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考前辅导

张宇锌李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又到了一年中高考的迎考季,每年的这个阶段家长、学生都会对迎考产生迷茫、焦虑、无助的情绪,尤其是有一些初三高三的学生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瓶颈”、自弃、考前焦虑的现象,不期而至的心理压力,考验着为梦想而努力的学生,也考验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如何在《冲刺阶段科学助考》呢?作为考生一定要了解复习规律,高效学习。首先,在冲刺阶段要关注高效复习的1333方略:1个前提:找准复习方向、把握命题真谛,认真聆听老师的指导,不要自以为是,盲目复习;3条路径:科学复习、科学答题、心态调整;3力并举:动力、合力、能力,冲刺阶段,看到曙光,增强动力,要学会借助老师同学家长的资源,形成合力,继续挖掘自己的潜能,做好最后一搏;3把钥匙:课标与教材、考纲与评价体系、高考真题,这是说要跟住老师,关注教材。重视高考真题,能否经常站在出题者的角度去思考,会考什么;我有一个来访者是重点高中的前百名的好孩子,原来数学79分,刷了30套真题二模达到120多分。</p><p class="ql-block">其次:科学复习:一要明确任务,把握节奏,“莫给疲马加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二要做好考前规划,形成合力;三要关注真题探究来提升能力。三模结束后,有同学来找我,老师我到了瓶颈期了,咋办?我好像突破不了了,三模成绩下来后就焦虑地哭了,这是个非常好的孩子,自己复习也很有规划,刷了几十套真题,功夫是下到了,但成绩自己不满意。我问他,你是如何处理你做过的真题中的错题的呢?他说:“我也都看了啊!”,我告诉他:只是看看是不行的,你要高度重视错题!要在你做过的试卷中找到有价值的错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错题呢?三个条件有一个不清楚就是有价值的错题:1、错误原因;2、所考知识点;3、正确做法。一定要保证把这三点全搞明白,才能放过这道错题,这个方法适合所有学科。这个错题管理法不仅是高效复习法,也是冲刺阶段最有效的提分方法,时间有限,不要盲目刷题。</p><p class="ql-block">有的家长问:孩子在最后4天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您能给点建议吗?最后的四天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七要:</p><p class="ql-block">一要使生活程序化: 按照高考的作息时间度过每一天。起床,睡觉、运动、饮食、学习、娱乐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保持良好的生物钟状态。</p><p class="ql-block">二要会复习:试着按高考时间学习,上午9点至11点半复习语文和外语;下午3点至5点半复习数学和综合;复习内容是每科最基础的知识,不能再做新试卷、学新内容。每年一中会在最后四天给到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点,就听话照做就好。复习基础知识还能增强考生的信心、稳定情绪。</p><p class="ql-block">三要会睡觉。每天11点之前睡觉,特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一定不要提前睡觉,违反了生物钟会睡不好!另外,没吃过安眠药的考生千万不能在考前依靠安眠药。</p><p class="ql-block">四要会运动。考前三天千万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考生可以在家里或室外进行俯卧撑、快步走等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p><p class="ql-block">五要会娱乐。考前不要看强烈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尤其是武打片。在考试的当天晚上,坚决不能看。可以听喜欢的音乐、看喜剧片、看小品等轻松节目,还可以放声高歌 。 </p><p class="ql-block">六要练练手、找找感觉。在考前最后三天一定要每天适当做点试题,不做新试题,最好是做“一模”、“二模”试卷,这样真到考试时能马上进入“考试状态”。</p><p class="ql-block">七要亲自做好考试中的物质准备。笔、小刀、橡皮、准考证、口罩等考场必备品考生要自己准备,家长可以提醒,但不要让家长代劳。人多易出错造成紧张情绪,建议离家较近的考生最好骑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中高考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考试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答题,关注答题策略和得分策略;</p><p class="ql-block">1、考试中的审题、答卷与检查策略: </p><p class="ql-block">一要重视审题策略:审题考验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语言能力,表象能力等,记住五个字:“全、细、准、懂、稳”,“全”,决不漏题。一定要看看背面有没有题?我曾经多年监考中高考,落题的真有; “细”,要有责任感,决不要马虎,只要认真就不会错;“准”,不要看错题,要看准题,特别是对那些有“埋伏”的题,要多读题; “懂”,真正理解了再做题;“稳”,暗示自己沉住气,防止急躁,争取一遍做对!</p><p class="ql-block">二要重视答题策略:</p><p class="ql-block">1、开场计划: 浏览题量,确定时间: </p><p class="ql-block">试卷发下来后,先沉着冷静地把全部试题浏览一遍,把考试时间分配一下,心中有一个大略的答题计划,免得顾此失彼。</p><p class="ql-block">2、卷面书写(光环效应):整个试卷答案布局要力求整齐、均衡、和谐;书写要力求工整、美观,尤其在作文题、论述题中,不要字迹潦草,乱涂乱改;绘制图形和图表时要使用绘制工具,力求图形和图表的精确、美观。</p><p class="ql-block">3.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熟后生。这里面说几点(1) 重视简单题,在这类题上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努力把自己能答对的题目都答对。(2)中等难度的题目是超过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更要高度重视。(3)难题要尽力去做,能答多少答多少。没有答上也没关系,告诉自己这类题对别人往往也是很难的,争取拿下步骤分,这个时侯要分分必争,这是为自己理想的大学最后一搏。有句话叫“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p><p class="ql-block">三要警惕容易题,容易错</p><p class="ql-block">(一)容易题扣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思想麻痹 2、马虎 3、眼熟</p><p class="ql-block">★把容易题当难题做!</p><p class="ql-block">★在战术上重视敌人!</p><p class="ql-block">★认真、仔细、准确地解题,防止容易题丢分。</p><p class="ql-block">四要重视检查试卷</p><p class="ql-block">检查试卷的“八个细节”</p><p class="ql-block">(1)检查卷头姓名考号等信息是否正确?</p><p class="ql-block">(2)检查是否有试题漏做? </p><p class="ql-block">(3)检查是否看错题? 对于特别熟悉的试题,要审查是否变了条件,换了问法?</p><p class="ql-block">(4)检查是否按教师的口头或书面要求的补充错误答题? </p><p class="ql-block">(5)检查有没有写错字或别字?( 特别是填空题)</p><p class="ql-block">(6)有没有计算错误?该验算的试题是否验算了</p><p class="ql-block">(7)检查答案与检查是否抄错了答案?试题的要求是否一致?是不是“答其所问”?</p><p class="ql-block">(8)对于论述题,检查要点是否全面?这八个环节都是考生出现过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p><p class="ql-block">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要有稳坐钓鱼台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冷静思考,不要急于交卷!好成绩的取得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知识的熟练度,前面我们讲到的都是为熟练掌握知识所应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中高考的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p><p class="ql-block"> 考试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答题,关注答题策略和得分策略;</p><p class="ql-block">1、考试中的审题、答卷与检查策略: </p><p class="ql-block">一要重视审题策略:审题考验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语言能力,表象能力等,记住五个字:“全、细、准、懂、稳”,“全”是决不漏题。拿到考卷一定看全,看看背面有没有题? “细”是要有责任感,决不要马虎;“准”是不要看错题,要看准题,特别是对那些有“埋伏”的题; “懂”是真正理解了再做题;“稳”是暗示自己沉住气,防止急躁,争取一遍做对!</p><p class="ql-block">二要重视答题策略:</p><p class="ql-block">1、开场计划: 浏览题量,确定时间: </p><p class="ql-block">试卷发下来后,先沉着冷静地把全部试题浏览一遍,把考试时间分配一下,心中有一个大略的答题计划,免得顾此失彼。</p><p class="ql-block">2、卷面书写,这里面体现了光环效应,整个试卷答案布局要力求整齐、均衡、和谐;书写要力求工整、美观,尤其在作文题、论述题中,不要字迹潦草,乱涂乱改;绘制图形和图表时要使用绘制工具,力求图形和图表的精确、美观。</p><p class="ql-block">3.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熟后生。</p><p class="ql-block">(1) 重视简单题,在这类题上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努力把自己能答对的题目都答对。</p><p class="ql-block">(2)中等难度的题目是超过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3)难题要尽力去做,能答多少答多少。没有答上也没关系,告诉自己这类题对别人往往也是很难的,争取拿下步骤分,这个时侯要分分必争,这是为自己理想的大学最后一搏。当然要学会“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有的时候,后面的题可以提示你前面的题的思路!</p><p class="ql-block">三要警惕容易题,因为容易题容易错;</p><p class="ql-block">(一)容易题扣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思想麻痹 2、马虎 3、眼熟</p><p class="ql-block">记住把容易题当难题做!在战术上重视敌人!</p><p class="ql-block">认真、仔细、准确地解题,防止容易题丢分。</p><p class="ql-block">四要重视检查试卷</p><p class="ql-block">检查试卷有“八个细节”</p><p class="ql-block">(1) 检查卷头姓名考号等信息是否正确?我曾经多年做中高考的监考工作,每年都有不写姓名与考号的考生;</p><p class="ql-block">(2) 检查是否有试题漏做? 特别是图答题卡千万别图串!</p><p class="ql-block">(3) 检查是否看错题? 对于特别熟悉的试题,要审查是否变了条件,换了问法?</p><p class="ql-block">(4) 检查是否按老师的口头或书面要求的补充错误答题? </p><p class="ql-block">(5) 检查有没有写错字或别字?( 特别是填空题)</p><p class="ql-block">(6) 有没有计算错误?该验算的试题是否验算了</p><p class="ql-block">(7) 检查答案与检查是否抄错了答案?试题的要求是否一致?是不是“答其所问”?</p><p class="ql-block">(8) 对于论述题,检查要点是否全面?</p><p class="ql-block">最后提醒考生要有稳坐钓鱼台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冷静思考,不要急于交卷!</p> <p class="ql-block">中高考中,想取得好成绩跟两点因素有关,一个是知识的熟练度,另一个就是心态。近些年,每年都有好多考生需要考前心理辅导,在陪伴孩子迎接中高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参加中考的考生还是参加高考的考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可以分为:在考试前:</p><p class="ql-block">一是焦虑情绪出现,模考时一但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分数,就崩溃,无法控制情绪,这是焦虑型考生;</p><p class="ql-block">二是心烦意乱无心学习,总是静不下来心,患得患失,总觉得考不好对不起所有人,这是顺从型考生。</p><p class="ql-block">三是逆反心态加大,面对家长的唠叨,反感到不想学习,不想考试的地步,过度依赖手机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内耗大,这是逆反型考生。</p><p class="ql-block">四是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了躯体症状,总感觉力不从心。有的孩子书不能离开手了,还有的孩子看书全是血光,还有的就是无法控制情绪,就是哭,哭的晕头转向,感受到自己无能为力了,这是无助型考生。</p><p class="ql-block">五是失眠现象出现,睡不着觉,休息不好,头脑不清晰,这也是焦虑型考生。</p><p class="ql-block">六是学习缺乏动力,面对未来,没有目标,一切就等考完试分数下来再说,很盲然,这是盲目型考生。</p><p class="ql-block">七是学习效率降低,记忆力下降,越复习越没底儿了,不自信,不敢突破自己,这是畏缩型考生。</p><p class="ql-block">八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杂念太多,静不下心,定不住神,这是混乱型考生。</p><p class="ql-block">在考试中呢:</p><p class="ql-block">一是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p><p class="ql-block">二是看错题,简单的题也会做错;</p><p class="ql-block">三是做不完题;</p><p class="ql-block">四是考试时计算分数,这样的考生就是边做题边算分,特别耽误时间;</p><p class="ql-block">五是手心出汗、发抖、喘不过气来;这是在考试的过程中;</p><p class="ql-block">在考试后:</p><p class="ql-block">一是考后情绪低落;</p><p class="ql-block">二是无法理性看待自己的考试结果。</p><p class="ql-block">以上是考生的具体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考试焦虑的情况呢? </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高考到底考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第一:考的是知识的熟练程度, 第二:考的是良好的心态。通常家长和老师会有一种误区,认为成绩不好的孩子才焦虑,事实上是成绩越好的孩子越焦虑。近几年,在考前辅导的过程中,高考考生中好学生偏多,中考考生中也是考入一中的学生易焦虑的偏多些,而且,心态分能达到30-60分的程度,因为通过几轮的复习,考的基础知识部分基本都掌握了,最后决定胜负的就是心态。</p><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考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p><p class="ql-block">一是准备不够充分;平时抓的不紧或者是内耗太大。</p><p class="ql-block">二是对结果期待太高;特别是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的压力。</p><p class="ql-block">三是缺少未来意识的学生;把高考当终点了,把中考当终点了。</p><p class="ql-block">四是缺少足够的格局;很多孩子和家长都输不起。比如,2019界有个重点校特别好的孩子,一模考试,因为8分的物理没考好,在我工作室的长沙发上蹬腿哭,一个一米八的大男孩儿。</p><p class="ql-block">五是排斥焦虑本身,害怕、紧张;经常给自己负向的暗示,千万别考不好,他想的都是考不好,最后心想事成!我为什么每年都要给中高考的孩子父母发考试正能量语呢,就是想引导家长正向思维。</p><p class="ql-block">六是渴望证明自己,往往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七是伴随别的恐惧,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怕数学的女孩儿,不是数学能力不行,而是小时候一做数学就被训斥,小时候的恐惧一直没有解决,所以一考数学就害怕,分数自然很低。。</p><p class="ql-block">八是目标不明确,很多孩子没有明确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多重目标,想上这儿又想上那儿,心思不定。</p><p class="ql-block">那有家长问了,面对中高考这样的关键性考试,有焦虑是不是正常的呢?我告诉大家,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出好成绩。考试焦虑程度与考试成绩呈倒U型曲线。轻度的焦虑也就是低压力不利于考生充分发挥出潜能,这部分孩子比较佛系,一切都看透、无所谓的样子。中等焦虑也就是中等压力最容易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而严重焦虑也就是高压力状态下容易发挥失常。有人问,考生的这些问题跟家长的心态有关吗?我明确地告诉大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面对中高考,多数家长的表现是过度的,比如</p><p class="ql-block">过分关注;过多唠叨;过度干涉;过分期望;过于攀比;过分自责;过分担心;过度紧张;有个孩子半年不上学,妈妈崩溃了,可孩子不来咨询,妈妈实在没办法来了,这个妈妈天天怕孩子不参加高考,妈妈就认为孩子不能参加高考了。最后孩子参加了高考还考了495分;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放任自流;看这个爸爸,本来是600分的孩子,竟然说没事,咱只要考个二本就可以了。孩子感受到的是家长的不信任和否定,这也是家长隐蔽的焦虑的表现。以上是考生在迎考过程中的表现及原因,也包括家长在陪考过程中的表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