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广西师范大学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的专业支持下,华侨城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迎来了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该课程一共32个课时,共计4个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项目,分别为:气弓箭、螺旋桨反冲小车、水火箭、抛石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气弓箭</b></h1> <p class="ql-block"> 气弓箭通过气压枪将气体储存在枪内,利用气体的冲力将纸箭发射到箭靶上。在老师的指导下,401班和402班同学们开始有条不紊地用模板纸制作纸箭。经过同学们的团体合作,先折,再卷,再切,最后插上箭头,一支支像模像样的纸箭就制作完成了。有的细长,有的粗短,拿在手上,好不霸气!同学们拿着箭,开始跃跃欲试。</p> <p class="ql-block"> 之后,到了课程的高潮环节——打靶试射。老师首先向队员们演示了气枪的充气方法,并强调充气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给气枪充气时枪口要对着地面,先充气后装弹等等。</p> <p class="ql-block"> 发射场地井然有序,同学们依序充好气、瞄准、射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纸箭深深地扎入靶心,会场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有趣的气弓箭在同学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关于科技的种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一定可以发芽,长大,硕果累累!</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螺旋桨反冲小车</b></h1> <p class="ql-block"> 螺旋桨反冲小车是一种利用螺旋桨将空气向后退推动而前行的小车。螺旋桨反冲小车看似制作简单,其实非常考验同学们的细心与认真。同学们既要考虑小车的对称性和平衡性,又要考虑小车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通过给定的器材,自己设计制作一台螺旋桨反冲小车,然后进行现场径向竞速比赛。同学们小组讨论设计小车图样,裁切制作车身,粘接组装车轮,连接固定电路及动力装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台台形态各异的小车相继诞生。</p> <p class="ql-block"> 随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来到比赛场地有序进行比赛。每组同学看着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螺旋桨反冲小车冲向终点,脸上不禁露出喜悦的笑容。</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水火箭</b></h1> <p class="ql-block">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一种利用饮料瓶、硬纸片等环保的废旧材料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然后将水火箭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的简易火箭。405班和406班的同学们利用课余和周末假期的时间,收集废弃的可乐瓶,打孔、安装垫片、制作尾翼、安装降落伞。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出了一支支“蓄势待发”的水火箭。</p> <p class="ql-block"> 随后,这些装备精良的“水火箭”展开了激烈角逐,随着一声声“发射”,随着声声巨响,水火箭在高压气体的反冲力作用下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依次冲向高空,飞出四五十米远,引发围观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在场的同学无不欢声雀跃,想要跃跃欲试。本次课程让同学们了解了水火箭的原理、制作过程,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同学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抛石机</b></h1> <p class="ql-block"> 抛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中国的抛石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它主要用于围攻和防守要塞,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是科学与技术完美融合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抛石机制作最重要的步骤首先要搭建一个稳定结构的框架,407班和408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精心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抛石机。</p> <p class="ql-block"> 比一比谁的投石机投得准!面对敌方城堡的敌军,同学们放弹——抛石,动作一气呵成,城堡上的敌军纷纷被投中。同学们不仅在抛石机的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也在团队合作中建立起了信任和友谊。</p> <p class="ql-block"> 此次科学课程的实施,活跃了校园科技氛围,使学生们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激发了孩子们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进而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虽然此次课程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校也会为同学们开展更多科学知识讲座和科技制作活动,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创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稿:邢彦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稿:张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