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成长 古诗教学展风采——西安市王霞名师+研修共同体基于核心素养的不同文体教学实践与研究

王霞名师+研修共同体

<p class="ql-block">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古诗中真实可感、鲜活可爱的物象,总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为了让古诗课堂充满灵动,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近日西安市王霞名师+研修共同体的成员教师们,展开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不同文体教学实践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  共同体成员刘倩倩老师通过图片和诗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池上》,感受白居易笔下的池塘美景。课堂上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走进古诗,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课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图片、音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古诗内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利用同桌讨论、学生表演等方式突破本课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由表达,聚焦语文素养,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回归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共同体成员李敏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到杨万里笔下的夏日池塘。课堂上引导孩子们解诗题、知诗人、读字音、划节奏。古诗学习时以读为本,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和图文并茂的板书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大意,最后熟读成诵,充分感受古诗中隐藏的夏日情趣。课前准备充分,板书设计结合课堂情境,融情于景。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共同体主持人王霞老师对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精彩细致的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完整,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可见一年级语文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针对两节课例,王老师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方法:</p><p class="ql-block"> 1、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2022新课标,明确课标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要求,尤其是古诗课程,要以读代讲,课堂上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体会诗歌韵味。</p><p class="ql-block"> 2、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低段更应该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上读书、书写要注意提醒孩子有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保护孩子的视力和颈椎。</p><p class="ql-block">  3、在古诗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孩子去想象和讨论,在读中丰富孩子心灵,在读中想象,以评价带动生成。</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鲜活的教育教学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教思不断,新水长流。以研促教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我们相信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若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p>

古诗

学生

课堂

教学

语文

共同体

孩子

教师

王霞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