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了,莫使处了”说起

车干轩

<p class="ql-block">  "老了,莫使处了”。这是80多岁的隔房叔叔与我摆龙门阵时说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莫使处",意思是说没出息或没用。在川东北农村里,一般情况是与别人见面时自谦的一个方言。</p><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不知是乡音使然还是自己也老了深有同感,突然听到小时候大人们说过的这句口头禅,心里感到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  记得早些年,无论是在院内还是在院外,每当遇到些娃娃们,大都听到他们叫叔叔的多。有一次,一个朋友的孩子叫我张大爷,当时还一楞,以为把自己叫大了呢。后来问朋友,他说在他们河南老家都把比自己父亲岁数大的人叫大爷,也就是伯伯的意思,并不是长了辈分。</p><p class="ql-block"> 但不知从何时起,当我再碰到一些娃娃们时,几乎大都是听到他们叫起爷爷来了。有一次去301医院看病,可能我戴着大口罩,小护士也可能只看到了我白头发不少,给我打针时也称呼我大爷,我不知道这位小护士是不是河南籍的。不管怎么说,六十多岁的人了,脖子以上面部状况明摆在那里了,藏也是藏不住的啊。于是,这才想起该去办个社会保障卡,以后乘坐公交车或逛逛公园可以不要钱全免费了。</p> <p class="ql-block">  “老了,莫使处了”,既是隔房叔叔谦逊的托词,我理解也是他对自己现状客观真实的表述。就自己来说,还在岗的时候,总认为精力比较充沛,吃饭喝酒从没顾忌过啥,连走路都可以说是急步轻风。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吃饭不如过去好,尤其是晚饭稍微吃多了点就感到不舒服了;走路腿脚不那么好使了,每天步行超过一万步就感到腿疼了;年年体检都能发现点毛病,不是这高了就是那高了;脑袋不好使了,尤其记忆力大为减弱,昨天的事今天就记不得了。有一天,在灶台上烧上一壶水后下楼去扔垃圾,碰到一熟人就聊上了,居然忘了烧水这回事,结果待我回来时,看到那一壶水早就烧干了,差点把壶底烧穿了洞,还险些发生火灾。说来不怕笑话,无论是家里人还是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我只记得两个,那就是我自已的和老伴的。就在前几天,北京有人造谣说全市防疫要静默些天,家里人在网上抢购买了一袋二十斤米和一箱牛奶,快递送到院门口让我去取。我一手拎着米一手拎着奶,打算就这样徒手拎回家。可是,只走了一二十步就感到体力不支,只好打电话让家里人拿小拖车来帮忙。真的是老了莫使处了!</p> <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我甚至感到自己有时连话都不会说了。在家里但凡有看到不顺眼的事,我经常就提醒提醒,老伴就说我是爱唠叨,也经常提醒我,说人老了嘴就莫那么零碎。话多必失言,也怕是令人讨厌的吧。</p><p class="ql-block"> 我与一朋友不冷不热地交往许多年,我称之为兄。这老兄过去没见他写过诗,但近年来开始写诗了,时不时发给我。我虽不会写诗,但还是看得懂一些诗的,也曾为一些朋友策划编辑出版过十数本诗集。但这老兄的诗有的我就看不太明白,不仅诗意难解而且用了许多生僻字,有的还不认得呢。问之,他说他写的是古体诗。他有时也写些现代诗,诗意很直白,好像也有些押韵。他写的诗从没见他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算是自娱自乐那种吧。有时发给我,他自己也在朋友圈里转发,我也懒得细看顺手就点个赞而已。有一次,聚在一起了,八九个人我大都不认识,这老兄又显摆说他写了一首诗。我瞅了一眼,感觉写得并不怎么好,随口就说了句“打油诗”。大家嘻嘻哈哈吃饭喝酒似乎都没在意,吃完饭就散了。</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老兄晚上却来电话说我当朋友面伤了他面子,别人都说他的诗写得好,就我没看得起他。我赶紧解释说就脱口而出不要在意,望老兄谅解啥的等等。本以为这件事过去了就算了,哪晓得这老兄后来陆续发来几条微信,继续地纠缠这件事,还说了一些影响团结的话让我感到不好再与他继续交往了。于是,我也就认起真来了,我说打油诗也是诗不是顺口溜。如果你认为可以,以后我可以在朋友面前称你为诗人,如果不行再在诗人前面加上著名二字可否?!我心里在想,是不是会写几句顺口溜的人都可以称诗人了呢?这真还得另当别论。从此以后,我删除了他的微信和电话。</p><p class="ql-block"> 嗨,一句话扯断了一个几十年的朋友情谊,真是莫使处了。</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至今我也没想明白。过去在岗时,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大家都习惯以岗位或职务相称。比如某主任某处长某科长啥的,工作上互相有交集或是上下级、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再或是单位与单位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工作关系,也算是互相尊重与尊称。退休几年后,我感到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大家各方面都相差无几,即是你当年是个领导,现在也是退休老头一枚,没有必要再互相称呼官职了,再说称呼官职似乎也有官本位之嫌。于是我就都改称呼了,一般是在朋友或熟人以及同事之姓前加一个老字,即使比我稍微年轻点的同志也是这样,比如过去叫黄主任杨部长,现在见面就直称老黄老杨啥的,特别熟悉的人还往往半开玩笑叫老某同志,对于年龄相差大些的同志,就给他戴高帽子地称之为某老板某老总(当然他并没当过)。应该说,从表象上看大家对此并没什么不适的反应,都乐呵呵地互相称呼着。</p><p class="ql-block"> 但凡事都有例外:一日,我遇到一熟人,就像过去一样叫他老某,可是话没说两句,他却突然冒出一句话来,说某某某你真牛逼,经常喊我老某,你记不得我叫某某某的名字了?虽然他也是笑着说的,但一下子还真的把我给整懵了。于是,我说你是老同志,喊你老某也是一种尊重,难道不比直呼其名更好么?! </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我反复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那以后见到了朋友同事,我该怎样称呼呢?真的是:老了,莫使处了!</p> <p class="ql-block">附言:文中使用了好友中央广播电台军事部原主任刘志,原总政军乐团管理处长邹风平,原总政直工部团职干事卢林波等摄影家的作品,一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