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康—柴草

风南南

<b> 黄海农场知青把农场以外的当地农民都叫老康,可能农场旁边就是康庄人民公社康庄大队有关吧。我们分场有部分土地和康庄搭界,和他们有点交往,所以我脑海里有些和老康有关的记忆。<br> 老康的生活比我们农场苦,说老实话他们在家吃什么我真没有看到过,但他们不辞劳苦追求和渴望柴草的样子让我触目惊心。<br> 每年秋日里都会看见三三两两的老康推着他们特有的也可能是祖传的那种独轮车在农场的荒地或林带里安营扎寨,所谓安营扎寨只不过是提着一小袋干粮[我看过基本是山芋粉饼之类],夹着一床破烂不堪的棉被[那破烂的物件真不忍称作棉被],夜晚就睡在那独轮车下或柴草里,喝的也只能是河沟里的冷水了,这样不辞劳苦的目的就是收集柴草回去烧锅做饭,听老康说没有柴草的时候他们甚至都烧过山芋干,老康整理运输柴草的本领你不能不佩服,那么杂碎的小枯草,他竟然能捆扎成象豆腐块那样的大件,再将这样一个个的大件捆扎到独轮车上,那一车柴草足足有千斤,他竟然能扭着屁股将它吱吱呀呀的推走[车轴摩擦的声音],真令人叹为观止。<br> 严寒的冬季,河里已冻结薄冰,在地里‘看青’的知青撵着偷了点棉花杆的老康,如果跑到河沟边,你一定会看到老康毫不犹豫地头顶那一小捆棉花杆,涉水过河,毫不理会河水的寒冷和潮湿的衣服怎么办,照例是不舍得仍掉那一小捆棉花杆的,似乎那柴草的重要已经超过了他的生命。<br> 夏收,‘康拜因’收完的麦地,常常机耕队24小时翻地,有一次夜晚,统计员见我还没有睡,叫我陪他去地里看看,说机耕队反映有老康在偷草,原来我以为有三两老康撵走就完了,谁知道跑去借着月光一看,老康象蝗虫一样密密麻麻铺满了那块地,实际我知道麦草和麦桩子也不是经烧的好柴草,结果我们反而象小偷似的,悄悄地打道回府,哈,哈。<br> 后来农场也识象,也为改善和老康的关系,常常分几个条田柴草给靠近我们的老康生产队,由老康的生产队长分配给他们每家每户,我有幸看到老康的生产队长得意洋洋的拿着量地的竹弓子,给他的社员分地。那热闹的场面象连地都真的分给他们了,一家家老老少少都来了,兴高采烈的样子,让我看了想流眼泪。<br> 每次回农场都是来去匆忙,如果再有机会去,我一定要从容点,而且要去看看老康,他们现在还烧不烧柴草?他们过的好吗?<br> (以上是2010年前写老康七十年代左右情况)<br>  </b> <p class="ql-block">老康—辉煌</p> <b>2014年11月参加网友组织的对“老康”的采访。</b> <p class="ql-block"><b>老康当时的领导 请他们方志编纂人员介绍情况。</b></p> <b>  从办公室窗口向外看,是丰收在望的田野 ,水稻长势 喜 人。 </b> <b>教堂也建的非常漂亮。</b> <b>经介绍才知道“老康”在五十年代曾经非常辉煌。</b><div><b> 1953年初,华东局农委来老康地界视察后,组建了以华东局农垦处,滨海县供销社(顾敏)等有关领导为班子的康庄筹建处,移民来此开垦盐碱荒滩,后组建了江苏省第一家康庄高级农业合作社,有关领导从苏联学习回来,老康全部用苏联集体农庄模式建设,土地条田化,耕作机械化,环境园林化,水利河网化,到1955年粮食产量就达60—70万斤,到1958年粮食产量更是达到400多万斤,新华社派人写出长篇通讯,成绩惊动北京,1958年底社领导顾敏上北京领回国务院奖状,在北京期间并到周总理家做客。1959年10月社有关领导又应邀上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b><br></div> <b>上面照片是“老康”1958年上北京领回的国务院奖状复印件,原件存响水县档案馆。</b><div><b><br></b></div><div><b> 我们挂嘴边说“康庄大道”就是就是“老康”呀。</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