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22日,青山桥镇格外热闹,大街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鼓乐喧天,因为这一天是青山桥电视转播台开播、青山桥皮鞋展销会的日子……。2022年5月22日再回想,整整30载。 <br>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不禁又想起青山人曾经的那个精神家园! <br><b>催 生</b><br>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青山桥被叫成“湘潭的西藏”。广播电视还停留在有线喇叭的年代,电视机以黑白为主,只能通过天线收看到湖南电视台一套节目,沿昌山一线连湖南台都收不到,其他文化生活同样匮乏。1991年,由区公所牵头,当地的9个乡镇与县广电局配合,择址建立了青山桥电视转播台,县编委明确属县广电局的二级机构,股级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核定编制2名。1992年5月22日正式开播,社会各界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播不久,老家在分水的企业家成功人士邹建华一次为台里捐献了摄像机、编辑机等价值两万多元的急需设备……<br><br> 青山台开播后至1995年由区委、区公所管理,广电局负责业务指导;1995年撤区并乡时,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张义昌召集青山桥、石鼓、分水两镇一乡和县广电局、青山桥电视转播台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决定,由三个乡镇和县广电局成立管委会,对台共同管理,资产属三个乡镇共同所有,人员编制和人事调配由广电局负责,事业发展的重大投入,由转播台提出计划,管委会决策。当初,青山台建台的初衷是转播市台(当时还没有县电视台)的节目,从现有的广电队伍中选配两名职工,财政给予两人的人头经费,这是“三定”方案明确的。台要生存、发展,就要有人,从1993年起添置设备开始,尝试少量自办节目,逐步增加从业人员,到1995年增加到5名,后来继续增加,最多达12名。作为当时台里的用人环境,可以说是尴尬的:又要能人做事,又养不起能人,那时的工作人员以台为家,尽力奉献。 一是人手短缺,一个人干两三人的事。从台长起,又当负责人又是一线记者;当记者的带编辑,还是业务员;以内勤为主的两位女同志不但要编辑节目、值晚班,而且要负责工作人员的一日三餐。每天10多个小时的播出时间,5-6个电视栏目,那个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还有大型活动、基建服务等额外工作任务。<br> 二是工作环境差,象燕子衔泥来改善。建台时设计是两人的工作,最多的时候有工作人员12名,当时财力勉强应付的状况下,进行两次扩建,增加工作生活用房140平方米,在台四周植树绿化、种花养草,硬化出入公路,石砌护坡,安装独立的变压器,自己打井解决吃水问题……通过大家的努力,工作环境改善了,将台打造成了一个温馨、优雅的幸福之家。<br> 三是资金短缺,自己弄饭自己吃。建台之初,县编委明确只有两名工作人员编制,后来,有五名正式员工的时候,一年的拨款也只有3万元。台里资金缺口很大,好在当时的区公所和撤区并乡后成立的管委会对台里给予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才可以放开手脚去创收,当地的企事业单位都很友好、很配合,利用点歌、点剧、赞助、广告及大型活动等多种形式创收,年收入从建台之初的几千元发展到十多年后的40万元。<br> <br><div><br><br><b>荣 光</b><br> 青山电视转播台不仅走出了湘潭县创办电视台的第一步,而且逐步成为14万青山桥人的精神家园。<br> 亮点一:农民朋友的贴心人。青山台地处山区,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从1993年开始,我们每年和当地农技站合作,针对春耕备耕、浸种催芽育秧、水肥管理、防病治虫等全年农事,录制15次以上的技术讲座,及时播放,使农民朋友放心耕作;到河口镇草莓基地、泉塘子超级稻基地、衡山长青乡辣椒苗基地观摩、录制种植技术、采访成功典型回来在荧屏展现;将外地的可供借鉴的一些好致富项目,如养鸡、养猪、种水果等技术在《金土地》和《农民之友》播放;对本地区的种养先进户,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制作成《希望满山乡》系列专题片,推荐介绍给老百姓看,深受农民朋友欢迎,为当地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2001年7月,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组在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兵的带领下,专程来青山桥,对转播台与农技站成功合作进行采访、予以充分肯定。<br> <br></div><div><br></div> (湖南卫视《乡村发现》采访) 亮点二:政府工作的好助手。建台以来,青山电视转播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宣传方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涉及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法制宣传、征粮纳税、救灾减灾、冬修水利、森林防火……,当地党政领导也善用这个媒体开展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时任县委书记刘清林视察) (时任县委副书记张义昌来台指导) (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启国来台指导) (分管副县长涂敬阳来台指导) 亮点三:产业发展的助力器。皮鞋产业是青山桥的支柱产业,青山台从成立之初就与这个产业结缘。从企业形象宣传到活动策划,从商标注册到品牌宣传,从生产工艺到技术进步,政府着力引导,企业自身努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极大促进了该产业的蓬勃发展。2000年4月,青山台尝试录制了《温州鞋业见闻》、《青山鞋业发展之我见》,播出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当地最有名的“涓江”皮鞋,能够有“中国驰名商标”的美誉,也是与青山台多年合作、台企共赢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 亮点四: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青山台开播时,当时的县委宣传部制作了贺匾,将“文明之光”四个字送给青山台。说青山台是“文明之光”也是名副其实。青山台的开播,不仅使当地老百姓除湖南电视台外,多了个电视台可选,因为她是群众身边的电视台,广大观众是更爱一筹。在群众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年代和地区,第一次点歌,把自己和亲友的名字搬上电视,第一次上电视,在荧屏中看到自己的形象都是幸运的。<br>2003年至2007年,石鼓.青山唢呐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台受邀录制了高质量的视频资料,助其一举成功。<br> (唢呐申遗) “卡拉OK”对于青山桥和周边地区来说是一件很稀罕的事物,如果能上电视唱卡拉OK比赛,选手海选于14万人中,那更是一个“下不得地”的事,许多年轻人在青山台实现了梦想。从20003至2006的四年里,光是卡拉OK电视大赛青山台就举办了三届,还有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女子腰鼓大赛等等活动,让青山、石鼓、分水三个乡镇,以及花石、中路铺、衡山县白果、双峰荷叶塘等周边乡镇的群众都参与了进来,青山桥镇一跃成为周边的文化中心。时间过去将近20年,当地的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亮点五:人才的摇篮。青山台从开播到停办,虽然工作人员总数不多,但培养、锻炼了不少人才。把青山台当做参加工作第一站的李俊,在台里磨炼四年后,入职湘潭市广播电视台,从记者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现任《湘潭新闻》制片人、新媒体中心专题部主任;代表电视作品《板凳妈妈许月华》、《湘潭市民告赢国土资源厅》,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湖南广播电视奖、湖南新闻奖、湖南好新闻奖,代表作《问计农业》获评全市党员教育教学资源课件优秀作品一等奖;短期借调到台当播音员的乡村老师周杏安,走上了党政领导岗位,现任排头乡党委书记;三任台长两个成为县广电局(台)领导成员,一人成为县电视台台长助理、总编室主任;莫崇品、肖青、肖越楼、胡艳、左璆、胡蓓、何武光等工作人员把青山台“以台为家、爱岗敬业”的好作风带到了县电视台新的工作岗位上,充实了县台的专业队伍。 (作者:李俊) 定 格<br><br> 随着行业管理的日益规范,作为电视转播台的青山台不具备自办节目和插播广告的资格,被叫停;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电视节目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建台之初,当地群众看电视难,对青山台青睐有加,10多年后,仅南岳山上无线发射的电视节目就有七套,加上数字微波、卫星接收、有线电视等新的传播方式,当地老百姓均能收看八套以上电视节目。在图像清晰、伴音悦耳的有线、卫星电视信号前,在中央、省、市级的强势媒体前,青山桥台的观众快速流失,影响力下降,运转变得艰难。经相关协调会议,从2010年1月1日起,青山台停止自办节目,改为全天转播县台节目,人、财、物、事收归县广电台管理;2014年4月,经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停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