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切实提升广大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和中小学“强课提质”行动,滨州市教育局启动“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和教学反思”系列培训研修。</p><p class="ql-block"> 5月26日下午2:30-5:30举行《滨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和教学反思系列培训研修》启动仪式和首场专家通识讲座活动,根据教体局要求,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设立分会场,要求业务校长、学部主任、各学部教学管理人员、各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美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广大教师学习掌握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听评课的方法、模式和内容,提升自我教学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领导致辞,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明确开展听评课,教学反思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p> <p class="ql-block"> 华东师大李政涛主任从实、清、细、深、融五个字展开回答了走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好课”标准。</p> <p class="ql-block"> 一、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1.“扎实”—-有意义的课。2.“充实”—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3.“丰实”—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4.“平实”应该是常态下的课。公开课最练人,家常课最养人。(六课技能)5.“真实”有缺憾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清(清晰):1.概念清晰2.内容清晰3.目标清晰4.方法清晰5.环节清晰。</p><p class="ql-block"> 三、细:对教学细节的敏感、揣摩、设计、反思与重建,主要针对小组学习中的16个细节展开来讲解。(学会合作、前提条件、人数、时间安排、分组、分工、规则、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反馈、板书、组际互动、台上台下互动、巡视、动笔、学科知识特性,如语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要把握好文体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深: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的发生。让学习深度的发生。深到哪里去?要深到情感那里去,深到思维那里去,深到审美那里去。深到情感哪里去,情感学习、情景教育,同样有深度!深到审美哪里去,学科之美、知识之美、文化之美。</p><p class="ql-block"> 五、融:让课堂融起来。1、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教学新,新常态)2、跨时空的融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双线融合教学、标准:线下,叶澜教授提出。线上:在线教学。融合教育标准3、五育融合教学:五育并举,融合育人。</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评课和教学反思能力提升》线上研修活动,会上认真倾听。专家们的讲座指导我们一线教师学习掌握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听评课的方法、模式和内容,提升教学反思能力,促进专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老师们认真记录学习所得,以便更好的把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去。</p> <p class="ql-block"> 一下午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很多的课堂教学经验,不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堂组织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在接下来几个阶段的研修活动中,我们也将积极认真参与学习,以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