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赶考之路

临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 我的教育人生的第四阶段是2001年9月到 2014年2月,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工作。</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01年8月教育党委机构改革,我主动要求去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这是我48岁本命之年面临的一次重大转身、一场严峻挑战,尽管那里有许多我熟悉的同事和朋友,但我履新赴任之初,仍抱着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态,毕竟这是全新的工作、全新的岗位。9月19日下午,时任教育党委书记的王荣华到教育考试院,在全体中层干部会议上宣布了我的任命。我作了表态发言:“从自己做起,带头搞好思想作风建设和道德修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自觉遵守党内生活准则,发扬‘勤于学习、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勤政务实,顾全大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卓越,甘于寂寞。尽管能力有限,我将竭尽所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到任一周后,院党政办公会议决定设立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十五”规划制订两个工作小组,分别由我与金彪(时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牵头。我和孙大卫(时任党办主任)从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调研入手,由此拉开了考试院人事聘任工作的序幕。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有关方案及与之配套的办法规定,几经修改完善后又召开了首届二次职代会审议通过,利用春节前招考业务相对空闲的间隙,设计了聘任工作的日程安排,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所有的方案都公布于众,让大家了解知情。所有的环节都尽量规范公正,虽然有的还不尽人意,但总体上还是把握方向的。大家对人事聘任工作的共识也逐渐形成。为保证聘任工作顺利开展,院里成立了竞聘述职评议小组和申诉受理小组,分别由我和孙大卫任组长。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工作,首轮人事聘任工作终于在春节放假前尘埃落定,绝大多数干部职工都表示满意。此后10年中,我先后负责了四轮人事聘任工作的组织实施,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我恪守自己的道德和良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搞“小圈子”,尽量让每一位同事都人尽其用、各施其才。我还参与了修订制度规范的工作,由须晓明(时任院办主任)具体负责,日后编印成册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工作制度和规范汇编》就是成果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02年起,我开始分管院办公室文秘宣传、信访接待的工作,审阅《家庭教育时报 • 高招周刊》小样并为之撰写时评文章,从2002年6月到2014年初退休,共为该报撰写了180多篇时评文章,为引领招考文化、服务考生家长尽了一份责任,其中有些文章在全国招生宣传媒体协作年会上获奖,有关的网站屡有转发,“临风”的笔名一直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04年下半年,金彪临近退休,他建议将他分管的社会考试工作由我接管,以便我更好地参与一些行政的工作。年底,我以谦恭和赶考的心态参加了社考项目的各种总结会,全方位地熟悉社考工作,从此我心中植下了深深的社考情结。社会考试面广量大,人手紧缺,任务繁重,大多数考试都安排在双休日,每次考试前还要检查考场及保密值班情况,丝毫不容懈怠,虽然倍觉辛苦,但看到考试平稳有序、工作正常开展,没有出现大的失误,我的付出也是值得的。通过社会考试,我结识了许多朋友,熟悉了考务环节,被教育部考试中心授予“2009 - 2011年度全国社会考试先进个人”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12年1月,我临危受命,兼任纪委书记,不久又被选为工会主席。多事之秋,挑起这副重担,我深知意味着什么。果然,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令我猝不及防,永生难忘。作为性情中人,我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赶鸭子上架,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尽力而为,以自己的良知和良心来履行职责,守住底线,摸索规律,希望能为后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2013年9月,教卫党委决定免去我的两个职务,与2001年9月任命我的职务,正好相隔12年,而且都是我的本命之年。我深感欣慰的是,自己分管的三个部门——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和社会考试办公室,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2013年度全院各部门考核评议中,得分位居前三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14年初,我最后一次参加院领导班子成员的述职考评,以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赶考匆匆十二春,转身便是退休人。追怀忆往心无悔,憧憬晚霞别样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14年2月28日,是我在职生涯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一如平常,上班下班,开门关门,当我最后一次锁好抽屉、关闭电脑时,心情别有一种滋味。“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从此,我不再有党务的疲惫、政务的纠缠、事务的烦恼、考务的压力,将在平静中寻求乐趣,安享晚年,过向往的生活,多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i>原来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现在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杨浦区民星路465号)</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2002年1月首届二次职代会</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2002年7月庆祝“七一”党员大会</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i>2012年4月华东地区教育考试系统高层论坛</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2019年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巡展”</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为《高招周刊》撰写的时评文章</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i></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写在高考发榜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晚,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和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划定,今年上海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将拉开帷幕。如何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成绩,是考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高考作为国家的选拔性考试,必然有淘汰,有竞争。通过高考,考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取向,发现人生选择的重要性,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炼的过程,更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只要亲历和享受了这个过程,都是一笔宝贵而难得的财富,都应该珍惜,都值得庆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对于上了本科线的考生,我们衷心祝愿他们考取心仪的学校,在更高的层次上丰富、提高和锻炼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对于未上本科线的考生,我们对他们同样寄予期望:认真总结经验,抓紧规划未来,选择报考适合自己的高职(专科)院校,获得相应的学历,实现自己的理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应该看到,高考只是人生重要的一步,并不是唯一的一步;高考只是我们成长的阶梯,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成绩与成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必因高考成功而沾沾自喜、万事大吉,也不必因高考失利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成功者,那是人生另一片风景的起点;失利者,并不能说明自己的完全失败,这同样是人生另一起点的开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面对坎坷与挫折,任何气馁和消沉都无济于事,应确立进取的志向,鼓起前进的风帆。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命运掌握在考生自己手中。在曲折道路上获得的教益,往往是在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谁也不能保证,考上大学的就一定能比没考上的更有成就?输在这场比赛的考生,未必会在人生的下一个关口依旧落后于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不妨将挫折和失利看作是又一次“考试”,其难度也许超过平常的考试。考好了,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人生宝贵的资源。古今中外,没有进过大学校门而卓有成就的人俯首皆是,不胜枚举:苏洵连考几年都落榜,毫不气馁,终于跻身“唐宋八大家”;蒲松龄屡考屡败,仍不灰心,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为座右铭,发愤写出了《聊斋志异》;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成为大数学家,小学毕业的沈从文成为文学巨匠;高尔基、富兰克林都只读过两年小学,凭着刻苦勤奋,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林肯出身贫寒,上学不到一年,靠自学成为律师,登上政治舞台,名垂史册;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都没进过正规音乐学校,却成为音乐大师;比尔·盖茨没上完大学,却创办了奇迹般的微软;当代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原本只有初中文凭,结合本职工作自修钻研,成为世界桥吊专家。以上这些无不证明,苦学能够成才,知识改变命运,只要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懈的进取心,即使没有考上大学,同样可以让人生出彩,让梦想成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希望广大考生把高考作为人生崭新的起点,以辨证的观点看待高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高考,以理智的定位衡量自己,以积极的精神激励自己,用理想点燃希望,把失意统统忘却,无论结果如何,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我们的生活还将延续! <i> (2013年 7月23日)</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