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澄海中学

陈潮民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从宁美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升中统考,有幸被澄海中学录取;提前于八月三十日前往学校注册,同时办理户口迁移和住宿手续,正式成为一名澄海中学的内宿生。</p><p class="ql-block"> 当年,澄海中学的校名为“澄海第一中学”,红底黄字的布制学生胸章只有“澄海一中”四个大字,下面留白填写年级、班、姓名。已经建校49周年,在澄海县乃至汕头地区均有较高的名气。全校有教职员工80多名,学生有18个班(其中初中部12个班,每个年级4个班,分别为甲、乙、丙、丁;高中部6个班,每个年级2个班,分别为甲、乙)。初一、高一新生录取每个班50名。按照招生规章,初一录取只限于在城镇和城关公社范围内各小学的考生;高一(甲)班录取的是本校初三毕业考生,高一(乙)班录取的是全县报考澄中的初三毕业考生,全校学生约900名。</p><p class="ql-block"> 学校设校务处,校长、副校长各1名,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名。语文、数学、政治、外语、理化、史地、体育均设教研组,只有音乐、美朮两科各自1名老师。宿舍管理专职老师1名、图书馆管理老师1名,再是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群众性组织的指导老师,校医室医师1名、护士1名。</p><p class="ql-block"> 学校设有教职工食堂和学生食堂,厨房职工4名,传达室职工1名,劳动指导1名、花匠1名。</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澄中校园的面积比现存的要大得多,当年以教学中心区、操场、宿舍区三大部分组成,现在只保留着教学区和操场。南面沿文化路、北面沿环城北路盖起宿舍楼,蚕食了不少的校区空间;随着学校不断地扩容招生,高层教学楼的增添,显得更为拥挤。</p><p class="ql-block"> 教学区以礼堂为中心,礼堂座北朝南,二层楼的正门,宽阔的台阶上竖着两条又粗又高的立柱,两侧墙体上的标语是毛泽东主席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宏伟且庄重。礼堂的二楼为图书馆、三楼天台的西南角,一伞木亭里吊着一口大铜鈡,全校作息时间由它发号司令,无风无雨时,清脆的钟声响彻学校周边的街道、村庄。</p><p class="ql-block"> 礼堂前的埕口连接着全校的所有道路,向东穿过高中部教室直达科学馆;向西穿过初一教室,经操场围墙中门直达宿舍区学生食堂。向南与校门对望,是主干道:中间有圆心形的十字路口,西向连接校务处正门,东向连接初三年级板教室,以此自然形成东西南北四个绿化花圃,高低一致的雪梅将花圃围成方型,长青马尾松、柔软的草坪中央栽培着玫瑰、茉莉等等花卉。校门前面和校园内的高大木棉树、东西通道外围两行金凤树,在花开时节,将这一名校点缀得更加红红火火,传承着学校的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花圃东、西两侧的通道从南向北延伸,连接所有教室。西侧的校务处与东侧初三年级的板教室,隔着花圃相对望;东侧和西侧各4座教室以礼堂为中心錯落有序,相互呼应。8座教室同一蓝图,每座两个班,均为土木的平房建筑,水泥地面,南向凸出一条走廊串联起两个班教室的前门,北向外墙各有后门。金字形的灰色瓦顶、米黄色的墙体搭配着湖蓝色的木构窗框显示出雍容大气。室内和走廊均用条形木板吊顶形成阔气的天花板,前后墙体都留有黑板,前面为讲台,后面为班内板报,外墙又高又宽的玻璃窗,呈现出教室的宽松、敞亮。书桌和条椅的统一体现出整齐、舒畅,横向并排摆放四张书桌8个坐位,保留着三条纵向通道贯穿7排书桌,足够的空间方便学生出入走动。</p><p class="ql-block"> 科学馆有一主一附两个院落,主院落以正厅为中心、两侧通巷各一大一小两室,大为实验教室;小为仪器储存室,正厅为动植物标本展室。附院落为理化教研组。</p><p class="ql-block"> 校门传达室位置北侧向西通道,经过的是音乐教室,全校音乐课在该室授课。继之是医务室和政治、史地教研组,再向西通过围墙南门进入操场。</p><p class="ql-block"> 礼堂北向有一大片沙土地,各种树木成荫,有4个篮球场,其中最靠北两个标准球场,但只有一个灰埕球场。</p><p class="ql-block"> 球场的东南方向,一大片男女公厕,这是教学区唯一的学生公厕。那个年代,学生没有课间饮水的习惯,在校如厕的机会极少。再往北是校园菜地,这里围墙有一小门,横穿环城北路从游泳池取水淋菜。</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刚满12周岁,在同年级同学中年龄偏小;习惯了乡村小学那种院落式校舍,在熟悉澄中校园过程中倍感新鲜、好奇、神秘,有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当年初一年级新生注册的收费标准是:每学年每位学生学费5元、书杂费2元。如家庭困难的,可以申请学费免费或半费。</p><p class="ql-block"> 内宿生住宿费:每学年2元。全膳费:每月3.6元;半膳费:每月1.5元。</p><p class="ql-block"> 内宿生自备大米、陶钵,掏好米放好水,放在公用大蒸笼中,厨房将饭蒸熟后放在食堂中让学生自己认取。全膳以早餐提供杂咸2分、午、晚正餐3菜1汤每餐5分,8人一桌,站着吃饭。半膳只提供午餐配菜,当寄膳学生有事缺餐时(如周末离校停膳等),提早通知厨房可以按以上标准退回餐费。</p><p class="ql-block"> 学校对于家庭困难的还发放助学金,助学金每月有3元、2元两个档次。对于家庭收入偏低,平均生活费用低于5元的,凭户口所在地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以领取2元较为普遍。内宿生还可以向学校借用床上用品。初中部的内宿生只有10多人,我们这一届的9人、初二的2人、初三的1人;其中虽然也有出自干部家庭,但也不能连续享受着那昂贵的全膳待遇。有3位是上华中学选派的同学,农户家庭,他们领取每月2元的助学金,生活更是节省,都自带萝卜干、贡菜等居家什咸,每天都是蒸白米饭配咸菜;半膳也好,全膳也罢,与他们无关。而我也只有享受了一个月的全膳、一个月的半膳之后,与他们一样全是萝卜干陪伴在校的所有日子。</p><p class="ql-block"> 学生宿舍,当年编号有第1~第7宿舍,第1宿舍被教育局借用后,实际上是第2宿舍住高二(乙)班男生、第3、第4是女生宿舍、第5宿舍住高三(乙)班男生、第6宿舍住高一(乙)班男生、第7宿舍住初中部男生。第2、第3宿舍靠近操场的两处二层楼是教师宿舍,也是数学、体育两个教研组;学生食堂北面,第7宿舍东侧的新楼,是教师宿舍,也是语文和外语两个教研组。</p><p class="ql-block"> 第1、第5、第6、第7宿舍的西面是金城巷,每个宿舍相隔一条小巷,有门岀入金城巷,但均被封死。第2、第3、第4宿舍和厨房、新楼均东靠操场,第2宿舍有一出口,其余全部都是必须从学生食堂的大门经过操场进入教学中心区。每座宿舍均配有水井,第5宿舍北面,第6宿舍南面有一处较大的空地,一棵又高又茂盛的玉兰,树的东边有一口公用大井,直径约5米左右,水深且桶大,利用杠杆原理提取井水;高中部的男生,够力气使用熟炼自如,初中部的同学却是有点吃力,往往是求得帮手才能较好地完成。</p><p class="ql-block"> 第7宿舍的北面有一土墩,靠西围墙有一座男生公厕,土墩北向为城东居民民房,东向与操场围墙相隔,留有一小门,因种有梨子和番薯等,劳动课时偶尔打开小门。这里是学生晨读的好地方,上完厕所后掏出英语书,在梨花丛中正音标、念单词。</p><p class="ql-block"> 学生宿舍均是以前富贵人家的住宅院落。以第6、第7宿舍为例:座东朝西,南北两端进出大门,中间是天井,东为一上厅两上房两格间,西为一下厅两偏房,土木结构,冬暖夏凉。我住在西南角偏房,室内南、西、北向靠墙摆放着三张杉木架子床,6个床位。东墙靠着一个五层木架,下层放铁桶脸盆、二层放口盅牙膏牙刷、三层放家居什咸和食具、四层放米袋、生番薯。初一时才住3人,上铺也是货架,东西随便放;到了初二,全部住满,虽然拥挤,但可以分摊50%的臭虫和蚊子们的剥削,也算有了不错的回报。那些来自于外砂蓬中的草席,不但能窝藏臭虫,还能让蚊子从它那里钻进蚊帐,内外勾结、共同享用着小鲜肉。有幸的是很少见到老鼠出没,老鼠肉也是肉,不然老鼠爱大米,那些还带着补丁的布米袋真的对付不了它们的尖牙利齿。</p><p class="ql-block"> 当年宿舍没有电灯和自来水,内宿生夜自修必须到髙中部教室,靠那昏喑的灯光下熬过两节课时间。返回宿舍后点亮煤油灯,洗洗穿着木屐咔咔走进室内。还来不及准备好,传达室明兄便敲响了熄灯钟,只能老老实实吹灭煤油灯,摸黑钻进蚊帐里,再打开手电筒将蚊帐周边压紧…。</p><p class="ql-block"> 早晨还没有睡个够,隔着围墙的金城巷,陆陆续续地就有了人们的走动和说话的声音。那些收粪水的吆喝声、倒马桶的交易声、瓢舀屎沟水的嘎嘎声,将昏昏沉沉的小脑壳敲醒,赖在床上再迷糊一阵子才听到起床的钟声响。懒洋洋地穿好衣服上完厕所,还得赤着脚走到操场跑两圈600米,稍为放松才返食堂带回一钵白粥,刷牙洗脸后吃早餐。</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国家对中学生的粮食指标比同龄人略有倾斜,初中生每月24斤、高中生每月26斤,一天8两;虽然缺油少肉,更谈不上有其他的附食品,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在课外时仍然是该玩就玩、该跳就跳,始终保持着生龙活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初中一年级,我被编在(丙)班,同从信宁宁美小学考入澄海中学共有9位同学,丙班得了5名。首任班主任是潘贵璇老师,教丙、丁两班英语;甲班班主任是曾锦生老师,教初一四班政治;乙班班主任是张达发老师,教甲、乙两班代数;丁班班主任是庄曼生老师(女),教丙、丁两班代数;语文是朱智慈老师(女);生物是曾晓滄老师,地理是周勤铭老师,美朮是李昭泉老师,体育是曾祥进老师,音乐是蚁绍武老师。</p><p class="ql-block"> 开学的第一天是开学典礼,在礼堂进行。每一个班按坐号排成两个纵队,抬着条椅进入会场。初中部在前半区,高中部在后半区,主席台坐着20来名老师,校长林华作了澄海中学校史的报告、副校长方书仰作了澄海中学校风和教学的讲话,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课钟声一响,全校有如一部机器,按部就班,老师勤勤恳恳地授课,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课。</p><p class="ql-block"> 钟声就是命令,传达室的明兄,瘦小倭细,却掌握着尚方宝剑,当他从传达室提着马蹄闹钟出巡时,还真是让人肃然起敬。他的举动影响着正赴教室的老师和学生,预备钟一响,刚刚还煕熙熙攘攘的校园,顿时哑然,室外不见一个学生。每个教室门口只站着一位任课老师,等待着上课钟声响起,澄海这座最高学府,将象一部机器在45分钟内的高效运作。大钟,就在我们丙班的正方头顶,隔着道路绿化带,能清晣地看到钟绳所在,明兄的每次操作都在我等眼皮底下。只要是老师课末出现习惯性动作时,往钟绳垂落地方瞧一瞧,明兄一定站在那里掐算着每一秒钟。</p><p class="ql-block"> 从课程表中体现出来:语文、代数还是占用较重比例,次之是英语和政治;排位第5的是体育,除了每周两节正课外,还有一节下午第三节的文体活动、上午的课间操,以及内宿生的晨练等等。生产劳动也占有一定的课程,每周有两节下午第二节、第三节连在一起的劳动课;农忙季节的夏收和秋收,均会按排一周时间停课支援周边的农村生产大队抢收。学校本有稻田,位于游泳池东北向的埔美和东湖之间,每年收成颇丰;除了校园中北向的三块小菜园外,在华侨中学(鹦哥埔)六七亩的园地大面积种植花生、番薯和蔬菜等等。</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普通初中教育已经相对普及,各个公社(镇)基本都有了初中班。高中却是难上加难,全县也就四五个班,连澄中初升高也只有25%升学率,更不用说全县其他初中生。对于多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四五人同时上学,经济压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都说学生时期是人生最美好,但身在其中,又有多少能切身体会而珍惜。虽然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但课堂毕竟还是枯燥: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古文古诗占相当比例,对于古诗词还好些,理解作者的某种表达、意境,然后死记硬背即可过关;古文的要求更高,还得译成白话文,花了更多的精力。当年授课的陈少珩老师点评:学习不得法,可就是不开窍。英语更是弱项,潘老师参加“四清”,由许德成老师授课,上课时从前向后传发小白纸,默写上一课生词,曾经交白卷,午饭后乖乖的到新楼他在二楼的宿舍挨批,启发学习方法,照样没有明显进步,每每在食堂踫见时,低着头避开,把他弄得直摇头!有一个星期六下午,他骑单车让我跟着去白沙农场买鸡苗,办公室的领导听我介绍是澄中老师,大开方便之门,並说不必亲自来,交代我代理就行。纵然如此,也未能粘上他一丁半点的灵气,英语的成绩还是只能在及格的边缘上下俳佪。</p><p class="ql-block">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学校应有的作风,对于低年级的同学而言:活泼有余、紧张不足,每每的学科测试,准备不足、紧张何用。当那些用钢板刻印、墨迹未干的8开试卷摆在面前时,略扫一遍试卷内容,首先落笔均是容易的,其次是半生不熟的,最后是靠蒙出来的,蒙对了皆大欢喜,蒙错了听天由命。在文科方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往往添分、勉强过关。而高年级的师兄们,活泼不足,严肃有余,澄中有联系班的传统,从高一(乙)派出两男一女指导和帮助低年级的学习和进步。组长蔡业鹏、还有陈锦堂,都是内宿生,印象深刻,他们总是中规中矩,很少开玩笑。毕竟他们更成熟、更努力、有更多的追求和担当。</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届,经历了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时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下台。经历了1965.5.9澄海中学建校50周年庆典,全校师生和参加校庆的校友进行大会餐。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雷锋、王杰、刘英俊、欧阳海、麦贤得、焦裕禄。那时的课外书,最热的是罗广斌、杨益言著的《红岩》、金敬迈著的《欧阳海之歌》、王杏元著的《绿竹村风云》、以及越南的《南方来信》等等。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梅赞》、《焦裕禄,俺们的好书记》等等是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1966.6月,文化大革命在澄海中学校园中开展,学校正式停课。期间,改校名为:澄海红旗中学,之后三校合并(其中包括原华侨中学和农业中学),陈斌为校长,许剑文、林圣光为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8.8月,学校开始组织复课,这时已经在白沙农场当了大半年的家属工,日薪0.35元。初中的67届、68届合并为高一年级,四个班;66届为高二年级。上课时学生没有课本,只由校务处刻印提纲、资料。</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被主管劳动的长岸老师委托,与另一同学进驻原华侨中学里面的澄中园地工具室,兼职期间每月补助两元,一日三餐均在工具室中自行解决,自带大米、萝卜干外,时不时炒些青菜改善生活。从内宿生变相成为走读生,一直坚持到七0年八月离开学校。</p><p class="ql-block"> 1969.9月,高中二年级,编班在104,这是原67届同学,101、102、103为68届,班主任是原澄中老师陈在钿。这一年,受郑维训老师的关照,同102的一女同学参加《澄中报》的出版,期间也参与校务处学习资料的刻印工作,一直到离校。</p><p class="ql-block"> 1970.7月,在校报名上山下乡去湛江兵团,郑维训老师、林圣光老师、许剑文老师都先后分别找我谈话,要求留校当职员,最后还是让兵团接兵组将户口从学校中迁走。同时迁出户口的还有陈海鹰,我们曾经是上下铺,他被划入城东知青,我被划入城北知青。74年他被调入廉江农场部,我在第八师机械厂,时该部借用我厂办公场地,又在一个大锅中吃饭。</p><p class="ql-block"> 2001年,女儿在澄中的模拟考后,第一次参加她的家长会。除了操场门和校门外,已经是物非人亦非,陌生的环境、不一样的氛围,还真的有一点点的无所适从,也许母校的美好,只是仅仅存于记忆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前排从左到右:?、林先彦(总务)主任、陈泽勤老师、林植藩老师、方书仰副校长、杜楚瑜书记、汤继生医生、林华校长、沈泽之主任、?、袁仰愈副主任、曾祥进老师;第二排中间有五位老师,认出的后三人为许统居老师、陈耀三老师、李澄睿老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非常难得和珍贵的老照片,其中有淳朴敬重的师长、和已经毕业了风华正茂的学长,再现了六十年代初期澄中的师生情谊,那个年代的气息,将给校友留下更多的记忆空间。</p><p class="ql-block"> 感谢两位学长分享了珍藏的老照片,並脑补了64年以前学校的往事、资料,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1975年春节,当知青的、参军的返回澄海探家的同学,在母校校门前合影(袁仰愈老师摄)</p><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林锦河、黄伟光、陈佐强、朱瑞标、黄木深、陈潮民、陈伟智、蔡炳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