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大邑印象》</b> </p><p class="ql-block"> 只因两个小有名气的川人,上个星期去了趟成都大邑,其中一个叫刘文彩,另一个叫樊建川。他俩之所以出名就因为都在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门对门一个建豪宅,另一个建博物馆,最终一个成了罪过,另一个则成为功德。</p><p class="ql-block"> 一、刘氏庄园</p><p class="ql-block"> 提起刘文彩,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若对他还有什么印象的话就是其种种恶行,如收租逼债、欺男霸女、私设水牢、大斗进小斗出、生活奢侈腐化等等。</p><p class="ql-block"> 其实作为传统旧式豪宅,刘氏庄园的建筑风格及价值算不得什么,远不及刘文彩本人的原罪和时代加给他的科罪所获得的狼藉名声更大。所以在参观刘氏庄园时我所关注的重点不是庄园建筑,而是陈列在庄园内以《收租院》命名的泥塑组群。</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的我看《收租院》连环画,当时觉得画面中的塑像人物表情都显得非常狰狞可怕,那样的表情有的是因为无奈,有的是因为冤屈,有的是因为痛苦,有的是因为绝望,也有的是因为愤怒,看过之后特别恐惧害怕。感觉犹如但丁《神曲》中所描述地狱或炼狱的场景,或是传说奈何桥下的忘川河中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收租院》创作于1965年6~10月,作者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p><p class="ql-block"> 《收租院》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收租为情节线索采用连续形式展示地主用各种手段盘剥农民的全过程,其中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创作者们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严峻的对立和未来不可避免且残酷的冲突。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抛开时代烙印,《收租院》不愧一部高水平艺术作品,就像当年的样板戏。</p><p class="ql-block"> 除了《收租院》还有一组泥塑群,既《雇工院》。</p> <p class="ql-block"> 《雇工院》是一组反映当时农民悲惨命运的雕塑作品,共有“顶债愤”、“牛娃苦”、“猪肥人瘦”、“心事重重”、“夺奶”、“苦妹子”、“繁役”、“晚年难熬”、“灯尽油干”九尊雕像,生动地表现了不同角色个体的悲惨处境。此外,还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雇工生活组画”。</p> <p class="ql-block"> 《收租院》和《雇工院》深刻揭示了一段历史,但作品本身也留下后来的一段特殊历史烙印。离开刘氏庄园时我在想,也许《收租院》等作品的历史性要大于它的艺术性。</p><p class="ql-block"> 在刘氏庄园内有一处展室的墙上有一张民国时期大邑农村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展板,其中又附有民国27年(公元1938年)农村各阶级百分率的统计数据。用现在的说法分析,虽然中产阶层(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得不少比率,但贫富确实存在相当差距。不过相比其他省份,当时四川的阶层搭配还算均衡,使得社会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两极差异,但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激烈对抗和冲突。当时国内其他大部分省份这方面的问题要严重的多。</p> <p class="ql-block"> 大邑老刘家最出彩的并不是刘文彩,而是比他大出5岁的侄子刘湘,还有他的亲弟弟刘文辉。刘湘,字甫澄,四川大军阀,曾任四川省主席,鉴于当年刘湘主张"拥蒋统川",蒋中正委员长也要回敬他三分;刘文辉也是四川大军阀,在川康地区地方军阀混战期间起起伏伏,作为刘湘的“幺爸”,与比他年长很多的侄子刘湘明争暗斗,把川人好窝里斗且不分家里家外的地域特色演义的淋漓尽致。刘文辉始终与蒋委员长之间存有嫌隙,故解放战争后期帅部起义,算是落得个善终。</p><p class="ql-block"> 二、建川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出了刘氏庄园,步行几百米穿过一条竹林大道便是建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建川博物馆有二十多个独立的展馆,其收藏可以说是个大杂烩。在博物馆入口,有一个用金属材料筑建的巨大牌楼,牌楼的四根立柱上依次分别铸刻硕大标题: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传承收藏民俗。在我看来正是这四条“为了”把建川博物馆原本看似大杂烩般的收藏主题勾勒的一清二楚。</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的原因,二十几个馆藏只参观了其中几个,而且都是走马观花。其实对于我来说能到建川博物馆走一遭比参观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樊建川,1957年9月出生在四川宜宾,山西兴县人,收藏家。说起樊建川这个人会让我想起李春波唱的一首叫《呼儿嘿呦》的歌,唱的是当年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那些事。樊建川和李春波的长相有点相像,不过樊的长相更具川味,而李再怎么修饰还是难免透出东北大碴子味儿。之所以把樊建川与李春波两个本不搭噶的人扯到一起,是因为樊建川曾经作为知青到过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和我年龄相仿的李春波用歌声回顾了那个年代(如《小芳》、《哪里有我的家》、《谁能告诉我》、《迁户口》……)。一个用收藏,另一个用歌声把那个年代记录下来。那时我虽然不是知青(年龄不够),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也和他们一样到过农村,也算是接受过一番教育。所以对知青那个年代留下的一切记忆特别情有独钟,因此也就特别喜欢李春波唱的有关知青的事,特别怀念樊建川经历的知青年代。</p> <p class="ql-block"> 结束知青生活的樊建川入伍当兵,退伍复员后从政,最高官职为四川省宜宾市副市长。再后弃官经商,应该是挣得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樊建川有个嗜好,喜欢收藏。而他的收藏并非奇珍异宝,古玩字画等价值连城的精品宝物,而主要是能够反映近百年来的不同时期社会景象和气息的所有老物件,重复一遍,是所有老物件。这也是我关注樊建川的收藏,以及非常敬佩樊建川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我也喜欢老物件,并保留了一些自家不同时期的老物件。当然人家樊建川是收藏,我只是保留。人家是为天下大众的喜闻乐见,我只是为了闷在家里自己逗自己玩而已。</p> <p class="ql-block"> 老物件之所以让人觉得稀罕,并不在于它是否值钱,或值多少钱,而在于它承载了一段渐行渐远的时代记忆,而这个时代记忆对很多人来讲具有鲜明的共性,当有同时期经历的人们看到某一老物件,瞬间会在内心产生共鸣和感概,这种共鸣和感慨会潜移默化形成人们之间一种内心的凝聚力。发了大财的樊建川把其所得资金大把大把投在老物件的收藏,这正是我非常敬佩他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建川博物馆17点停止入馆参观,17:30清场。 结束参观,在建川博物馆四周走走也是非常惬意。 </p><p class="ql-block"> 三、成都大邑 </p><p class="ql-block"> 大邑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与邛崃山脉接壤。东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区毗邻,西南与邛崃市相邻,西与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相连,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县域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邑境内的鹤鸣山也是道教的发源地。另外,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常山赵子龙去世后就葬在大邑的银屏山。大邑应该说是一处内容比较丰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7日 彭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