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河道

Crysta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盛夏,路过河边。看见几尾因缺氧拼尽全力跳跃在浅滩的小鱼。好奇间,就有一尾落在了滚烫的沙石上,大口喘息着。我抓起它放进浅水坑,不一会儿又有另一条蹦出来。情急之下,我环顾四周拾到了一个破了洞的干吃面的袋子。在不远处装上水,把鱼装进去。然后火速跑回家拿着一个盆子就去刚才的地方把剩下的鱼全部抓起来装进盆子。然后看着它们似乎警觉地来回游走碰撞着盆壁。我蹲在葡萄架下歪着脑袋观察它们,半晌,有一条越出了水盆,重重的摔在地上。真是让人头疼,为了防止它们自取灭亡,我用塑料袋堵上了院子边上水池的排水管口,然后奋力的舞动着压水井手柄从蓄水池里放了半池水再给鱼丢进去。这回总算蹦不出来了。长舒一口气,然后去吃饭写作业,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有两条翻了肚皮,估计是摔伤太严重。捞出死鱼喂猫,然后又给剩下的两条换了水,中午正犹豫着要不要给它们放回河里水潭的时候,我妈拿着衣服过来果断的拔了堵在排水口的塑料袋,就这样我眼睁睁的看着我的鱼顺着排水管被冲到了稻田里,其中一条还在排水口打着旋儿卡了一下发出滋滋的声音……很快洗衣粉水彩色的泡泡便盖住了它们。我想喊,但是不敢。惊醒了,才发现是一个有关童年的真实的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水田。到插小苗秧的季节,村民们都自发集结修整前一年引水灌田的堰沟。经过四零五散的分割,河里的水浅到连脚踝都盖不住,有些地势较平的地方甚至断流,石头表面的青苔被晒干,偶尔一处稍微潮湿的泥滩上面也是布满了鸟类的脚印和线虫爬过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天旱,河水较往年更少,我家高于河面的堰沟在夏天里彻底断了水,曾祖父用竹筒做的水车也无法正常运转了。无奈之下只好在河里挖坑抽水灌田。那时候接电用的是包着黑色外皮的电线和瓷闸刀,经常被推闸时的火花吓到头皮发麻的那种。沿路顺一大卷管子,河中心坑里甩个绿色的小水泵,一供电水管秒变肥实的大蛇,大半截爬在路上,另一头吊在田埂上,爷爷他们抽水的时候通常会在田里放个撮箕,避免抽上来的水压力太大把水田冲个坑。观摩过几次后,我被安排到河里观察水位,水坑里的水位降得很快,水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把小鱼吸进泵里。所以每当水泵露出三分之二的时候,我都会喊爷爷关电。然后等坑里水蓄满再抽。坑里蓄水的这段时间是属于我们儿童的欢乐时光,拿个撮箕纵身一跃跳进坑里捞鱼,水蚊子、小虾米、蚂蟥、青蛙、鱼、黄鳝等等,总之收获多多,偶尔也会捞出过癞蛤蟆和水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隔壁镇上的村民总是在我家东边拦河截水灌秧田。灌溉的季节总是热闹的,一群人围一起搂石头扎堰头,堰头主要起拦水的作用,就这样下游的水又断了,我们又开始在下游干涸了的河里捡鱼,偶尔会遇上邻村的小孩正面交锋。凡事过犹不及,水蓄多了放不及的时候,堰头也会被冲垮,因此,修堰的人会在堰头的一侧留个口放掉一部分水流。通常过两天就会出现矛盾,谁家的田水放少了,谁家的田还没放上水,谁家的田最早放水又晒干了,谁趁半夜把谁家的田坎掰开把人家的水放他家田里了,等等等等,水田聚集在一起的人家通常有诸如此类避免不了的问题,更有甚至为了方便在河边堰沟下自己开劈一块田,然后给堰埂挖个口,田里放满水后再给缺口堵上,省时省力。那时候我家最东边的水田埂上长着一棵呈倒放着的伞状的青冈树,我喜欢坐树枝上看河对岸邻村的人给田里放水。争来争去,大家谁的水也没有多放,谁也没有少放,一切都刚刚好,该丰收的都丰收了。倒是占据地利在堰沟下种田的伙计,一河水来过啥都没留下。水稻给泥沙埋了,堰沟给大水冲垮了,谁也没来修,因为彼时稻田里已经不再需要水了。待来年,再进行下一个轮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门前小河最清澈的时候,就是盛夏暴雨洗礼过后。河里的石头都是干净的,原来的河道也会变个样。抽水的大坑被沙石掩埋,这时候家长不允许孩子们去河里玩,怕之前的抽水的坑里河水冲填进去沙石是虚的给我们陷进去。有时候涨水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例如1998年,40多天的连雨,河里的水一直未退,上学的交通被阻断,为此我还在姑姑家住了几天。我曾在平房顶的遮雨亭观察过涨水,最初河里流的是选矿厂的矿粉水,呈银灰色。紧接着浑黄的河水犹如一头头怪兽,转瞬间就将岸边的水草和路面吞噬,木头、酒瓶、烂拖鞋……像是小说中的祭品,一波接一波随水东流,有时候顺流而下的也可能是谁家被冲走了的猪。天阴郁的厉害,水咆哮的厉害,一天又一天,终于退了。路上又重新热闹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河道已经面目全非,为了交通便利,村民们都选择沿河而居,修路、修桥、筑堤,钢筋混凝土的坚固一览无余,然而面对自然的善变却是不堪一击。暴雨过后,路边徒留几张水泥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是造物者,也是毁灭者。作为搬运工的我们需要敬畏自然,抱着为余生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往长远看。当下适可而止,不为一己私欲而做徒劳,劳心劳力,劳民伤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