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至花如锦,</p><p class="ql-block"> 夏近叶成帷。</p><p class="ql-block"> 研读促深入,</p><p class="ql-block"> 课例明思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5月26日,全体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了《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p> 省教研室张琳老师讲话 <p class="ql-block"> 河南省教研室张琳老师针对我省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在课堂教学任务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对于班级思维独特的孩子因材施教的进行引领,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注重自我提升,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 郭文祥老师解读要求 <p class="ql-block"> 郭文祥老师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课堂反思等几方面入手,结合教材与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对《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所提到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郭文祥老师解读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性质,详细讲解了教学中学生语感体会与落实的方法,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形成,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内化阅读方法,开放阅读视野。</p> <p class="ql-block">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全体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p> 所思所悟 <p class="ql-block"> 北二分小语人相约云端,学习课堂新要求,规范教学促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b></p><p class="ql-block">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身为教师,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的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教案设计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最终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编写教案更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教案的构成中每一部分都特别重要。视频会议中,老师以《腊八粥》为例,为我们讲解了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更好,真实呈现了我们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常出的问题,也让我们明白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详细具体。教案的设计中,教学重难点往往难以区分,其实他们的依据是不同的,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价值判断,教学难点是依据学情预测判断。出发点不同,自然就区分开了。此外,教学评价也很重要,我们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有关核心素养方面的典型表现,也应关注各学段的水平进阶,关注增值评价,避免过度评价和无序评价对日常学习的干扰。</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如千里之行,想要在教学中真正使学生有所提升,要从提升教师自我开始,从写好一份教案开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一年级组 金利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让语感在课堂生根</b></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通过在省教研平台学习《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对语感有了新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语感是逻辑思维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直觉思维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们以《小小的船》一课为例进行说明。叶圣陶先生于1955年创作《小小的船》一诗,这在我们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版本,目前统编教材出现的四行小诗是大家最喜欢的。首先整首诗“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等叠词音律优美,需要学生在读中去感受。会读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中,不仅仅说的是两个并列的事物,而是在表达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而第二句中“小小的船”和第一句中“小小的船”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月亮。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混淆,在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孩子想象画面,最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朗读出来。</p><p class="ql-block"> 语感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对它进行细分,语感就是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旨趣感、形象感、节奏感、情味感、分寸感、风格感等等。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明白语感是对语言与语境关系的感知。比如在《慈母情深》一课中,如果老师读过原著,就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梁晓声先生对母亲不仅仅是爱,更是尊敬。《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劝”字所代表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细细品味会发现,这个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王维,也看到了王维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其次,语感还是对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感知。文学作品中为人立传很常见,但为地方立传却鲜有,萧红通过为家乡立传,让自己的精神还乡。我们怎样通过她的语言来理解文本呢?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每一句话看似都很普通且很简短,但这样的语句却能营造出跳跃性,这种跳跃性好就好在符合儿童的世界。这样的语言和萧红记忆当中的童年现实世界是吻合的。如果再做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是萧红去世前写的,她在用这样的方式,远隔万里之遥让精神还乡,此时对于萧红来讲,家乡似乎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有祖父的那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教师,希望自己能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二年级组 程婧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立足课堂 规范教学</b></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详实,具体生动,看起来是理论讲述,细读却是给我们打好了如何落实课标的梯子,手把手的指导老师落实课标,同时也具体的指出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方向。</p><p class="ql-block"> 它立足课标,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四个方面阐述了落实课标的基本方法,避免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走弯路。</p><p class="ql-block"> 其实课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它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准确掌握每个学段的任务和要求,加强对文本的认识和解读,真正做到心中有标,眼中有文本,方能不拔高、不降标。</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全体学生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行成与发展,呼吁全体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课标学习与教材的使用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内化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开启新的征程,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让快乐之花真正地绽放于课堂之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三年级组 韩宜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知行合一 </b></p><p class="ql-block"> 今天“课例+培训”的学习,既有实例观摩,又有理论指导,虽说远在云端,如同身临其境。</p><p class="ql-block"> 一、让学习真正发生。今天聆听专家讲授《竹节人》一课,课堂上留出足足七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专注地去阅读,去梳理,去感悟。巧妙设置学习单,以表格为支架,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向纵深发展。正因为前面有了充分且深入的学习过程,所以才有之后精彩连连的发言,课堂上也才会爆发出学生一阵阵不由自主的鼓掌。让学习真正发生,上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也是我们学校近一年语文教研的追求,自己正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学习。</p><p class="ql-block"> 二、知行合一。2022版新课标的已发布,我们进行过几次关于新课标解读的学习。阅读、学习,要避免化简为繁。学习之后,如何有效落实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好在自己身在一个学习气氛浓郁的团队,愿意在学习中反思,在教学的实践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四年级组 段武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改变思维模式 规范教学行为</b></p><p class="ql-block">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也将面临从“分数本位”走向“健康本位”“素养本位”的深刻转型。有“减”必有“增”,学校教育要提质增效,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保障。</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不能凭教师主观意愿甚至是想象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反思如何教、如何学的过程中,才能提升课堂质量。</p><p class="ql-block"> “教学准备”在基本要求中占有最重的份量,是上课成败的关键。每节课前,教师都要从内容、策略、目标、评价四个纬度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选定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这么重要?希望学生运用哪些教学策略学习这些内容?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学习什么?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学会了?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行为,科学地规划,课堂效率才有保证。</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觉得自己更需要打破思维惯性,对照课堂基本要求,反思、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落实课程育人目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五年级组 郜鹏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关注学生 注重学法</b></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专题讲座,一上午的讲座中,有专业理论知识解读,有课堂实录,从中学习到小学课堂教学还是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要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把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室中没有了阴暗冰冷的“死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 六年级组 郑锋</p> <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在《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和规范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