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侦探小说的鼻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语文学的研究者们认为:出生于1809年的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从英国文学里独立了出来,还反过来影响到了英国的大作家狄更斯、史蒂文森的作家,是大师里的大师。</p><p class="ql-block"> 但当年的爱伦·坡可以说是个声名狼藉的人。后人发现不少对他的描述,很像是一个在人间乔装改扮的吸血鬼。他生活穷困潦倒,却有一股深沉、高傲的贵族气和一股阴郁的鬼怪气。他酗酒无度,以为报刊写故事为业,还是一个非常敏锐严厉的批评家。30岁的时候,他出版了收有25个短篇小说的《怪异故事集》,这些神秘故事和推理情节就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爱伦·坡作品。</p><p class="ql-block"> 他自己过得也像一个压抑的传说。38岁那年,他年轻的妻子病死了,他经历了几段糟糕的风流韵事,精神越来越苦闷,曾经试图吞服鸦片自杀。在40岁那年郁郁而终,临死前大喊了一声:“上帝保佑我!”</p><p class="ql-block"> 爱伦•坡在1841年发表的《莫格街血案》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篇侦探小说。后来的侦探小说家认他为祖师爷,不只因为他名气大、动笔早,而是他确立了侦探小说的基本模式和规则。这个基本模式就是:整部小说要围绕解开谜题组织情节,破案是情节的主体,也是情节的目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小说类型的确立。</p><p class="ql-block"> 爱伦·坡有个著名的小说理论叫“小说的价值在最后一行里”,这在侦探小说里体现得最直接。推理故事要一直保持冷静严密的控制力,案件必须依靠逻辑严密的推理和心理分析,科学合理、令人信服地迫使罪犯在罪证下显形,不能有神秘和偶然成分。在故事最后,侦探要出来讲解侦破的过程,为了形成衬托,还要为他安排代表普通人智力和观察水平的助手角色。这都被后来的作家们当作基本样式给继承了下来,最典型的当然就是比他晚50年的柯南道尔。但是爱伦·坡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真正关注的不是戏剧性的悬念,而是罪犯的心理和性格变化。</p><p class="ql-block"> 爱伦·坡确立的侦探小说基本规则还包括:侦探的目的是使用智力解开谜团,既不是英雄也不是道德法官。而这个谜团是一个逻辑谜团,不是信息、技术或者社会建立的。在案件侦破前,小说要把所有的必要线索都交代给读者,让读者拥有准确猜测出来的权利。说起来,侦探小说也塑造出了一种喜欢猜谜的读者群体。</p><p class="ql-block"> 评论家说爱伦·坡生不逢时,也生不逢地。当年的美国是文化荒原,像一座辽阔的监狱一样让大师烦躁不安。如果他活到现在,绝对是好莱坞霸主级编剧。他每个短篇都像一个实验品,被后人当作源源不断的灵感创作来源,而他的精髓好像永远挖掘不完。现在不少美剧,里面用了很多爱伦坡的诗,剧里还有个重要的配角也是完全按照爱伦坡的形象打造的。</p><p class="ql-block"> 当代人的共识是,在人类共同的文学和精神世界,爱伦•坡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无可替代,他一个人开创了推理等类小说。现在侦探悬疑小说的至高奖项“爱伦•坡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