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

aluan1202陈峦

<p class="ql-block">  昨天看完的这本《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看完后我直接把它放回了书柜,就像我看过的其它的一些书一样,但早上当我坐在书桌前回味这本书时,忽然又觉得我应该记录些什么。这就类似于我在接受了一个温暖的拥抱转身离开时,我得回头说一声“谢谢!”</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限入困顿发现前方似乎无路可走时,“找个人聊聊“就显得很有必要。虽然聊聊有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真相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承受能力而相应改变,但在打开心扉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那一刻,我们至少没有放弃自己,至少还在想着或者还有另一条路。</p><p class="ql-block"> 本书作者洛莉·戈特利布(美国)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一位单身母亲,也是一位专栏作家,其以自传的形式写下她作为心理治疗师和同时也是需要别的治疗师来给予她帮助的来访者,以双向视角来描述她所遇到的各种变故及因遭遇不同人生困境来寻求治疗的来访者的疗愈过程。我总能在书上出现的每一个人物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于是了然,心理问题不是说不得的问题,以回避方式绕过问题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 翻开书看到的第一个句子是:“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不想一下就跳过此句住下看,我停下来试着从日常生活中去解读这句话。这世上的痛苦是不可量化也不能排名的,当然快乐亦然。关于痛苦,每个人基因里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免疫系统,它会帮助我们在一段时间后走出哀伤。这就比如我们坐公交车时手机被偷了,在经历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的情绪波动后我们最终会接受事实。当靠自身走不出痛苦的阴影时,我们就需要寻求外在的帮助,去窥探这些痛苦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学会直面内心,促使做出改变直到最后走出那段致暗时刻。</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改变呢?一个好问题,想起罗胖说过的一句话:人类一切问题,知识皆可解答。五步走:未准备阶段;犹豫不决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最后的维持阶段。我想到我原本是想看完这本书放回书柜就此作罢,但又觉得这样不妥,于是我想记录下一些读后的感受,这里面就有了我想要改变的初衷,但我还是存在了犹豫,毕竟写文字是件费时费力的事,但我还是决定去写书,于是我复又从书柜中拿过此书,在电脑里新建一个文档,然后敲下第一个字……这就是改变。很神奇,通过阅读我能从理论上去解释某项行为。</p><p class="ql-block"> 书中也提到了人生的四个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死亡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一件事,但我们却对其讳莫如深,惟恐避之不及,但对一个真正活在当下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来说,死亡应该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站点而已。孤独呢?孤独也是上天的一种馈赠,一个人走一段路,一个人看一本书,一个人邂逅一只鸟掠过天际,一个人想另一个人,这些喧嚣中得不到的东西才值得珍视。说到自由,真巧啊,我在书里看到作者提到了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正好也是我在《樊登读书》里特别喜欢听的一本书,整本书的核心论点是:“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有什么态度的自由。”是的,任何时候,我们都有自己做选择的自由。这份自由可以是接受孩子的平庸,可以是承认世界虽不完美但依然值得去爱,可以是一个德国士兵对准犹太人的枪口朝上三厘米。再来说说无意义,尼采说人生无意义,那人生企不是一种虚无?其实不然,人生虽然无意义,但我们在成长中不断寻求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就像在我们身处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从对方身上发现美好,同时想着让自己也更美好去契合对方的那份美好,这种双向奔赴的自我完善就凸显着一种意义。</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本心理自助的书,书里也罗列到了社会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从婴儿期建立信任起,期间经过幼儿期,学龄前,学童期,青少年,青年期,中年成人到老年成人,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心理发展的特质。贝子姐目前属于学童期,着重需要培养的是勤奋的能力(虽然她貌似很恨勤奋);宋爷处于青少年期,需要培养忠诚度,能够看到不同事物间的同一性;作为中年人的我,则要对自己多一些关怀同时不要忽视自己的再生力。当然若你是一个青年,那么好好去爱,维护好身边的亲密关系;如果你已步入老年,那么多一些智慧真是妙极了,当一个老人回首一生看到自己一直在不断努力着去自我实现,去创造价值,哪怕是走在人生边沿,也会多出一份淡定和坦然。</p><p class="ql-block"> 贝子姐大概是从抖音里学来了一句话:“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确实,人生充满了各种无常。今天明明好好的,明天感冒了,反过来,今天感冒发热了,明天一觉醒来又好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去害怕无常,去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因为它让我们看到生命中无限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我在前面写《百年孤独》读后感时曾说过要以记录抵抗遗忘,且把自己当成堂吉诃德,手持长矛,去对抗那座叫做遗忘的风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