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毕业34年,再次回到母校华东师大。学校的门牌中山北路3663号是那么的熟悉。校名是红军书法家舒同的笔墨。我们刚入学的第一年,还叫文革中五校并校时的名字上海师范大学。</p> <p class="ql-block">从校门进去,就可以看到绿树成荫的梧桐大道。</p> <p class="ql-block">学校主体搬到闵行校区后,这里还是校部办公楼吗?</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前,我们77、78级毕业生捐建的纪念钟依然准确地报时。</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这是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的建筑。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在这里观看电影,渡过不知多少个寂寞的周末。</p> <p class="ql-block">八一八广场前,竖立着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不知现在还有几所高校保留着这座伟人的巨幅雕像。</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体育场叫做共青场,这里曾经留下我们多少晨练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三栋三层楼的图书馆还在丽娃河畔。文革刚刚结束后大学校园,图书馆是最热门的地方,每次都要提前在门口等待一开门就冲进去抢位置。</p> <p class="ql-block">1980年后才建起来的科学会堂,当时已经是比较高档的报告厅。</p> <p class="ql-block">贯串校园的是茅盾笔下的丽娃河。华东师大校园景观基本上上是围绕丽娃河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丽娃河畔的这条小路是一条情人们双双出入的爱情大道。在上海高校流传着一句话:吃在同济,玩在复旦,住在交大,爱在华师。</p> <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我们每年都要停课参加丽娃河的清淤劳动。</p> <p class="ql-block">岁月被人带来,又带走。千万个学生进来,就有千万条丽娃河被记忆。</p> <p class="ql-block">丽娃河旁的夏雨岛。当时学校很多社团以夏雨命名,著名的有夏雨诗社。</p> <p class="ql-block">丽娃河在园子的中部分成了两条支流,</p><p class="ql-block">两条支流环抱着一个夏雨岛。</p><p class="ql-block">这座小岛曾为重重花柳,竹子覆盖,</p><p class="ql-block">面积不大,布局却极其繁复,</p><p class="ql-block">就像黄蓉的桃花岛。</p><p class="ql-block">那令人神魂颠倒而又致命的桃花瘴就是爱情。</p> <p class="ql-block">风扑过水面,</p><p class="ql-block">丽娃河上的波光依旧动人,</p><p class="ql-block">诱惑着柳枝一直拂到水面,</p><p class="ql-block">矮个子的棕榈树向她微倾着半个身子。</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丽娃河,淌了多少年,</p><p class="ql-block">学生中大概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确数。</p><p class="ql-block">不过,几十年前茅盾先生在病中写成的《子夜》中,</p><p class="ql-block">有四处提到了丽娃丽妲这个地名。</p><p class="ql-block">《子夜》中写到,</p><p class="ql-block">不少正值青春妙龄的姑娘,</p><p class="ql-block">享受着五四以后新得到的自由,</p><p class="ql-block">跳着独步舞,</p><p class="ql-block">探戈舞,</p><p class="ql-block">唱着丽娃丽妲歌。</p> <p class="ql-block">更早得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一位名叫何塞马利奥·费尔南德斯的西班牙侨民,</p><p class="ql-block">以极为低廉的地价将这里买下,</p><p class="ql-block">造起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郊野度假村。</p><p class="ql-block">往来的多是富裕阔绰的欧美侨民。</p><p class="ql-block">这座院子不久就成了一位十月革命后流亡上海的白俄贵族的私人花园。</p><p class="ql-block">这位贵族有一位漂亮的女儿,名叫丽娃。</p><p class="ql-block">丽娃爱上了一位中国小伙子,</p><p class="ql-block">一位穷书生,</p><p class="ql-block">遭到了父亲彼得罗维奇的极力阻挠。</p><p class="ql-block">最后,在一个下雨的春夜,</p><p class="ql-block">她跳进了这条河里...</p><p class="ql-block">小河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丽娃河被誉为师大的爱情河。</p><p class="ql-block">据说,小河的水从此变得清澈了。</p><p class="ql-block"> 白俄贵族彼得罗维奇突然醒悟,</p><p class="ql-block">这座园子里的气氛不适宜少男少女生活,</p><p class="ql-block">太诗意,</p><p class="ql-block">太浪漫,</p><p class="ql-block">太缺乏理性,</p><p class="ql-block">容易出事。</p><p class="ql-block">为了对其他几位儿女负责,</p><p class="ql-block">他坚决的搬离了这座园子。</p> <p class="ql-block">那是座能让无数年轻人产生幻觉的园子,</p><p class="ql-block">那是条为无数年轻人制造幻觉的小河。</p><p class="ql-block">谁曾想到多年以后,</p><p class="ql-block">她偏偏被圈进了大学校园,</p><p class="ql-block">丽娃河的时间不流动,</p><p class="ql-block">多少男孩和女孩,</p><p class="ql-block">都在他们散发着难以估计能量的年纪在这里相遇。</p><p class="ql-block">新鲜的唇,</p><p class="ql-block">雾一般的眼神。</p><p class="ql-block">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旁的文史馆不仅建筑很有特色,而且里面的中文系也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数学馆是我出入最多的一座建筑,我曾在这里上过五年半的课。</p> <p class="ql-block">数学馆对面是是化学馆。</p> <p class="ql-block">数学馆后面是物理馆。</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后来成立的计算机系。</p> <p class="ql-block">八一八广场后面是连成一体的政教馆、地理馆和生物馆。</p> <p class="ql-block">化学馆旁是一栋两层的公共教室。我曾经在这里的新二、新四教室上过公共课。当时数学专业基础课基本上是两个班一起上,政治课、教育学课一般是四个班一起上。有趣的是,有一次政治课考试时才发现如果所有的人都来上课,这间教室根本就坐不下,可见平时很多人是在图书馆“上课”的。</p> <p class="ql-block">第六宿舍是女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第七宿舍,我曾经在这幢楼的4楼住过四年。</p> <p>新的河西食堂。这是理科学生用餐的地方,不过现在的河西食堂是在原址上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借一位同学的卡,再次体验一下学生的伙食,真的比我们当年好过多少倍。</p> <p class="ql-block">学校后面的长风公园。这是课余经常去的地方。当时,我们经常成群结队来这里登山、划船、散步、看露天电影。</p> 银锄河 <p class="ql-block">铁臂山,这里用挖银锄的土堆起来的小山。</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毫不犹豫报名母校的助教进修班,在这里又上了一年半的课。以后每每到上海出差,总要回家转转,记得入学三十周年,我们班的同学还专程回母校相聚过一次。有一次,我还到闵行新校区走了一圈。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机会了,但母校永远在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