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的春天~~故乡情系列

小甘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自拍加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创</p><p class="ql-block"> 想写放牛(老家叫“样袅”,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了)已经不是两三天了,前段日子写过剁柴的故事,只因剁柴放牛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孩子的日常,所以回忆起来也是可以如数家珍的,今天就来写写“样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游泳高手</p> <p class="ql-block"> 放牛呢,一般一天早晚两次,时间早上一两个小时,下午三到四个小时不等。放牛的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牵到田埂上,通常要小一点的田埂草更好,或者到水沟或者小河港去,那里草多且嫩,往往牛的肚子更容易饱。大路上人过得多,灰尘也多些,草也更老些,牛不大爱吃的。还有一种是真正的放养,到更广阔的草地上(这两个地方是我们经常去的,叫圆不圆,牛牯cao)去,不牵着,直接把绳子挂在它的两个犄角上,交叉再绑好,让它自由去吃,只要在自己视线可控的范围,自己也可以干点其他的娱乐,比如说打牌,赌博,抓牙崽(就是追逐游戏)或者去摘花泡,地角,板栗,钢筋子等吃,或者干脆躺在草地上看天,看云,做做白日梦也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一起去放牛的人多,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所以找几个人帮看着就好了,我们就可以玩得不亦乐乎了。当然也有一个人视线不及的时候,说“某某某,你的牛不见了”,这时我们就要翻过附近的山头去找,运气好的时候一找就找到了;运气不好的时候,牛去吃了人家的禾苗和菜的话,这下可得打官司,爷娘跟别人相骂和调解就变成必须的了。如果要是牛跑到邻村吃了别人的禾苗或菜,这下就要打村与村之间的官司了,情节会更严重些,老尴尬了,这也是我们放牛最担心的事。</p> <p class="ql-block">这些应该是机子打的田,原来都是牛干的活</p> <p class="ql-block"> 在农耕文明时代,牛是六畜之首,是靠田吃饭的得力帮手,所以家家户户都很宝贝。每天两次去放牛,都要让它吃得肚子饱饱的,瓜瓜的,我们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牛棚里不时换些干稻草,一部分给它垫睡,一部分给他吃,这是冬天里的必修课。牛的粪便拉在草上,日积月累,就变成了牛粪,这是沤田的好肥料,也不得不佩服祖传下来的种田智慧,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特别说明牛屎不臭,主要是它是食草动物,我们小时候玩鞭炮,就会把鞭炮插在牛粪上,待鞭炮响起,牛屎中间弹出一个洞,我们则躲在边上看,怪兴奋的。牛过冬时草料家家户户备齐,给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为了让它吃饱些,我们还会准备些米糠或干瘪的谷子伴糠一起给牛吃。到了炎热的夏天,因为水牛怕热,我们则把牛牵到山上的树林去躲荫,到了中午又把它牵到池塘去洗澡(我们叫熨浆),把绳索绑在短木桩上,它就可以在水里悠哉悠哉,眯着大眼睛在那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跟牛有了这些朝夕相处的亲近感,牛对人也是还很好的。骑牛背就是很不错的体验,尤其是骑在母牛背上很踏实,只要你不用鞭子抽它,它就会优哉游哉的驮着你慢慢回家。有时放牛主人,因为偷懒找不到自己的牛了,到了傍晚,牛也认得到自己的门,自己先回牛棚了,害得主人白白受惊一场。当然把牛招呼得这么好,主要是得让它在田里干活,在泥泞中跋涉,拖着犁或铡田工具在田里艰难行走,尤其是在炎天热暑里,鼻孔上冒着大汗,鼻孔冒着粗气,走得慢还得挨主人的鞭子,看看也是挺心疼的,不过这是它的本职工作,怎么样还是得完成任务,才对得起主人的厚爱,对吧?</p> <p class="ql-block">  牛是忠厚的动物,平时我们会说踏实肯干叫老黄牛精神,或者尽心尽力叫做牛做马。当然也有犟脾气之说,有时你总去用鞭子抽它它就不走,弄起火来,也会有用牛角来伤害人的情况。原来我在老家放牛,看见两头牛牯斗架,这次打了之后好不容易被主人分开了,下次如果在路上看到,甚至在百米之外,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狂奔过对方,又是一阵干架,这对我们放牛的小孩子来看,是件很恐怖的事,必须躲得远远的。我7岁左右开始学放牛,通常都害怕牵牛牵不住,跑牛跑不赢,总是不敢去,为此被我妈用小竹条(我们叫竹丫棍子)打过,打得在地上打滚。我爸脾气好,来劝我,没劝住,结果也把我一阵打,唉,什么事?反正后来就经常去放牛了。有时也担心牛庞大的身躯,腿会不会踩到人,不过好像也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p><p class="ql-block"> 牛是通人性的,我们看护它,它和主人也甚是亲近,有时把绳索挽在它的犄角上它不愿意,我们就在它胯下帮它挠痒,他就会服服贴贴让我们绑了。我放养的牛有几只,我也不记得了,不过我们从来不会吃牛,等它老了,有的卖给别人,要不送到牛贩子那里去,要亲自面对那种生离死别,流泪相对的场面,实在是太难堪了,那是我们不忍心的!</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农耕几乎被铡田机取代,都是机械操作,听说现在我们村养牛的只有四户人家,和当年家家户户养牛的盛况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水牛似乎完成了它千百年来的历史使命,慢慢退出了干农活的历史舞台。我们平时再说起牛来,恐怕很多人只知道吃牛肉喝牛奶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禁说不出话来,说不出话来!</p> <p class="ql-block">往事如梦如烟</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小伙伴们怀念放牛的片段,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玲玲:</p><p class="ql-block">那时候5岁左右要放牛,我一听到要放牛就哭;拉不住牛,每次为了不让牛吃别人家的稻苗,又拉不动又哭;害怕一個人牵牛到田边吃草(父母最喜欢,牛会吃的更饱)又哭,总之为放牛事不知哭了多少</p><p class="ql-block">关于放牛故事比较多:</p><p class="ql-block">圓明圓放牛回來骑牛,我家是黄牛,被旁边的水牛惊到,我从牛背上摔下,手脱臼了,回到家还不敢说。后來我妈用鸡屎和童子尿幚我敷好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村往后走3里路那里叫啥,在那里放牛只顾玩,牛跑去吃他们村的稻田里吃稻苗都不知道,后來牛被他们扣了,老爸还去和他们协商赔偿的事。</p><p class="ql-block">明娇:</p><p class="ql-block">中午吃了饭就去,牛都热的沾浆,一污泥,那时希望牛去水库游泳,回家又可以骑牛背</p><p class="ql-block">红婆:</p><p class="ql-block">这里几个人,我和菊婆子放牛最多,天天上午坎柴下午放牛</p><p class="ql-block">地婆子:</p><p class="ql-block">打架,偷西瓜,偷梨子,偷我爷爷的罐头吃,我爷爷的罐头以前在世都是留给明娇和梁兵姐弟吃的</p><p class="ql-block">小霞: </p><p class="ql-block">你好像没有放过牛。(这话不属实哈)</p> <p class="ql-block">憨憨的水牛</p> <p class="ql-block"> 由于爱牛,这里收录了几首关于牛的诗歌,仅供品读!</p><p class="ql-block">桑茶坑道中</p><p class="ql-block">宋·杨万里</p><p class="ql-block">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p><p class="ql-block">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p><p class="ql-block">牛</p><p class="ql-block">宋·李纲</p><p class="ql-block">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p><p class="ql-block">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p><p class="ql-block">禾熟</p><p class="ql-block">宋·孔平仲</p><p class="ql-block">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p><p class="ql-block">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p><p class="ql-block">咏石牛</p><p class="ql-block">唐·李白</p><p class="ql-block">此石巍巍活象牛,埋藏是地数千秋。</p><p class="ql-block">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p><p class="ql-block">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p><p class="ql-block">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p><p class="ql-block">老黄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现代. 臧克家</span></p><p class="ql-block">块块荒田水和泥,</p><p class="ql-block">深翻细作走东西。</p><p class="ql-block">老牛亦解韶光贵,</p><p class="ql-block">不待扬鞭自奋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