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意盎然 万物复苏。2022年5月20日,我们数学第二小组研修活动在组长谢春莲老师的带领下也如期进行。</p> <p class="ql-block">课前由谢春莲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设计,主要从教材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p> <p class="ql-block">接着组员进行集体备课磨课。在磨课中梁老师提议在情景导入环节要生动形象的图纸进行折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环节中,老师把准备好的学具让孩子们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利用小视频的形式小结,效果会更加好。所以在老师们的提议下, 谢老师修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5月23日上午,谢春莲老师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谢老师按时完成教学设计各环节的教学,她通过复习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分类,然后采用探究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p> <p class="ql-block"> 动手操作环节,先是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四人小组动手探究,交流讨论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的,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很快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同时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最后老师学生一起总结归纳方法。</p> <p class="ql-block">小组成员在听课。</p> <p class="ql-block"> 课后,谢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希望老师们给予她改进的方法和意见。</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中,梁世裕老师提议再次修改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谢宏尧老师提议在备课时应该准备更充分一点,同时,在很多细节方面,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过后,周丕铿老师就《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课标解读,他讲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说出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接着梁世裕、闭兴文两位老师进行网络平台名师课例分享,从创设情境,设疑,发现规律这几个方面来分享,解决我们的困惑,所以我们会观看学习更多的优秀课例,弥补我们上课过程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最后,马新老师为我们进行信息技术经验的分享,他说“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形象、直观阶段,而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所以灵活的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几何白板、PPT软件、微课技术、同屏技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同时我们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们每个组员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是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努力,让我们的教研一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编辑:周丕铿</p><p class="ql-block">图片:马新 </p><p class="ql-block">审核:邓杏</p><p class="ql-block">终审:谢春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