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们五月二十五日从库尔勒乘五个多小时火车来到火州之城吐鲁番(每天气温在40多度)。我们每天只能有半天出游,半天在宾馆避暑🌝🌝🌝</h3> <h3>城市整洁</h3> <h3>瓜果飘香</h3> <h3>孩子们幸福快乐</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吐峪沟麻扎村属于吐鲁番火焰山以南气候区,是一座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历史文化古村,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展现出“古村、古民居、古巷、古树”的维吾尔族传统风貌。麻扎村北部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吐峪沟石窟,西部为霍加木麻扎,村中保存了大量生土建造的传统民居,是新疆生土建筑的典范,被誉为“中国第一土庄”。</h3> <h3>村中繁华中心</h3> <h3>村中清真寺</h3> <h3>到热情的村民家中吃西瓜</h3> <h3>五百年树龄</h3> <h3>世界文化遗产高昌故城。<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西汉至元明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span>唐玄奘在此讲经并与高昌王结下深厚的友情/</h3> <h3>佛塔</h3> <h3>穹窿宫殿</h3> <h3>佛殿</h3> <h3>佛龛</h3> <h3>城门及城墙</h3> <h3>佛柱(上面原放佛身)</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span></h3> <h3>底下是僧房</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西游记在此取景拍摄。景区的孙悟空金箍棒是一温度计,当时是64度,呵呵。手机因为太热停止使用</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span></h3> <h3>民居</h3> <h3>城中最大的佛寺</h3> <h3>正殿</h3> <h3>佛龛</h3> <h3>僧房</h3> <h3>这是当年交河古城的官署遗址,主要是有地下工程,起到避暑的作用。</h3> <h3>城中地标建筑,高塔</h3> <h3>当年的城中央南北大道</h3> <h3>小佛寺,其中可见佛盫</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艾丁湖,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西南部的断陷湖,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南50公里的恰特卡勒乡境内,旧称觉洛浣,维语叫称艾丁库勒”,意为月光湖。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约154.31米,是中国陆地上的最低点,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约旦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面392米)的第二低地。</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不要以为艾丁湖,仅仅只代表一个湖泊,它还藏着人类文明的遗迹。它的南北侧,一处是塔什烽燧,另一处是乌盘土拉烽燧。别看它们貌不出众,远古时期先民们曾在这里征战防御留下的遗迹,却让它们成为中国海拔最低的烽燧,更让艾丁湖有了文化厚度。</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十一年后再次来到坎儿井。坎儿井是新疆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与都江堰、灵渠称为古代水利三大工程。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新疆境内的坎儿井有172367个,总长度5272公里。堪称经典之作[强][强][强]</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8972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我们自驾机器人观光车行驶在葡萄长廊,欣赏着布依鲁克河两岸的美景,真的如同降临世外桃源😃😃😃😃</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吐鲁番郡王府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其主人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追随、归顺满清政府,协助清政府击败准噶尔叛军、大小和卓叛乱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为此得道乾隆的褒奖敇封为‘吐鲁番郡王’并“世袭罔替”。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七个儿子追随父亲,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三子茂萨,四子鄂罗木札布(鄂罗木咱卜)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觐,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优礼有加,享获殊荣。额敏和卓病故后,次子苏来满(苏赉璊)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郡王爵,成为第二位吐鲁番郡王。</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苏公塔又被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称为“吐鲁番塔”。该塔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塔建于1779年。额敏和卓曾因维护祖国的统一,被清政府封为“扎萨克”。在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的斗争中屡建功勋,分别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后-为辅国公、镇国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被清政府授予郡王品级,第二年正式封为郡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苏公塔塔身呈圆柱形,通高44米(含底座)底部直径达10米,全部以砖块砌筑而成,外面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有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等几何图案,共有15种之多,都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纹样,美观大方。塔体在不同的方向和高度,砌筑有14个窗口。塔顶呈盔形,塔内有螺旋形的台阶72层,人们可以拾梯而上,直至塔顶。塔内没有木料,全凭一个砖砌的螺旋形中心支柱支撑整个塔身的重量。据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相传说,苏公塔是清代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伊布拉音等人设计建造的,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建筑特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