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以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实践应用为契机,探索在当前资源泛滥、工具泛滥的时代,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效率,构建校本课程资源体系,实现高质量高均衡的教育。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心的指导下,结合学科人员队伍庞大,老师们均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善于学习,勤钻研的特点。本学期,集年级和科组的智慧,李春霖老师、张燕冰老师、吕建兰老师、梁仲莹老师分别承担教学展示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各年级组共同研讨,为上展示课的老师出谋划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3月24日,李春霖老师在一(5)班上展示课,课文《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学反思)本节课紧扣单元学目标,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在听完课文范读后,我带领整理新疆小朋友和北京小朋友的旅游路线,并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句话表述。课堂中重点学习“遥远"、“雄伟”、“壮观"等词语的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读出感情,引导学生读准感叹句和长句,并学会用“我多想”来说出自己的愿,完成教学标,课堂气氛浓厚,小组合作成熟,是一节精彩的课堂。但这节课在时间把控上在紧凑些就更好了。</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课时,全体语文教师听课;课后,科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评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6日,张燕冰老师在二(5)班上展示课,课文是《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二课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学反思)《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自述性散文,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我抓住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先学习1-2自然段,读一读并去感受一下小虫子的生活。抓住“刺痛”“昏头昏脑”等词语,通过表演来理解小虫子生活的危险。在学习3-7段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们感受到小虫子生活的悠闲自得,体会到作为一只小虫子生活的乐趣。在讲到小虫子有意思的小伙伴时,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特点,比如说“不看路的屎壳郎”“贪吃的螳螂”“脾气不太好的天牛”,帮助学生理解小虫子的小伙伴为什么有意思。这篇课文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小虫子在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小虫子还会有哪些有意思的小伙伴?通过想象,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最后,通过对比小伙伴与小虫子面对生活的态度,体会小虫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再联系实际,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应乐观面对困难。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我是这样做的:在导入部分插入音频——夜晚的虫鸣声,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小虫子快乐的生活。此外,我搜集了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昆虫的图片以及以昆虫视角拍摄的小影片插入在课件中。本堂课的不足方面有以下:1、学生们读书时感情不到位,在以后要多指导,多练习。2、对生活实际联系较少,把道理放到生活中,才更容易让孩子理解。3、课堂练习没有提前打印给学生,这样能够节省课堂上的时间,也能规范学生的书写。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课时,全体语文教师听课;课后,科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评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21日,吕建兰老师在三(4)班上展示课,课文是《赵州桥》第二课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我抓住关键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资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齐。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十分细腻,描述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透过读书,让学生抓住三种龙的独特之处,“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透过重点词语想象他们的样貌、动作把龙的形态表现出来,从而体会雕刻的图案是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从而引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并出示了图片帮忙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对所学知识进行学法迁移,学以致用。学生进行小练笔,练习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详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拓展学生写作潜力。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对赵州桥的石栏两侧于龙的描述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排比方式联系起来,使栏板上的龙活灵活现。学生在学习写作文时若能够用到这一方法,必定使作文在逻辑上有所增强,文章的层次也能有所提升。所以,讲课时我特地突出这个资料,并请学生用其写一段,在这自由发挥中,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体验到了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22日,梁仲莹老师在四(3)班上展示课,课文《母鸡》第二课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学反思)1.本课的重点是感受母鸡的形象和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在初授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再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批注,读思结合,展开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并善于创设情境,抓住关键字词,引导朗读,合作朗读,从读中体会母爱的伟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抓住了这篇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特点,让学生学会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还拓展关于作者母亲的文章,在类比阅读中使母爱的主题得到升华。另外通过与《猫》的写作手法的比较阅读,综合结构、情感和语言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由课文的母爱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母爱,让学生联系妈妈为自己做过感动的事,更能切身地体会到母鸡的伟大,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本课注重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既利用了有效地课堂时间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又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不足之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环节设计有点满,情感铺垫还不够,学生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在分享母亲为自己做过感动的事例时,指名回答的人数有点多,当学生分享完后,教师能小结一下会更好。</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为结合信息2.0网络研修,科组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举行线上教研活动,主要对吕建兰老师和梁仲莹老师执教的展示课进行研讨。研讨会上,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课堂练习设计、课外拓展等进行发言热烈,气氛活跃。大家对一节好课的标准也有共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本次展示课上,四位老师利用希沃白板、视频、PPT、粤教祥云、班级小助手、希沃投影等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了课堂效率。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信息化教学教研上努力探索,为提升课堂效率添砖加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