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夏犹清和,学习不停歇。2022年5月24日,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暨齐鲁科学大讲堂第70期(泰安+德州专场)如约而至。沂源县小学全体科学教师齐聚线上,认真观摩参与了此次网络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由韩玉明老师主持,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来自泰安、德州的三位老师精彩的课例展示及说课,二是山东省特级教师韩玉明老师点评课例,三是聊城大学李玉峰教授进行了总结。</p> 课例展示 急刹车 <p class="ql-block"> 肥城市凤山学校郝元存老师带来的《急刹车》。本节课郝老师用动画导入,从动画中人物引入教学,引发学生思考。整节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符合认知能力螺旋式发展的要求。另外,案例的选取生活性强,绊马索,阻拦索等实例与古典名著及当前时事结合紧密,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p> 声音的产生 <p class="ql-block"> 德州市平原县龙门办事处东关小学王梅梅老师带来《声音的产生》一课。王老师利用琵琶行诗句的吟诵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材料自主制造声音,对比观察物体发声时的不同,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层层递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p> 声音的变化 <p class="ql-block"> 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中心小学的邹志勇老师带来《声音的变化》一课。邹老师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以及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尤其是利用音叉和乒乓球的组合装置可以直观的看出音量大小与振幅有关。最后,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p> 课例点评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韩玉明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急刹车》这节课中,应充分采用发散性提问,避免“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声音的产生》这节课中应注意优化实验探究的方法与环节,教学设计要具有目的性。《声音的变化》一课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回应。韩老师细致入微的点评让我们受益匪浅。</p> 专家总结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对三节课例进行解读和高水平的点评。他特别强调板书设计的重要性,指出板书的目的是要给学生以支架和套路,为我们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p> 学习感悟 学习掠影 <p class="ql-block"> 教与研相济,通过听课与评课,我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与思并行,我们在学习中反思自身,不断修正。齐鲁科学大讲堂是老师们专业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指引带领大家逐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图文:沂源县燕崖镇中心小学 包欣华</p><p class="ql-block">审核:沂源县教学研究室 周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