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数学教师在总复习中不能明确复习的⽬的以及复习⽅法,主次侧重点不明确,学⽣在复习的过程中感觉复习任务重,抓不住重点。另外,复习中⼤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是以往学习过的,没有创新,多半形成了死读书、死复习的状态,且在整个复习中速度太快,⽐较差的学⽣不能将所复习的知识很快的消化,⼀知半解的现象⽐较严重。</p><p class="ql-block"> ⼀、加强⼩学⽣数学复习⽅法的指导,提⾼复习效率</p><p class="ql-block"> (1)复习讲求⽅法。</p><p class="ql-block"> 数学复习要讲求⽅法,才能提⾼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的复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指导学⽣进⾏复习时要做到四⽅⾯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第⼀要让学⽣依“纲”进⾏复习,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及技能。</p><p class="ql-block"> 第⼆要给出具体的复习⽅法,并进⾏指导。教师要指导学⽣能够抓住重点进⾏复习。</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抓难点疑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学⽣针对疑难问题进⾏讨论、辩论。第四要纠正错误,明确正确答案。教师要能够对讨论或辩论的结果进⾏及时纠正,让学⽣明确正确的解题思想。</p><p class="ql-block"> (2)对学⽣的学习计划进⾏指导。</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该依据⼩学数学复习指导说明及《课程标准》指导学⽣进⾏复习,并让学⽣熟知毕业考试的相关内容和题型,明确复习的⽅向,指导他们合理安排毕业考试前有限的时间,根据学⽣成绩的差异来确定复习进度。这样,可有效避免学⽣复习的盲⽬性,做到⼼中有数。</p><p class="ql-block"> ⾸先,我们应该⽤⼆分之⼀的时间来指导学⽣复习教材的内容,主要是深刻掌握⼀下教材中的考点、重点、难点和疑点。其⽅法主要是学⽣⾃主复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在这⼀阶段的复习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查漏补缺,教师要注意做好检查和答疑解惑的⼯作,主要是及时检查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对知识综合运⽤的能⼒及其他突出的问题,做到反馈及时不拖拉,尽量不遗漏知识点。然后,我们再拿出⼀点⼉时间让学⽣进⾏阶段性复习,并做好阶段性的分项复习。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我们要确定好复习重点和难点,并认真做好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这样的复习可使学⽣易于掌握,做到融会贯通,达到复习的预期效果。最后,我们再⽤⼀点时间让学⽣进⾏综合复习,并找⼀些典型数学题⽬对学⽣进⾏训练,使典型题⽬与知识点、重点、难点相结合,彻底提⾼学⽣的学习成绩。</p><p class="ql-block"> (3)训练学⽣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提⾼实战能⼒。现代数学测试的主要⽅⾯就是能⼒的测试,⽐如创新能⼒、实践能⼒等。因此,在复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定期有所侧重地让学⽣做⼀些有关创新⽅⾯的练习,让他们学会抓住应⽤题中的数学关系和关键条件,能够做到归纳总结,达到解题的⽬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切记要求学⽣不要盲⽬地死记硬背,重在知识点的运⽤与视野的加宽,增强实战的能⼒,学会抓住题⽬的核⼼规律,找到解题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教师多在研习教法上下功夫,复习做到⽤时少且⾼效</p><p class="ql-block"> (1)教师经做到集中教学和精讲的和谐统⼀。集中教学是时间集中、思想集中、⼀切⼿段和⽅法的集中,创造环境和条件,突破难点,带动全⾯,属于强化教学的范畴。按集中教学的原则,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原有知识结构和体系的限制,重新对知识体系进⾏规划调整,把那些基础知识重新进⾏组合、重新编排。通过不断的集中综合,以及引导、讨论、综合归纳等各项活动将知识点、重点、热点更具体化,既牢固了基础,重点突出,⼜给学⽣带来不⼀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精讲是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强调与突出,是针对学⽣⾃⼰复习活动与讨论过程中遇到易错、易混淆、不明⽩问题的认真讲解,其⽬的是为了指导学⽣学习的⽅法与途径,扫除学习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培养学⽣正确的学习⽅法。复习过程中精选⼀些⽐较能体现复习内容重点,较贴切、新颖,能激发学⽣思维并唤起他们思维共鸣的例题进⾏讲解,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的。选择例题时要本着以下三⽅⾯原则:</p><p class="ql-block"> ⼀是综合性原则。选题能够横向贯穿多个知识点,能够训练学⽣的综合概括解题的思路与技巧。</p><p class="ql-block"> ⼆是准确性原则。选题要符合教材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忌严重偏离⼤纲要求及⽆形中增加学⽣的课业负担。</p><p class="ql-block"> 三是典型性原则。选题⼀定要体现出教材重要的知识点,⼀题可以达到举⼀反三的⽬的,体现“范例”的作⽤。总之,⼩学⽣毕业班的复习⾮常关键,选题应该体现知识点,重点、难点,特别体现出查漏补缺、学⽣易混淆的知识,选题体现出规律性、关键性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2)教师要做好备课关。不管是对试卷的订正讲解,还是对学⽣进⾏专题训练;⽆论是复习难点、重点,或是复习基本知识,教师都要对每⼀堂复习课程认真准备与研习。同时在课下,教师也要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照《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安排复习进度,并及时做好知识要点与训练重点的归纳、提炼,准确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度。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要抛弃教材,远离⼤纲,切忌搞题海战术,⽽要做到照顾全⾯,把握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旨在学⽣能⼒的提⾼。</p><p class="ql-block"> (3)把主动权交给学⽣,给学⽣对知识进⾏消化整理的空间,评价恰当及时。复习课⼀定是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及学⽣的弱点展开的,教师只有引导学⽣按知识的条理性进⾏归纳整理、综合分类,才能使学⽣在解题时游刃有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给学⽣,激发学⽣主动整理知识,形成互相评价机制、互相讨论的浓厚学习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学⽣主动参与的热情及学⽣主体性的发挥,增强他们的概括能⼒。阶段性复习要结合每个单元的内容进⾏专门训练,通过⾃主复习、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运⽤能⼒,增强学⽣的解题技巧与速度。</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复习期间,数学教师应在⼀起认真研究复习课程的具体组织安排,采⽤什么⽅法上好每⼀堂课。在课后,⽤较少的时间及时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疑难点,使教师也能够迅速成熟起来。在学⽣⽅⾯,我建议教师要求每⼀个学⽣准备⼀个数学改错本,办⼀期数学报刊,准备⼀个数学记录知识点、疑难点的笔记本,出⼀份试卷,这些可以在学⽣中间互相传递、交流、评⽐,让学⽣的整体复习效果得到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