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翻开岁月的画卷,一缕尘烟划过指尖,永兴场上那些曾经牵动魂魄的往事,复苏于记忆的闸门之间。时间的流程中,分明清晰地标注着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是历史。</h3>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一年级新生部在永兴的逸闻趣事</p>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在永兴办学七年,与永兴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至今让人不能忘怀。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p> <p class="ql-block">一、永兴人无私捐房屋 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贵州,由于师生较多,校舍紧张,学校只好分别在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办学。尽管分别在三个地方办学,可师生们的校舍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据1940年12月统计,当年浙江大学共迁来黔北1305人,其中,湄潭有183人,永兴有422人。</p> <h3>经浙大校长竺可桢的多方协调,师生们在遵义、湄潭的校舍都得到了解决。但由于原来设在贵阳青岩的一年级新生部及先修班相继也迁来永兴。永兴这个小小的场镇一下就来了这么多师生,住房、教室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为解决校舍问题,竺可桢校长特地到永兴,恳请永兴古镇的乡绅能够给予支持,他说,只要学生能安上一张课桌,摆上一张床就行了!</h3> <h3>乡绅们当即表示将竭尽全力帮助浙大师生。永兴的商人们慷慨捐房。永兴的几大名馆都捐了出来,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四川会馆、南华宫作为浙大一年级新生部的校舍。财神庙为生物、物理实验室,火神庙为畜牧实验室。欧阳曙宅和李氏古宅,因地势宽敞,作为浙大师生课余排练文艺节目、开展各种活动和部分学生居住的地方。乡绅们都表示,但凡浙大师生所需的民房,需多少便腾出多少,无论哪家的房子只要浙大师生看得起,都毫不犹豫地让出来。(图为:民国时期永兴古镇商界部分人物)</h3> <p class="ql-block">张家巷这栋木楼,是永兴商人张春甫、王正锡两家共建的一楼一底的木楼。房主人听说浙大师生差住房,就慷慨地把房子捐了出来。浙大校方在征得两位主人的同意后,将这栋一楼一底的楼房,按江浙民居的风格设计成转角楼房。此后,浙大教授们在这栋木楼一住就是6年。</p> <h3>二、新旧观念大碰撞</h3> <h3> 浙大学生的入驻,给永兴场带来了新新的文化及理念,但也让一些固步自封的人不能接受。永兴街上就有刁钻古怪的人,拿了一本《康熙字典》在茶馆晃悠,专找浙大学生的茬子。有人翻开《康熙字典》指着两个少见的难体字,问在茶馆里看书的浙大学生,这两个字啷个读?被问的学生摇摇头说,不认识。那人就会鄙夷地说,连这俩个字你都不认得,还说是浙大的学生,我看你们这大学读到哪里去了!弄得学生窘迫不已。</h3> <h3>这个时候,国民的服饰有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西俗东渐,在其它地方,有的女子穿上了西式的裙子。</h3> <h3>永兴场上女子服饰,仍是以蓝色为主打色,穿的是往侧面扣的父母装。</h3> <h3>浙大女生穿的服饰是袖子变短,露出或多或少的胳膊。就是这种服装,在永兴场上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女学生们的白胳膊很是刺激了永兴场上抖动着山羊胡子的男人们的神经,他们在吞咽口水的同时,大骂伤风败俗。永兴场上的男人们认为,穿露胳膊衣服的女子晦气,那些脑袋里让满是仁义道德和男盗女娼搅成一团糟的商贾人物也不例外。</h3> <h3>就因为这种服饰,让街上的人指指点点,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浙大女生都不敢上街,怕遭到骂。直到浙大教师向永兴那些守旧、保守的街人解释说,这些女学生穿的是校服,民国中央政府规定,在校学生必须着统一的校服。这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此后,浙大女学生的穿着打扮也给永兴场的女孩子们带来了一些变化,她们的服饰也随之改变。</h3>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女子要讲三从四德、礼仪廉耻。永兴场的妇女没有人敢下河游泳,当地人认为,女人下河游泳是伤风败俗的事。浙大的学生却因为体育课的要求,规定学生的游泳课程必须及格。所以,每天下午,女生们会结伴到三岔河练习游泳。这件事可惹恼了街上的人,他们到学校找新生部主任储润科,强烈要求女学生们不要到河里洗澡,有碍民风。储润科百般解释,那些人还不罢休。训导长费巩翻出一张报纸给他们看,指着上面的内容说:这是一位被国人称为美人鱼的姑娘名字叫杨秀琼,她参加了全国的游泳比赛就得了冠军。听得这话,那些人当即瞠目结舌,竟然有女子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脱光衣服洗澡,还获得了什么冠军,这世道真是变了!变了!此后,永兴街上的女子们下河游泳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女子游泳冠军杨秀琼。</p> <h3>三、逢六进一的故事</h3> <h3>浙大的学生都来自于沦陷区,此时,战事激烈,绝大部份学生都与家里断了联系,只靠微薄的公费和贷金来维持生活。他们平常吃的是“公费”“大锅饭”,八个人同坐一桌,共享一菜一汤。不但油盐不足,而且还常常只能靠酸菜、白菜下饭果腹。物价飞涨时,食堂也无钱买米买菜,他们的饭量也被减半,甚至经常只能用盐巴水、辣椒粉、泡菜等将就着下饭吃,真是苦不堪言。每天食堂开饭的钟声当、当、当地准时响起。学生们三五一群地从教室里涌向食堂。大家一路走,一路笑谈。有学生就会诙谐地说,我们吃饭时也可以学习游泳和珠算。有人不解地望着他。这学生就会戏谑地说,你还别不信,游泳中有一个名词叫:蜻蜒点水;珠算中也有一个词汇叫逢六进一。我们吃饭挟菜蘸盐时,是不是就像蜻蜒点水一般,点到即可,而不可以像水牛滚水一样。所谓,逢六进一,就是每吃六口饭才能进一口菜。。六口饭还得分两次下咽,一长五短之后,才能吃菜,即使吃菜,也是象征性的。这种吃法,虽然十分苦涩,却也不乏“文明”之举。“箪食瓢饮”的生活,却并没有影响浙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激情。</h3> <h3>四、整衣敛容</h3> <h3>湄潭境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一时间,经济崩溃,场镇上的纸币用口袋来装,然而,一袋子钱币却买不来半斤粮食,永兴古镇没了以往的喧嚣,物品奇缺,物价暴涨,搞得人心惶惶。遭遇天灾,对辗转到永兴场的浙大师生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师生们在西迁途中有的将衣服、被子典当或捐给了前线,到了永兴场穿的衣服已是破烂不堪。孩子多的教授家里更是如此 。一旧、二旧、三破、四补依次而穿将就凑合。由于没有衣服换洗,学生们身上长满了虱子、跳蚤。训导长费巩教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学生在大操场边架锅用柴火烧水烫虱子、跳蚤 。有的学生穿着就显得更为寒酸,主要穿的是土布衣,且以破旧长衫居多,却浆洗得十分整洁。一件蓝卡其布(又称“罗斯福布”)制服,总是在节假日或文艺晚会上才穿。他们常调侃自己说:“不讲风度讲气质”,只要能显示出朝气蓬勃和自信即可。不论日子怎样窘困,学校都要求师生们无论长袍短褂、好坏破旧,必须干净整洁,不能失学者的儒雅风度。每天上课时,浙大师生仪表整洁,纪律严明。浙大师生的校风影响了永兴场上的各间学校,当地的教师也要求学生,衣着干净得体。</h3> <h3>浙大一年级新生部在湄潭、永兴办学近七年,勤劳朴实的湄潭、永兴人民最大限度地为浙大师生提供了校舍,而且还用他们辛勤耕种的粮食、蔬菜、水果等无私地供养着浙大师生。与此同时,浙大师生也视湄潭、永兴人民为自己的骨肉兄弟。他们除了在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上帮助湄潭永兴人民,在生活中也坚持为湄潭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他们时常接济穷困学生读书,帮助老人挑水,嘘寒问暖;在生产、教育和移风易俗上,都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直到今天,浙大与湄潭、永兴,湄潭、永兴与浙大,无论岁月怎样悠长,无论地域怎样遥远,在彼此的心中,依然保存着那一份特别的思念与牵挂。这不仅仅是一种缘分它犹如薪火传承,在以后的日子里,情浓于血。这血永远是热的,汩汩地将流到永远。</h3> <h3>资料来源:作者《采访日记》《永远的大学精神》。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复制、下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