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养鱼,我国造了艘比辽宁号还大一倍的巨轮,产鱼量堪比查干湖 (资料来自网络《科普大世界》)原创

彭亮文(谢绝献花)

<p class="ql-block"><b>今年5月20日上午,一艘10万吨级的巨轮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基地完成交付,这艘比航空母舰还大的轮船被命名为“国信1号”,那么这艘船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不了解的朋友或许会以为它是某种货船,但出人意料的是,它实际上是一艘养鱼船。</b></p> <p class="ql-block"><b>通常大型渔船都是远洋捕鱼用的,没想到这艘巨轮却是用来养鱼的,据《中国船舶报》5月22日报道的消息,中船打造的“国信 1 号”是一艘养殖工船,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养鱼,是全球第一艘10万吨级的这一类型船舶,主要养殖方式是以“船载舱养”模式,就是在船舱中养鱼,“国信1号”船长 249.9 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设计吃水12米,轮船载重量约10万吨,排水量则达13万吨,相当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的近两倍。</b></p> <p class="ql-block"><b>“国信1号”内设15个养殖舱,放有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相当于42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如果把42个标准游泳池铺展到地面上,占地面积将达44100平方米,但这艘养殖船的甲板面积才10000平方米左右,比在地面或近海养殖更节省面积。</b></p> <p class="ql-block"><b>该船船舱中可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带鱼、大西洋鲑、黄条鰤、比目鱼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其养殖密度是传统养鱼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则可比传统养殖方式缩短1/4以上,每年大约可生产高品质鱼类370万公斤,和吉林查干湖一年的渔获量(多年平均产鱼量约350万公斤)相当,就是说它每年的产鱼量相当于面积达345平方公里的查干湖了,厉害吧?这在渔业方面的作用等于造了一个查干湖啊!</b></p> <p class="ql-block"><b> 吉林查干湖冬捕的场面</b></p><p class="ql-block"><b>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但我国对海产品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目前多数海产品都是通过海洋捕捞提供的,近海养殖业也提供了较大的份额,但近海养殖海域面积有限,今后深远海洋养殖业作用将愈加重要,发展潜力也更加巨大,“国信1号”的运营正代表着我国发展海洋渔业养殖开辟了一条新手段。</b></p> <p class="ql-block"><b>这条养鱼船也是目前全球设计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实用性和可靠性最强的渔船,毫无疑问它也是我国发展海洋渔业养殖的“大国重器”,是渔业养殖方面的航母级重磅装备。今后它将在我国黄海和东海远海海域中游弋式运营养殖事务,不断寻找水温、天气、营养度、含氧量最适合的海域,给船舱中的鱼类创造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以它也如同一片可移动的“海上牧场”。</b></p> <p class="ql-block"><b>“国信1号”拥有可控的封闭养殖环境,这有助于船内鱼类隔离病源,能提升养殖成活率,还有饲料储存配置车间与鱼获加工车间,养鱼舱还能实现舱内水体与船外天然海水的随时交换,还有消息称该船还可以在船的周围用大网箱直接在海里围蔽放养,这样养殖面积将会大很多,养殖产量或能翻倍。</b></p> <p class="ql-block"><b>由于能够随时移动,所以它也能适时地躲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使之免受近海固定式养殖偶尔发生的损失。</b></p> <p class="ql-block"><b>“国信1号”养殖船的交付运营代表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的产业开始规模化发展,预计该船生产的高品质海产鱼类将于今年秋季上市。</b></p><p class="ql-block"><b>参考资料:</b></p><p class="ql-block"><b>《中国日报》5月21日文章《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交付运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