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隆瀟鋒

“粽子”的前世今生 <p class="ql-block">又到了一年端午季,在端午众多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吃粽子,可以说,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但其实,粽子并不仅只是属于端午的食物,最初食粽的缘由也与屈原无关……</p><p class="ql-block">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粽子的?目前还无法确定,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注“糉”字称:“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葼,敛足也。”意思是:用芦叶把米聚集起来,像鸟飞时收敛腿爪那样包起来。而粽,便是糉的俗字。</p><p class="ql-block">粽子,在当时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称呼,叫“角黍”。西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一名粽,一名角黍。”所谓角黍,角是牛角,祭器,而“黍”是指内在包裹着的黍米,“角黍”便指用芦叶或菰叶包裹着黍米,制作成牛角形状,这种模样,可能就是粽子最早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的粽子,距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粽子。</i></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黍与牛角状呢?这便与当时食粽的缘由有关了。</p><p class="ql-block">黍,在古代常被用于祭祀祖先,《管子》言:“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黍者,谷之美者也;祖者,国之重者也。”意思是说:从夏至算起,数四十六天,夏尽而秋始,而此时新黍,成熟。天于此时应祭祀太祖,祭品即用新黍。因为,黍,是粮食中最佳美的;祖,是国家中最重要的。《诗经·甫田》写“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报以介福,万寿无疆!”也可看出早期人民在祈雨和祭祀时会用到黍,而用黍制作“角黍”,正是看中黍在祭祀中的价值。</p><p class="ql-block">牛角形也与祭祀习俗有关。“牛”作为农业生产时期的重要牲畜,本身便为祭祀的重要祭品,它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祖先和天命最诚挚的敬意与期盼。而角黍作为祭祀食物,自然不可能每次都宰杀耕牛取牛角,这太过浪费,所以古人选择将黍包裹成牛角形,取耕牛祭祀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对于粽子的包法,古人也在史料中多有记载,《 风土记》 云:“仲夏端午, 谓五月五日也 。 …… 先节一日,以旅叶裹私米 、 粟 、枣 , 以灰汁煮令熟 , …… 令极熟 , 去骨 , 加盐 、 豉 、 麻 、 寥,名曰范龟,节日淡之 。私米 , 一名角黍 , 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龟甲表肉里 、 阳外阴内之形 , 所以赞时也。 ”这段史料中详细的介绍了粽子的原材料和制作方法,同时文中还提到了粽子的意义所在,就是说粽子的含义是“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粽子被认为是端午节的食物,但在早期文献记载中,食粽更重要是“夏至食粽”的习俗。如《风土记》中说:“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到了唐代,白居易回忆夏至,也会自然而然地思念起夏至筵席上香糯的粽子与鲜美的烧鹅:“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可见在夏至时分,粽子是多么典型的时令佳肴。</p><p class="ql-block">其实,夏至食粽,更有其文化渊源。先秦时代,百姓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靠着太阳和月亮的位置辨别时间,经过长年累月对大自然的观察,慢慢地发现了大自然的规律,一年里有一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正好处于夏天,便取名夏至。这个时候粮食都已播种下地,没有多少农活要做,便于百姓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一个丰收年。祭祀用的祭品就是粽子的最早版本,箬叶包裹着黍,黍是五谷之一。那个时候还不叫粽子,叫做角黍。</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人讲究阴阳学,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夏至时刻因为白日最长,有所谓阴与阳争夺之意,阳气正盛。古人认为,这个时候阴气在地下开始聚集,与阳气相互争斗,阴为湿阳为燥,湿气从地下逼迫阳气上升所以天气越来越热。这也是暑热在阴阳五行中的解释。阴阳争斗反应到人身上,就要祛毒扶正。这个时间又是阳气最鼎盛的时候,因此要避毒。黍,又称“火谷”,火属阳;粽叶长在水里,从水属阴,用阴性的粽叶包裹阳性的黍,取的是阴阳调和、驱邪避毒之意,阴阳在此和谐,日子也就平祥顺和了。和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p> <p class="ql-block">粽子是怎么和屈原捆绑在一起的呢?屈原生活于战国时期,在他死后的几百年间,所有的文献记载皆未提及屈原与粽子的关系。这令人不禁好奇,我们现在所言“食粽祭屈原”的传说,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p><p class="ql-block">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叫吴均的人。吴均是南朝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所撰写的《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齐谐记》而作的一部六朝志怪小说,里面记录了许多条志怪故事,其中记载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逐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传说,当时楚地常有人用竹筒装米投到河中祭奠屈原。汉时长沙有一人叫区回,白日见到屈原,屈原告诉他:“感激你的祭奠之情,但是投掷的食物都被蛟龙偷走了,如今再投食可以用楝树叶包着,再用五色丝线系着,蛟龙就不敢偷了。”区回照着办了,此后这种习俗便固定下来,流传后世。五月五日跳江也是这本书写的,此前屈原跳江没有具体时间,而南朝距离战国时期已经七百多年,有多少可信度呢?《续齐谐记》是部志怪小说,其中的故事有可能是当时文人或吴均自己的创作,真实性已不可考。</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先有春秋,后有战国,因此端午节并非因屈原而生,但却因屈原而长。“食粽祭屈原”说在最初也并未引起很大反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屈原的故事以及他“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爱国精神越来越被后世所铭记,粽子也渐渐成为屈原传说的一部分。“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小小粽子在时代与文化中流转,从夏至到端午,从祭祖之用到祭奠屈原,食粽的意蕴也渐渐固定下来。随着时代发展,过夏至节的风俗渐趋衰弱,人们逐渐淡忘夏至吃粽子的传统,屈原传说愈发流行,端午食粽逐渐成为主流。</p> <p class="ql-block">“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不管是划龙舟还是吃粽子,在最早的时候都是相对独立存在的风俗,之后在文化的融合中,三者包括其余几项活动才逐渐结合在一起,并附会到屈原身上。那么,为什么提到端午节,想到的历史人物就是屈原呢。因为屈原是个极其有文化的人,屈原不仅有才,还很爱国,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得统治,利用屈原的愚忠,宣扬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所以端午节不仅能说“端午安康”,也能互祝快乐。</p> <p class="ql-block">到了宋代,粽子的样子已经多种多样,原料也是十分丰富,甚至有所创新。白玉蟾 《端午述怀》中说道:“羹鹅鳍鲤办华筵 , 冷浸水团包角黍 ”,苏轼也说过:“时于粽里见杨梅”,罗公升《端午夫人阁》中说:“黄金角黍照盘明, 秋月弓湾斗彩赢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粽子的在外形、颜色、原料上的讲究。在包粽子之前,人们会先将糯米先用水浸泡才可以用来包,而在于原料上宋朝人也可以用蜜饯作为粽子的原料,比如苏轼说的杨梅,这在粽子原料上也算是创新,而宋朝的粽子外表大多居然是金黄色的。</p><p class="ql-block">而且距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粽子也是宋朝的。著名的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就出土了两个粽子,当时,墓主在手持有一根桃枝,上面系有两个粽子。这一对粽子,距离出土的时候已经有了715年,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古老的粽子实物。</p><p class="ql-block">南宋一位妇女的爱好,穿越千年岁月,为今人解惑。粽子在当时除了端午节吃外,还有代表祭祀,哀悼亲人的意思,两个粽子又代表成双成对的美好意愿,这和提到粽子时想到纪念屈原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p><p class="ql-block">如今,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采买各式各样的粽子,嘉兴粽、湖州粽;糯米粽、黄米粽;甜粽、咸粽……各地拥有不一的粽子,它们外形各异、口味亦有不同,但都包裹着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端午已到,粽子飘香。你吃到家乡的粽子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