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见闻—反思与期盼

王俊杰

<h3> 澳洲见闻——反思与期盼<br> ——参观本迪戈金龙博物馆有感<br> 2022.05.25<br> 本迪戈市1891年以前的地名叫桑德赫斯特(意为沙丘),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属下小城。1851年之前,桑德赫斯特地区发现浅表层沉积金矿,该消息传到国内后,以广东、福建为主的华人先贤先后来到桑德赫斯特小镇的金矿区淘金。为记述和展示华人先贤来澳淘金的艰辛历程,凝聚华人华侨华裔精神,壮大华人华侨华裔影响,展现华人华侨华裔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发展变化,秉承包容奉献奋发进取理念,本迪戈的华侨在20世纪70年代集资兴建金龙博物馆,1991年3月开门迎客。<br> 金龙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区,紧邻罗莎琳德公园,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一半长方形一半圆形的单层砖木建筑。门口一对大青石石狮,与庄重典雅的歇山式观音庙、雕梁画栋的亭台廊榭山水园林及中华广场的莲花雕塑一起,组成浑然一体的园林式建筑风格的中国元素。金龙博物馆内,主要收藏华人在本迪戈金矿区与淘金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工具、物品、纺织品、毛皮、照片、文书、信函,景泰蓝青铜器皿,玉饰、玉辇,木雕佛像、车马、屏风、家具,蜡像,瓷器,古钱币,藏书,戏剧服饰,清朝皇家出行礼仪服饰。特别是丝绸竹子制作的3条中华龙是镇馆之宝,是全世界最古老最长的龙饰艺术品。每条龙都由6000片以上的丝绸鳞片所覆盖,每一麟片又以23块小巧的手工切割镜面点缀,光影照射,熠熠生辉。自1892年至今,3条长龙在复活节游行和春节庆贺时先后神龙出游。其中,1892年至1968年舞动长60米的中华龙,1969年至2017年舞动长100米的中华龙,2018年至今舞动长125米的中华龙。金龙博物馆是历史人文博物馆,是本迪戈三大旅游景点之一。<br> 以史为鉴知兴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工业革命兴起,对外扩张急需廉价劳动力并为工业产品寻求新兴市场。国内正值晚清朝代,衰弱闭塞,动荡不安,劳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赔款割地的《南京条约》,香港被割让,国内的通商大门被强行打开,广州、厦门等城市成为通商口岸,在中国谋求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展品揭示,1851年,澳大利亚盛产黄金的消息传到香港、广州及厦门,先后有大批广东、福建等地的先民背井离乡到澳洲淘金。到1854年6月,有2000余名华人来到本迪戈金矿;到1861年,在本迪戈金矿有5368名华人,其中只有一名有记录的中国女性。在淘金开始的头十年,本迪戈矿区开采了120多吨黄金,占当时世界金产量的五分之一。从1851年到1954年的淘金潮期间,本迪戈一共开采出近700吨黄金。相对于美国旧金山,华人将墨尔本称为“新金山”,将本迪戈称为“大金山”。<br>  展品还揭示,到19世纪末,来淘金的华人从本迪戈开始向全澳延展,人口数量上升至6-9万。随着华人数量的增加,且华人勤劳、韧性、吃苦、聪明、低酬、节俭,短期内即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本迪戈19世纪末期的诸多哥德式建筑群既是最直接的例证。与此同时,华人和政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税负、种族冲突等社会管理方面的矛盾,和欧美国家的淘金者在选矿采矿、水资源利用、劳工报酬等生产经营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政府1855年6月开始先后制定实施多部非公平政策, 1857年7月巴克兰河金矿又爆发大规模的排华冲突,直到1972年非公平政策才被废止。华人来澳淘金,前3年淘金所得全部作为经纪人的赎身费;来澳途中颠沛流离、海难频发;淘金作业时有矿井透水崩塌;居住环境瘟疫肆虐。华人廉价来澳淘金,或被生活所迫,或怀揣淘金发家梦想,但因淘金发家或与当地人成婚或移民的华人寥若晨星。淘金生涯九死一生,充满着艰辛与心酸。<br>  逝者如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但知史明志。祖国是码头,游子是舢舨,祖国积贫积弱,游子倍受欺凌。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现今生活在本迪戈的近千名华侨华裔,以成立于1871年的大金山中华公会为依托,以中国寺庙的崇拜神灵、中国园林艺术建筑、金龙博物馆中国文化展品为窗口,以每年的春节和复活节舞动于市中心街区的平时珍藏于金龙博物馆的中华龙、雄狮表演为表现形式,期冀祖国强盛并制定惠及华侨华裔海外发展的政策,赓续华侨华裔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向澳洲社会传递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勃勃生机,丰富和创新澳洲多元文化,与本迪戈社会各族群、各阶层人士一道,将本迪戈市 “龙城”的新称谓在澳洲唱的更响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