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为了帮助教师深度解读文本,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赴约三二班参加观摩课活动。</p> 生机盎然 <p class="ql-block">本次公开课内容是三年级《海底世界》,豆彩彩老师上课激情澎湃,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快乐中学习。</p> 每日国学诵读 <p class="ql-block">课前孩子们大声呼喊着本班的口号,他们神采奕奕的模样,展现出蓬勃的精神,让老师们不由自主的在心中为他们喝彩。想必这精气神与豆老师日常的教导分不开。</p> 节奏识字教学 <p class="ql-block">豆老师用节奏识字导入,很快把孩子的课堂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带领着孩子们进入海底的世界一起探索海底的奥妙。</p> 课堂中徜徉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的朗读,吐字清晰,感情充沛,每个学生朗读时都声情并茂。充分跟课文结合,读出了海底景色的奇异,让所有聆听者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眼前似乎浮现了种种植物。</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自由朗读时,豆老师穿梭于教室之间,与学生们交流,时而皱起眉头,时而展颜欢笑。学生在文字中遨游,豆老师在朗读声中游览。似乎在欣赏一幅自己亲手描绘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上提到的问题中,学生们踊跃发言,小手举的又快又高。</p> <p class="ql-block">海底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真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不是)</p><p class="ql-block"> 有什么声音呢?(动物发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是因为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太小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p><p class="ql-block"> 但是,</p><p class="ql-block"> 海底依然是—— (宁静的!)</p><p class="ql-block"> 豆老师设计的问题,跟同学们一问一答,配合的相当默契,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在问答与思考中学会知识,了解海底。</p><p class="ql-block"> 豆老师又问,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啊</p><p class="ql-block"> 小声读,要读出窃窃私语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可见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朗读的技巧</p> 我们都是小生物 <p class="ql-block">跟你的组员说说你所理解的海底是什么样的吧,看,同学们讨论的多么激烈。</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切的感受海里的生物的样子,动作,怎样生活的,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进行学习。</p> <p class="ql-block">在文章理解时,豆老师让同学们自读,理解,先用总结的话语描述本段的主要内容,再一一分别表述,这种结构形式就是总分。为了让孩子们会运用这种方法,豆老师留了一个小作业,用这种形式描写一个植物或者一个动物,写一个小片段。</p><p class="ql-block"> 到此本节课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课堂中,不仅同学们获取了新的知识,我们认真听课的老师们也吸取了不一样的养分,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课堂小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p> <p class="ql-block">观摩课结束后,在吕杨校长的领导下,参加观摩课堂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首先,执教教师跟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备课过程,遇到了哪些难题,是怎么克服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都认真听,认真记录。接着吕校长针对执教教师的备课及课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吕校长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授课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语,教师口语是学生的模范,只有教师在课堂上不出口病,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吕校长强调,讲课时要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不要考虑下课铃声响了怎么办,耽误下课也没关系,课堂时间的把控也是你的一种能力。</p><p class="ql-block"> 吕校长说课堂的最后,一定要有拓展,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学会把知识一点点在生活中使用的技能。这些意见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表示会认真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面对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