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7,《不需要的战争》:当大炮轰击的硝烟和尘土散尽时,尽管各交战国间存在敌对情绪,仍互相承认对方历史悠久的种族人格。(英国 温斯顿.丘吉尔 刘灿译 纪实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从诺贝尔文学诞生伊始,“这奖该给谁?”就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固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家。心仪的作家获奖理所当然,倘若落选,那必遭谴责。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从1901年瑞典文学院首次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开始,到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共举行了113届(其间因为战乱和不可知原因停办过七届),诺贝尔文学奖共推出了113位作家。其中有罗曼罗兰、肖洛霍夫、保尔·萨特、帕斯捷尔纳克、海明威以及加缪那样成为大师段位的作家,也有托尼.莫里森、阿列克谢耶维奇、库切、石黑一雄等这样正在当打之年的有为作家。但相信更多的诺奖得主则是我们没听过和叫不上名字的“无名之辈”。这其中有评委会平衡和斡旋后的外交因素的选择,也有看走眼的乌龙。而更多不能让人信服的就是偏执和狭隘的地域歧视。很难想象中国的作家,从新文化运动到现今将近百年,竟没有如他们法眼的文学大师?(莫言的获奖说服力不够,西方并不认可,只是外交平衡做出的选择。)日本文学是诺奖在亚洲的最大赢家,也只有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两位拿过此奖(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和法籍华人高行健都不是用母语写作,并被彻底异化的作家,姑且不算数),可见,这里边并无多少公平可言。而笔者认为最扯的是跨界者的获奖。1954年,诺贝尔的文学奖颁给了英国卸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2016年,美国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我们查一下那两个年代比他们更有资格拿奖的作家并不在少数。比如五十年代处于文学创作高峰的就有雷马克、莫拉维亚和卡尔维亚三位文学大师。而他们让位于丘吉尔应该说是瑞典文学院的损失。玩票的把专业作家干趴下恐怕也只有诺贝尔文学奖能做的出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温斯特.丘吉尔是典型的英国老牌贵族,他们家发轫之始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安妮王朝。他的祖上约翰·丘吉尔是战功卓著,获得女王亲封一等公。老丘吉尔的夫人更了不起,一度是安妮女王的大管家兼闺蜜(影视作品甚至八卦她和女王还是同性恋人)。所以,温斯特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从政是他基因自带。当然,一战时他做过随军记者,是有些文学功底。二战后,临时内阁解散,温斯特.丘吉尔也第一次辞去首相职位。在那些养老散淡岁月里,他闲来无事就写了本剧透二战政治高层内幕的回忆录《不需要的战争》,结果此书大卖,也被瑞典文学院看重,给了他哪个奖。平心而论,丘吉尔最应该得到的应该是诺贝尔和平奖,可惜他们搞了一个大乌龙,成就了后世的谈资。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说回《不需要的战争》。笔者读的这个版本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看到的中文版本,也是一本节选本。我们无法知道无删节究竟长得是啥样,希望这不是一本易容后的伪作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8,《周作人的最后22年》:犹幸制熏肠,咀嚼化正气。食人大有福,终究成大器。(耿传明 传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周作人是个很复杂的人。绍兴时的周作人是家道中落的小少爷;江南水师学堂时的周作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随兄留学日本时的周作人是有为青年;回国投身新文化运动时的周作人是激进先锋;当了大学教授时的周作人是知堂主人;抗战留平时的周作人是文化汉奸;南京老虎桥时的周作人是阶下囚;新中国成立后的周作人是寿则多辱的孤寂老人。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周大作家,他身上的毛病和性格缺陷尤其明显突出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能全身而退的原因。读周作人最后二十二年的岁月我们感触最多的还是他学什么都不像学什么都不到位的伪学家的那份可怜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周作人的最后二十二年》是本很好入手的读物。一般读者两天即可通读。值得推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9,《瘟疫年纪事》:经过劳斯伯利的土地拍卖市场时,突然间,有一扇竖铰链的窗子刚好在我头顶猛地打开,然后有个女人发出了三声吓人的号啕,接着是以一种难以仿效的腔调哭喊道:哦,死亡,死亡,死亡。而这让我猝然惊恐起来,连我的血液也都发冷了。整条街见不到一个人影,也没有任何的窗户打开,因为人们眼下无论如何都没有了好奇心,也没有人会互相帮助,于是我接着走进了贝尔胡同。(英国 丹尼尔.笛福 许志强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西历公元1665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在中国,北京发生强烈地震,京师宫殿和全城都在震颤之中,城内房屋倒塌者不计其数,就连坚实的城墙也有百处左右塌陷。与此同时,狂风骤起,横扫全城,灰尘遮天蔽日。人们惊恐万状,争相逃到街上。康熙帝和他的宫中人等以及朝中显要都撤离屋外,在防震简易棚中住宿。而在欧洲,大日不落帝国的帝都也遭受了鼠疫的侵袭。这场瘟疫“把十万人的生命一扫而光”。后来这场人类的灾难被各种文学形式写实虚构地记录下来,成为没有官方文字流传下来遗憾的一种补缺,而其中大作家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的《瘟疫年纪事》尤为出名。这位大作家的叔叔是那场瘟疫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多年后他看到了叔叔留下的有关那场瘟疫的手记,于是就萌生了写一部还原那场人类大灾难的小说。因为作者旨在还原瘟疫年的现场,所以,小说走了写实风格,基本看不到修饰和浮夸的痕迹。所以,这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纪实性文学报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倘若没有当下波及全球性,也同时就在身边的新冠肺炎的肆虐,我们也许体会不到三百多年前人们出于恐惧心理面临心理建设崩溃的感受。书中提到的死亡、空无一人的街道、政府的抗疫防疫政策的出台以及人性的考验社会的抗压能力的监测都是感同身受的。所以适时阅读会增加对作品的理解产生共鸣。当然,前提是作品要过关,比如像加缪的《鼠疫》、吉奥诺的《屋顶上的轻骑兵》以及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可不朽传世,而像我们的大作家方方因为一己之怨在这次疫情期间写了一本《方方日记》。方方老师为了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在未做任何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天马行空就想出了一个比欧洲中世纪瘟疫更恐怖的人间地狱场景。后来这本书沦为了反华势力“言之凿凿”证据。他们叫嚣了一段时间,自己也觉得那老娘们的话太不靠谱,也就放弃了。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美丽的辞藻意外,更需要有社会担当和客观公道的人生观。</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10,《朗读者》: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触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即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 既是你刻薄年老,一无所有,我爱你的心依然未曾改变。(德国 施特林 钱定平译 小说 译林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一本充满忧郁气质的浓情小说。尽管这本书看似三观不正,但依然能打动人,这自然有小说家的个人魅力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欧洲,文学的禁忌要比国内少的多,这使得他们的文坛看似乱象重生,实质正因为允许争议的存在则显得比我们国内的文坛要生气些。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潮涌动的国内文坛也曾掀起一股争鸣小说的文学浪潮。不拘形式、不拘风格、不拘手法、不拘口径,尊重自我表述、尊重读者意愿、尊重发声者的权利、尊重争议的存在。但这种百家争鸣的景像很快随着出版社的肃整,“三审三校”后过滤为“清流”,随后便是出版界万马齐喑暮气沉沉的时代的到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朗读者》不避忌把二战时曾做过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作为正面形象示人,同时主题又写的是让人不齿的老少不伦恋,并有大胆露骨的不可描述之描述,因此即便是在欧洲也是被主流社会所批判的。但小说抓人的是让人反思战争的杀人工具同时也是战争的蒙蔽者和受害者。女主汉娜是个没有接受过任何文化教育的德国女性,但她心中始终对书籍抱有一种美好向往,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倾听别人为她朗读书中构造的美好意境。然而,战争时期从来没有净地。她也被卷入其中。为生存她谋了一个集中营看守的工作。其间她并没有故意杀人,或帮助他人杀人,但战后依然背负精神的罪责和法律的追究,隐遁在公寓中不可终日。十五岁的中学生米夏爱上三十八岁的汉娜是战后德国社会经济无序的一个缩影。那时德国被战后的战胜国卡住脖子,人民活在压抑中。这种长期的情绪会转变成一种破坏一切的力量,迫使打破一切禁忌。于是,米夏在这种畸形的恋情中获得情绪释放。而汉娜为了守住自己不识字的秘密,为了保护那点卑微的自尊,宁愿被判终身监禁。最后,米夏通过朗读制成磁带,寄给狱中的汉娜,支持她度过漫长的狱中生活,并在倾听中学会了读与写。最后她在释放前的最后一个夜晚踩着读过的那些书完成了肉体的逃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小说最大的魅力就完全是作者驾驭言语的功底和讲述故事的技巧。非常好的一本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1,《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在集中营里,“与朋友告别就像奔赴死亡一样”的表达有着别样的含义。(匈牙利 尼斯利 柳建波译 纪实 北京联合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从中东的耶路撒冷来,遍布全欧洲,两千年却没有归属感。犹太人在欧洲经过几次种族灭绝性的大清洗,而尤其以二战时期,德国人对他们的伤害最大。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犹太人噩梦之地。凡是进入奥斯维辛的犹太人,极少人能够活着走出来的。此书的作者是极少数有幸幸存下来的一位法医。正因为他的职业,才救了他的命。在纳粹集中营的那些日子,他亲眼所见自己的犹太同胞是怎样被剥光了衣服,送进毒气室,然后从焚化炉里掏出来装上卡车成车地运到河边,倒入河水毁尸灭迹。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做德国纳粹的工具人,用手术刀杀人,解剖那些上一分钟还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的人。德国战败后,作者写了这本书,揭露了德国人所犯下的滔滔罪行。我们通过极为朴实的语言了解那段黑历史。这本书可读性强,很有代入感。推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2,《捕鼠器》:三只瞎老鼠,三只瞎老鼠,看你们往哪跑!(英国 阿加莎.克里斯蒂 黄立宁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阿婆唯一一本由自己的舞台剧改变的原著小说(《三只瞎老鼠及其他》)。小说发表之初反映平平,但从1952改作舞台剧后,即创造了每晚上演连续50余年、20000多场不衰的世界纪录。这样的结果就连阿婆自己也始料不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小说集阿婆的“童谣杀人”和“密室谋杀”两种经典的推理模式为一身,全程疑点密集,不给人喘息之机。当我们费尽心思努力摆脱阿婆的套路,却发现总在套路中。然后谜底揭开,最最不可能是凶手的那个人就是凶手。 不得不叹服阿婆就是推理小说的天花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3, 《长日将尽》:只有在唯一的一种情况之下,一位注重其尊严的管家可以随意地卸下他的职业角色;那就是在他完全独处的时刻。(法国 石黑一雄 冯涛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长日将尽》是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扛鼎之作,也是布克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双料获奖作品。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告别有晴天》也是大获成功拿奖拿到手软。可以说这是一部自带成功属性的神作,8.9的豆瓣评分也非浪得虚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石黑一雄的小说中译本书名都很诗意和文艺范儿。除了《长日将尽》,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引进了《我辈孤雏》、《莫失莫忘》、《远山淡影》以及《无可慰藉》。据说这几本书都很石黑,在西方非常有读者缘,在以后的几个月笔者将逐一阅读后呈现读书感想。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长日将尽》的成功是因为他极赋理性的语言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许多人心中曾经汹涌的那份不可名状的那份柔软是如何变成一堆死灰。没有一个作家会这样理性克制地谈论生命中倏然消失的最美的那段情感,一个奋斗男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自毁一生,这到底是是否值得。这个命题我们可以在许多文艺作品中找到,但都是无解。诚如《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在戴上金箍变身齐天大圣的时候,发出的那段经典一叹: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