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之成•党建+双减】砥砺深耕 笃行不怠——大潘中心小学教师参加省级数学培训会掠影

海阔凭🐠跃

<p class="ql-block">  走过了春的旎旖,迎来了夏的蓬勃。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明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课程理念,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大潘中心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区学科教研员的组织引领下,及时开启了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5日-27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指向核心 素养促进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推广会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培训会观摩学习活动。老师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观看课例与讲座,用心聆听,潜心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专题报告高屋建瓴。史宁中校长的专题报告《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理解数学核心素养、把握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变化、整体设计和分步实施三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使得教师的实践有了理论基础。马云鹏教授《指向核心素养数学教育:义教数学课标(2022版)内容结构化分析》的专题报告从《义教数学课标(2022版)》概览、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结构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促使教师从不同的视角再次理解《义教数学课标(2022版)》。</p> <p class="ql-block">  经验分享多地开花。沈阳市浑南区和浑南十一小分享了他们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了学科育人的目标。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同样交流了运用辽宁成果经验的路径和收获,使参训教师对我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有了全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线上教学耳目一新。李明老师的课例观摩《分数除法》让人眼前一亮。他使用classin软件开展线上教学,屏幕前,学生有小组交流,有全班交流,教师可以检查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多屏幕分享学生的想法,大大提高了线上教学的课堂效率。</p> <p class="ql-block">  观察反馈数据详细。“问道”小学数学团队8位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文化、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教师预设度、学生达成度、教师倾听度、学生倾听度、师生互动度、学生专注度六个维度对《分数除法》一课进行分析。运用“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评课有数据、使课堂效果可见。</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学习,书写了满满的笔记。尤其是史教授的解读,让老师们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内容及变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我校数学工作室负责人,中共党员,区数学骨干教师王建智写道:“今天听了史宁中教授关于2022版新课标的解读,感觉收获特别大。整个讲座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点:一是整体性和一致性,史教授提到相较2011版课标新课标凸显了数的认识的一致性和数的运算的一致性,也就是找到共性和核心打通联系,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一致就能打通知识间的联系,更便于搭建知识网络……接下来我要好好研究课标,提升认识。”</p> <p class="ql-block">  党员李华老师写道:“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数学知识中获得的概念、性质,运算,关系等要素是知识的表现形态,这些表现形态是搭建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 通过这次学习解决了我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如何以知识为抓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党建助力“双减”,课标引领课堂。大潘中心小学教师愿在实践中磨炼,在不断提升自我中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大家必能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教材,在转变思想、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让数学核心素养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的心田!</p>

素养

教学

数学

教师

核心

新课标

数学课程

课堂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