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柴甲老师,2009年以长安区招教优异的专业成绩分配到王莽街道汤房庙小学工作至今。从教十三年来,他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书育人、勤恳踏实、尽职尽责、积极奉献、心系学生、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和得失,对教育有着赤诚与赤爱之心。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他以精湛的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优质的教学效果受到了领导、家长、同事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入职十三年以来,他一直扎根农村小学,坚守三尺讲台,无论村小条件多么艰苦,他依然默默耕耘,忘我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家长的称赞,社会的好评。多次被评为街道“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年终考核中曾多次被区政府‘’嘉奖‘’奖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严爱相济,教书育人</b></p><p class="ql-block">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教学中,他从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工作中更是细致又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润物细无声,老师的自豪感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育人。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他也注重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尽量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一直来,他所教班级都是名列前茅。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班级管理,持之以恒</b></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一位安全主管,但是他更喜欢大家叫她“班头儿”,因为这样他觉得离学生很近。他连续担任了十多年班主任,柴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对于班级秩序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因为他深知只有有了好的秩序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并没有大事,但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小事一点点累积,慢慢的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所带的班级经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他也多次被评为区街道“优秀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事无巨细,落实安全</b></p><p class="ql-block"> 2013年下半学期,柴老师开始担任学校安全主管。这是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给予他的肯定和信任。从做学校安全主管近十年以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安全事故。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兢兢业业地投入到工作中。每个学期开学,放假,夏季溺水安全,冬季防火安全,防地震火灾,防校园欺凌,“一盔一带”………等等活动,柴老师总是提早安排,事无巨细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保证了学校和学生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了学校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潜心研修,提高素养</b></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业余时间,谭柴老师都会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坚持学习各种教学刊物,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广泛汲取营养,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养。</p><p class="ql-block"> 尤其在自己本专业的发展上,柴甲老师可以说是学校的骄傲。从上学开始,至今,十几年以来柴老师从来没有间断过美术方面的学习与深造。空闲时间的他总是在写在画。尤其对于国画,柴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但也经常为了一副不完美的作品而彻夜难眠。这样对于专业的执着与热爱,也让柴老师的作品收获了许多奖项和优秀辅导教师称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b></p><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柴老师说,既然选择了育人这份事业,必将坚持到底,甘愿付出辛苦。因为他能真切的感受到“桃李满天下”带来的感动、喜悦。作为一名战斗在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他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坚守着农村教育主阵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农村教育事业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光与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