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戊戌六君子的刘光第·福建寻根之旅

l·y艺术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刘光第,四川富顺县人,清朝刑部主事、军机章京、“戊戌六君子”之一。其祖籍福建武平县湘店镇湘湖村,祖上于康熙年迁往四川。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之秋(1895)刘光第应邀回到祖籍地湘湖。在闽期间,他为其祖、明朝大理寺卿的刘隆撰写过不少楹联,他还去过汀州、瑞金、会昌、武平、上杭等地,留下许多了诗词文賦楹联书法。今根据《武平县志》《武平县文史资料》抄录其楹联诗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炎盛先生创作成书法作品,分享诸君!</p> <p class="ql-block">  此联故事在当地流传久远,即明朝名臣刘隆在私塾学堂读书时户外蛙声扰人。他出捕其一,用案头上的朱笔点其脑门,遂放之并斥曰:要叫到水口去叫,不得在村里吵人。此后,村内果然没有蛙声,水口边的青娃与别处不同,头部都有个红点……有刘光第联为证:朱点鸣蛙实神异,衣传绣豸与儿孙。</p> <p class="ql-block">《夜过峰市》刘光第</p><p class="ql-block">飞巘压滩声,推蓬且夜征。</p><p class="ql-block">枕边孤月白,舟底百雷鸣。</p><p class="ql-block">峰市诗偕过,京华梦欲成。</p><p class="ql-block">何人拥灯坐,罢绣数江程。</p> <p class="ql-block">  为“汀州·望江楼”撰写的楹联之一:两岸三桥彩虹影,千秋万古汀江清。</p> <p class="ql-block"> 为“汀州·望江楼”撰写的楹联之二:南牵襟带连朝斗,北仗屏藩耸卧龙。</p> <p class="ql-block">  此联讲究,即刘光第与其十八世祖刘隆(明朝大理寺卿)相隔18代约480年,但祖孙俩却巧合在同一个干支参加乡试中举、会试中贡士、殿试中进士;闽蜀远隔千里,然两地刘氏同脉同宗。刘光第楹联为证“十八世祖孙同年乡会、数千里闽蜀一脉源流”。</p> <p class="ql-block">  为湘湖撰写的联,赞颂其祖:赤麋引避安全众,绣廌褒荣积累深。</p> <p class="ql-block">  刘隆告老致仕荣归时,相传皇帝还谕其视察地方,并授予“先斩后奏”的权力。返乡后,刘隆续设义仓,优恤族人。刘光第撰联赞曰:干国武功都督府,传家清德广储仓。</p> <p class="ql-block">  为武平县大禾镇湘村宗亲撰写的联:一挥累纸恣奔放,千日论诗喜琢磨(据说真迹犹存)。</p> <p class="ql-block">释文:南越官声名父子,西讚京秩选昆来。</p> <p class="ql-block">  明英宗时,山西边粮甚缺。刘隆设法劝征使得边粮充足。而且“丰棱慈惠,绩著芝田”加升大理寺卿、总督边储。刘光第有楹联赞云:霜凛柏台风清杭服,春回晋臬秋足边粮。</p> <p class="ql-block">  何人得似苏司月,恨我不识元鲁山。</p> <p class="ql-block">  为武平县武东镇六甲村宗亲题字:为善最乐,读书更佳。</p> <p class="ql-block">  为汀州(今长汀县)刘氏家庙题写的对联:为肖子难为孝子,做良臣勿做忠臣。</p> <p class="ql-block">  为湘店镇店下村宗亲撰写的对联:不看雏首终无事,惟问鹤膝何猿肥。</p> <p class="ql-block">  明成祖时,命刘隆为钦差浙江巡按御史,“时值太监黄金奉命青田董课。方命肆虐青田民,潘孟吉等聚众而杀之。事闻亍朝廷,成祖震怒,将屠其邑。刘隆上书启奏‘诛首恶宥其余。’青田民勒石颂之,居所三载。”</p><p class="ql-block"> 刘光第撰联赞曰:疏救千万人子孙必达,庙垂数百载栋宇重新。</p> <p class="ql-block">刘隆中进士后,曾任江西南昌府推官、广西太平府推官(推宪)、浙江巡按御史(巡宪)、山西按察司佥事(臬宪)等官职。刘光第有联赞曰:吴西粤西山西服官异地,推宪巡宪臬宪弼教宁人。</p> <p class="ql-block">  对其祖刘隆的评价,有联为证,即“父为大夫子为大夫享于祖荫,继人之志述人之事贻厥孙谋。”</p> <p class="ql-block">  为武平县桃溪镇桃溪村宗亲撰写的对联:何时翠竹江村路,今日仙桃石洞人(此联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翰墨书香滋润我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三毛的一句话:“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躲进小楼成一统”省却了过多的吵杂干扰,离群索居简单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潜心书法。少人问津的日子,我坚持蓄力,熬过那段时光--孤独是上天馈赠的礼物!享受孤独的同时也在苦苦寻求那来自远古的灵性,默默耕耘在书海墨田研习篆隶《驿山碑》《曹全碑》《石门颂》《礼器碑》。一位记者对我说“既要深耕,也要仰望”,于是尝试从《鲜于璜碑》《张迁碑》以及《西狭颂》等摩崖石刻中吸取营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一路走来,南来北往于拉萨、鄂尔多斯、乌海、兰州、北京等诸多城市、乡村,一路走来游学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开拓了我的视野,打开了我的心境。书法伴随我的人生,也激越着我的人生。近年来,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坛第九届新人新作入展”…漫长的煎熬中想起我师长朋友的教诲、鼓励与包容以及我的亲人们的默默支持与承受,瞬间全都浮现在眼前…数十次入展,成功的喜悦与背后的心酸付出,经历过了也就坦然了。“书如佳酒不宜甜”……人生就是这样,浪涛一个接着一个,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新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时于5月30日凌晨,应北京的廖金城先生之约“硬着头皮”在这漫长的雨季,创作了这批多年前一直想而没有付诸行动的作品并编写此短文。借此机会,感恩廖金城大使对我的错爱、鼓励! </p><p class="ql-block"> ----刘炎盛 庚寅年五月于联发花园北窗下</p> <p class="ql-block">刘炎盛简介</p><p class="ql-block"> 福建武平人,中学教师,县政协委员。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岩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龙岩市政协书画院画师、龙岩市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近年来,其书法作品二十余次进入中书协等举办“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p><p class="ql-block"> (作者联系15080208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