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沿着紫禁城东筒子河沿的街道走向故宫后街。东华门门扉紧闭,门前站着荷枪实弹的双岗。宫墙外的这条街道,好像畏惧帝城的威严峻厉,默默地匍匐于宫墙脚下,寂静、清冷,连行人都不多见。 (紫金城东华门) 绕过东北城堞上的角楼,向西沿景山前街走去。远远望见景山顶上那富丽堂皇的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尖攒顶的万春亭。和景山相对的是楼台高耸的故宫玄武门。故宫已被封闭,谢绝游人参观。大概高层领导人也明白,假若红卫兵破四旧的狂潮涌向这里,这数百年皇家宫苑里的建筑文物,包括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都会毁于一旦。政府再糊涂,也不会让红卫兵走到这一步。 (遥望景山) 我走进景山公园的大门,沿山麓西部走去。满山枯枝败叶,连那长青树木,也披着满身的尘埃,黯淡了岁寒不凋的苍翠。踏着石阶与败叶,我信步向五峰如指的山颠走去。起伏的五峰依次排开揖芳、富贤、万春、周赏、观妙诸亭,高低错落,俯仰对称。旧日题名的亭匾均被红纸黑字覆盖,更名为东风、和平、长春等。但它的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拱卫重檐绿琉璃瓦八角尖攒顶,并以左辅右弼的形式臣服于皇家三重檐金顶宝阁的格局,却是红卫兵的纸条贴不住的,也改不了的。<br> (景山北望) 站在中峰顶上,北望泰皇殿━现在是北京市少年文化宫。宫后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西望映着天光的北海、中南海,那隐在美丽幽静的湖畔树丛里的亭台楼阁,与碧波粼粼的湖泊一样熠熠生辉。南望故宫庞大、深邃而又金碧辉煌的建筑群落,那帘幕无重数的琼楼玉宇上空,并没有祥瑞的紫气,而只是沉沉的雾幛。 (崇祯自缢处) 下了东峰,山麓一隅, 用铁索围着一株古槐树,树已枯干。我知道,公元1644年农历3月19日,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此。而接替他执掌北京皇权的李自成,四十九天后,(1644年4月29日),便仓皇退出北京城,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入关的女真贵族。难怪有帝子“愿世世代代勿生于帝王家”。当国破家亡之时,这些龙子龙孙的命运更不及平民百姓之十一,更多的是些案板上的肉而已。 (护城河一隅) 出了景山公园,我没有奔向北海。我只是想沿筒子河走一遭。在宫墙外欣赏帝城的威严与巍峨壮观。黑而呆滞的护城河,水波不兴,水面漂浮着片片黄叶。河栏杆边是一对对的少年男女。男的穿着戴尖顶风帽,前腹双贴口袋,前开襟内层带拉链的蓝色新式棉大衣。那是当时最时髦、让人艳羡不已的冬装。女的围着色彩明艳的长长的围巾,身穿蓝棉制服。也有都穿军大衣的。一个个头对着头,不胜亲昵地在窃窃私语。我想文化大革命并不能阻断少年男女的思春之情,尽管现实中的鸳鸯及图腾被斥为封资修的象征,但帝城脚下这一对对活生生的鸳鸯,却也是一道与血与火的斗争不谐和的风景。人类毕竟需要追求幸福与安宁,那“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胸襟,小老百姓无论如何会感到匪夷所思。 (北京午门广场) 绕过紫禁城东南角,走向城南通向午门的车马道。渐近午门时,看到一根矗立的巨石拴马桩。上书:“王公大臣至此下马”。这是到达内城中枢要地的标志。过去王公大臣们需要在此下马、停轿,敛声屏气,端正朝服,整肃仪容,等待皇帝召见。午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清顺治四年重修(1647年)。过去是皇帝召见臣民、迎接友邦、王师胜利班师、举行献俘大典的重要场所。城楼通高37.95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墩台,正面以垛墙围绕,墩台正中有门三通,直通内庭。整个午门平面呈凹形,台上建楼五座,俗称五风楼。围以汉白玉精美栏杆。主楼面阔九间,重檐殿庑顶,其余四楼为重檐尖攒顶。金黄色琉璃瓦与绚丽的彩画交相辉映,气势非凡, 宏伟壮丽。游人至此,不禁肃然起敬。 (中山公园) 午门的三通宫门紧紧地闭锁着,故宫博物院早已不对游人开放。逡巡在门前的诸多游人,徘徊在筒子河边,意犹未尽,不忍骤去。我则从西侧社稷坛的边门进去,去观光皇家祭祀土地五谷的神圣之地。而今它是以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公园。园内曲径通幽的亭台楼榭旁,到处是树龄数百年的苍苍大树。东西一转,有交翠亭、来今雨轩、迎晖亭、水榭、四宜轩、桃花坞等。我信步走向园中的社稷坛,据传,此坛为红黄蓝黑白五色土筑成,东方属土,色蓝;南方属火,色红;西方属金,色黄;北方属水,色黑;中央属土,色白。皇帝岁岁在此祭祀土地谷神,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我们这个古来很重农本的国家里,真正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便足可以长治久安。历代统治者不是不懂这一点 ,只是骄奢淫逸起来,未免就把庶民的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就有点为所欲为,视黎民百姓为草芥了。难怪朝朝代代都将经历盛衰兴亡。 从原路退出中山公园,跨过午门前宽阔的青砖漫地的广场,从东朝房后进入皇家的宗庙,也即太庙。如今是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制“天子七庙”,明清宗室便依此例为皇家修此宗庙,供奉开国以来的列祖列宗。大致每一先皇帝有一享殿,冠以高祖、太祖、太宗、仁宗等等庙号,永远歆享着人间的祭祀香火,保佑子孙万世为君。可事实是没有一个皇族能永远占有江山,盛衰更替、分分合合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皇家的祖庙,成为庶民的公园,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br> (夕阳下的长安街) 步出太庙南门,已经是黄昏了。下班的人流像潮水一样,从东长安街涌过。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正因为有了故宫、太庙、社稷坛这些恢弘壮观、美奂美仑的古代建筑,才有了那丰富灿烂的古代文明,才有了今天这个源远流长的泱泱大国,才有了人文鼎盛的中华民族。否认历史,污蔑祖先,狂妄地痴想割断民族历史文化源流的人们,在这个民族历史的长河中,难道只有你们是救世主,是独一无二的“风流人物”吗?历史是要进步的,但这种进步不是不要历史,毁灭古代文明,凭空独撰与臆想。一个抛弃了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寄托,并终将没有信仰与处世准则的民族。国家民族利益、道德义务,在他们的心目中,将失去神圣与尊严,他的人生信条就会只剩下“利己”二字。这个民族的肉体也许还没有衰亡,但他在精神上早就衰微了。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洗礼的欧美资产阶级所以蔑视亚非拉人,称之为劣等民族,原因盖由此吧! 回望隐在日暮中的巍峨宫墙、建筑,那在晚霞中暗淡了光彩的身影,我为这个民族感到了深重的悲哀…… <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