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你听2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小学部分)共读活动24

南京审计大学实验学校

本期朗读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鹂 南京审计大学实验学校 三年级数学教师</h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小学部分)课程实施(评价建议)部分 (二)评价建议<br>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主要分为 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br>1.教学评价<br>(1)评价方式丰富<br> 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探究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从成长记录中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br>(2)评价维度多元<br> 评价维度多元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例如, 通过对叠放杯子总高度变化规律的探究,考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现实问题抽象出数学 问题的能力.(详见例92)<br>(3)评价主体多样<br>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如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学习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展示交流学习小结让学生互评,以及让学生自评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br>(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运用<br>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一学段的评价应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方式为主,第二、第三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四学段可以采用等级评价和分数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br>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评价结果的运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br>教师要注意分析全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化,了解自己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学生. 2.学业水平考试<br>(1)考试性质和目的<br> 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br>(2)命题原则<br> 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的全面考査.<br>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依标命题.全面理解和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命题,各领域考査内容所占比例与其在课程标准中所占比例大体一致,难易程度大体平衡,保证命题的科学性.<br>规范命题管理,加强质量监测.要重视命题人员选择,强化命题流程规范,严格试题质量评估,建立质量监测机制,确保命题框架合理、试题命制规范、内容准确无误、情境问题恰当、语言表达清晰、考试结果真实有效.<br> (3)命题规划<br> 考试形式以纸笔测试为主,可釆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并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br>纸笔测试应合理规划题目类型,关注客观题与主观题分值所占比例,原则上客观题分值要低于主观题分值;主观题要探索命制问题解决及多学科融合类试题;试卷呈现避免套路化.<br> 合理确定试卷容量.适当精减题量,要着重减少单纯考查技能熟练性的题目,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作答时间.<br> 科学制订多维细目表.在内容要求、素养表现的基础上,确定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分值比例等.多维细目表的编制具体翔实,指向明确,便于命题操作,关注试卷难度、合格率、区分度等指标.<br>(4)试题命制<br> 加强命题的标准化建设,逐渐完成题库建设,实现命题流程的标准化,建立试题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br> 明确考查意图.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明确试卷和每道试题所要考查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br> 创设合理情境.根据考查意图,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生活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关注情境的真实性,适当引入数学文化.<br> 设置合理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考查对数学概念、性质、关系、规律的理解、表达和应用,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刷题.<br> 科学制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对开放性、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合理设计多层次任务的评分标准.

评价

学生

命题

考查

素养

学业

试题

情境

关注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