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祖宁平 杨长峰</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 11月19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一位老人的生命在银川停止了呼吸,他的骨灰被撒在了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温柔似情的黄河之水。</p><p class="ql-block"> 这位老人就是宁夏西大滩前进农场的北京知青李仁山。</p><p class="ql-block"> 李仁山,北京西城区人, 1944年8月5日出生,1965年11月10日上山下乡来到西大滩宁夏农建十三师三团(现前进农场)九连参加农业建设。</p><p class="ql-block"> 李仁山是一个性格内向,言语不多,文绉绉的像似书生一样的文化人,又是一个打扮时尚的北京知青。他是西大滩第一个戴着墨镜追赶时髦的人,天天参加着农业劳动,可从来没有忘记梳理头发,看上几眼镜子。他穿着也讲究,虽然那时没有高档的服装,但他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笔挺有加。内向的他,有时也没有那么洒脱,酷暑时节,连队的知青们劳动了一天,都会裸着身子,跳入八一渠里畅快一下,洗去身上的汗水和疲劳,而李仁山总是穿着裤头,在遮掩着他的那点清高和斯文。</p> <p class="ql-block"> 恰在这时,连队的一位领导突然去世,让束手无策的家人,没有找到适合亡者遗像的照片,李仁山就自告奋勇的承担起了绘制遗像的任务。逼真的画像,让悲痛的家人感激不尽,心中稍有宽慰。</p><p class="ql-block"> 文革运动开始,为了渲染气氛,中国大地许多的建筑物上都涂上了宣传标语和政治漫画,而西大滩三团九连出现的这些,都是李仁山丹青妙手的杰作。《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在北戴河海边》的巨幅画像,在这场运动中成为了主要的画像,在西大滩的许多场合都会出现。李仁山也在连队的高墙上复制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画像,九连的大人和家属孩子,经常性的驻足在画像面前满心地欣赏,心里不由自主升腾起了莫名的自豪感,其实他们在为连队来了一位知青画家而沾沾自喜,给连队增添了荣誉而自豪,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这个浅显的道理,九连的大人小孩还是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九连来了一位知青画家的传闻不胫而走,接着三团许多连队的文革宣传标语、墙报、板报和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都邀请李仁山去完成,砖墙头涂上白色颜料,红色的大字,有宋体、楷体和仿宋体,就似印刷体一模一样。《毛主席在北戴河海边》的巨幅画像,如诗如画,蔚为壮观。最后农场场部的中央大道上,红砖水泥砌起了十几米高、两米宽的宣传碑,《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画像挺立在西大滩上,毛主席手拿油布雨伞,站在安源的山岗上,被画得栩栩如生,逼真的酷似毛主席就在兵团战士的中间。这些都是出自李仁山这位北京知青之手,可见他的绘画功底之深。</p><p class="ql-block"> 从李仁山薄薄的几页发黄的档案里,我们知道李仁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的绘画才艺是怎样练就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1963年他初中毕业,到1965年11月才上山下乡期间的两年时间,有人估算,李仁山是在北京西城区的文化馆里渡过的,加上他的天赋,才有了他绘画和美术才能,但他在文革开始时期的表现,他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三团的兵团指战员们翘首称赞,这种推测是有根据的。(据李仁山的妹妹看到此文后微信透露,李仁山从小就喜欢画画,他除了学习就在家里临摹各种画像,家人和邻里都夸奖他的画像画得逼真,和真的一模一样,他画的画像在北京市青少年书画比赛中,还得过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武装连成立的1970年,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农建十三师改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三团改为了三十四团,为适应“反修防修”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基层连队组建武装连,建立武装连的队员必须是政治可靠。李仁山所在的九连被团党委批准成立武装连,因为李仁山的家庭出生等诸多嫌疑,他是理所当然要被清理的对象。这个时候,他在连队的表现,也没有人敢提及“重在政治表现”的宣传了,在这时也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结果李仁山这位才子被清理到西大滩三团最为北边的一营二连去参加劳动。</p><p class="ql-block"> 从西大滩最偏僻的南边,到西大滩最偏僻的北边,这两个连队 ,是李仁山一生劳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的头五年,是李仁山辉煌的五年,是他才华横溢西大滩的五年,而一次次的政治事件把他撞击的头破血流。</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原九连战士李顺良跟随父亲来到一营四连参加机务工作,恰好来到不远的二连公干,遇到了李仁山,曾经在九连乡里乡亲的感情油然而生,李顺良就主动与他搭讪,李仁山只是微微一笑,点点头,原本就内向话语不多的他,更加木讷有加,这让李顺良有了种不祥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与其相熟的大人和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与李仁山不期而遇,李仁山都会有所反应,眼里流露出似曾相识的目光,总在刹那间有停顿和善意的目光出现。</p><p class="ql-block"> 这时团场也有传闻,说,李仁山为了爱情跟随心仪的人,来到了兵团西大滩,苦苦追求爱情,到头来被爱情鞭挞地遍体鳞伤,加之他性格内向,没有敞开心扉的地方,心情郁闷,久而久之,病情就愈加严重了。</p><p class="ql-block"> 大批北京知青返城对他也是一个精神打击,1980年的一天,二连有人发现李仁山行为异常,变得不可思议,让人大跌眼镜。他一人经常自言自语,说话语无伦次;他破衣烂衫,漫无目的的走动,问他什么,只是一笑了之,活脱一个精神出现了障碍一般,让人看到心酸。发现连队也没有给他派活,而他经常又一个人独自走在连队的田间地头、沟壑渠边。</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场景会经常出现在西大滩人的眼帘:李仁山一个人腰上扎个草绳,双手抄后,手里紧紧攥着草绳的一头,草绳的另一头则是一个树桩,树桩拖在西大滩的沟沟壑壑和满是浮土的大道上,他的身后一团飞扬的尘土在裹挟着他,他在其中木然处之,享乐其中。连队的大人小孩这才意识到,这位才华满满的北京知青精神的确出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爱情能让人心情愉悦,兴奋不已和振奋精神,也能让人郁郁寡欢,精神颓废,甚至土崩瓦解。虽然你有才有华,也没有成为你的尚方宝剑和救命稻草。但无情的现实和世故,顷刻把他击得粉碎。</p><p class="ql-block"> 1982年李仁山得了精神分裂症了。</p><p class="ql-block"> 知青回城以后,李仁山的北京家人,一度把他接回北京,以亲情的方式抚慰和挽救他的健康,没有多长时间,家人大失所望,不忍地又把他送回了西大滩。西大滩人热情地接纳了他这位多才多艺、给西大滩闪耀过光彩,并被病痛折磨的看着让人心痛的知青兄弟,农场每月给他一定的生活费用,专门雇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即便是1993年住在了自治区民政厅民安医院,农场还每月安排专人前去探望安抚,给予亲人般的关怀。</p><p class="ql-block"> 农场人现在想起文革时期的画家,想起被那个时代和爱情折磨摧残的北京知青,都会发出怜悯和惋惜之情,同时越加怀念和赞叹他妙笔生花的才华及哀叹他的悲情人生。</p><p class="ql-block"> 他一生都没有结婚,没有儿女,在医院渡过了大半人生。</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9日,77岁的李仁山因病去世在了遥距他的家乡北京1200公里外的宁夏银川。</p> <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李仁山他北京的亲人不能前往处理后事,全权委托农场方处理了后事。他的骨灰按照亲人的愿望,被撒在了黄河里,毕竟黄河之水向着东方流去,流经他的家乡最近的地方,可能还会有那么一条细流,流向北京,让他回到他家乡的故地。</p><p class="ql-block"> 李仁山一个不幸的北京知青,一个轰轰烈烈上山下乡运动的悲情人物,一个由这场运动开始而登场,拉开自己人生舞台光彩的序幕,而在演艺过程中,又悲情的谢幕。他是一个有才有能的人,一个西大滩人心中的画家,他的一生有辉煌有巅峰;有传奇,为了心中的爱情炙热扑火,给西大滩人演绎出了一场电影故事一般的痴狂传说,这个传说不但在荒芜的戈壁滩和盐碱地上游弋,而且还在西大滩上稻浪翻滚和沙枣花开的地方飞舞。就是这样一位性情中人,这样一位性情突出的人,在美术绘画方面技高一筹并追求完美的人,在追求美好事物方面也同样追求完美,但并没能技高一筹,完美收场。</p><p class="ql-block"> 李仁山的人生就停留在1982年,在以后就是一个躯壳游弋在西大滩的土地上,缠缠绵绵不愿离开,直至坚持到2021年11月19日,才不舍离去。</p><p class="ql-block"> 西大滩人不会忘记,曾经给西大滩三团的历史增添色彩的人,曾经给西大滩这块贫瘠的土地吹拂过青春浪漫气息的人。</p><p class="ql-block"> 西大滩是一个曾经多么的丰富多彩而又让人神往,是一个曾经让人流连忘返而又新潮翻滚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明:李仁山也叫李仁善,山是高大并依靠的地方;善是善良,慈善,善行和善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