族步伐型摆舞)已经列入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里的拉祜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拉祜西。在宗教信仰和生活劳作中,拉祜西人形成了一套鲜明独特的歌舞文化体系,龙竹棚老寨的芦笙舞、神鼓舞和摆舞动作多样,复杂多变,具有很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p> <p class="ql-block">龙竹棚老寨的鼓,是村里的一道极具辨识度的文化风景,人们甚至将这里称为“神鼓拉祜”。寨子里的鼓都是成对摆放,“寨心”处有一对,“佛房”前有一对。据介绍,这里的鼓也是分公和母的,不能随便敲。百姓的守护神是牡帕密帕,也就是“天和地”,每当需要向天地祈愿时,他们就敲响神鼓,一边敲鼓,一边跳舞,“神鼓拉祜”成了村里的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摆舞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世代相传的集体舞蹈,极有特色,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只要高兴,便相聚而舞,节日喜庆、婚丧嫁娶尤其盛行,深受群众喜爱。</p> <p class="ql-block">每逢春节和播种结束后,四面八方的拉祜族就会汇集在一起,以神鼓为中心,围鼓而跳、对鼓而跳。神鼓舞的动作套路变化多样、经典优美,有祈福舞、劳动丰收舞、祭祀舞、娱乐舞等等。</p> <p class="ql-block">澜沧拉祜族摆舞曾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得到了极高的好评。特别是,2021年11月,根据拉祜族传统摆舞编创的舞蹈节目《摆出一个春天》正式登上《202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有力地促进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丰富了百姓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拉祜族村民大都会手工缝制服装,他们喜欢在服饰中缝上银饰、绣花等作为点缀,服饰做工比较精细,男女老少服饰各有特点和风格,出门都喜欢背一个跨包。妇女服饰衣长齐腰,筒裙长至脚面,均为黑色底布,镶有红色条形布块或绣上红色线条图案,漂亮而别致。</p> <p class="ql-block">傈僳族民间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住房属于杆栏式建筑,全部用木板建造而成,分上下两层,上层做住房,下层养牲畜或是摆放生活用具,在古时候是为了防止野兽,这样原始而朴素的建筑方式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芦笙传情。</p> <p class="ql-block"> 摆舞除在乡村流行外,在城镇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强体健身和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常见广场上围圈起舞的情景。但在摆舞的演进过程中,许多传统的舞蹈动作已有变异。目前,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组织力量培养一批摆舞文艺骨干,记录整理舞蹈动作及音乐,对促进摆舞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宣传骨干培训,用傈僳族语教唱《我和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 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糯福乡南段村龙竹棚老寨等5个边境示范村正凝心聚力,大力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福龙竹棚老寨的拉祜族同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