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野,草木葱茏,五月的河畔,棕叶飘⾹。端午!⼀个流传千古的传统节⽇,在这⻨黄杏熟的时节,向我们⾛来。</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陕北,听老辈人讲在他们的奶奶的奶奶以前,就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至于源于哪朝哪代,因何而形成的,却是众说纷纭。总之,做为一种民间的传统节日,已经在这片黄土高原上流传了很久很久。</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包粽子,这几乎是每家每户端午节必做的一件事情。记得小时候,母亲每年都会给我们包大软米粽子,粽叶奇特的清香,包裹着金黄软糯的米香,再加上甜滋滋的枣香,混合而成的粽香,那是专属于端午节的味道,是多少人一辈子难以割舍的端午情结。</p><p class="ql-block"> 难忘母亲当年手把手教我包粽子的情景,先拿两片粽叶旋转打成一个带尖的筒状,交替着一片又一片的插粽叶,然后往里边装枣装米反复几次装满为之,把粽叶捋平包严压实,捏紧粽叶朝一个方向一扭,捏出漂亮的三角形收口,抽一根马莲缠两圈绑紧才不会散,母亲的一举一动深深的印在心里。母亲还说:“包粽子和做人的道理一样,要有棱有角又有形,不光要有好看的外表,还要肚肚里面有东西才行。”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才明白母亲的话很有道理,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内在的修为,否则会一事无成。母亲不仅教会了我包粽子,还教导我如何做人,后来我也是这样手把手的教会了女儿。包粽子的技艺代代相传,我想端午节的习俗和包含在粽子里的文化也一定是这样,才会流传千百年而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 在陕北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开始泡软米、洗粽叶、煮粽叶为包粽子做准备,许多人家都是自己包粽子的。有的用软大米、软黄米和红枣一起包,叫两米粽子。有的用三片粽叶扭成一个漏斗状包出来的,叫三角粽子。有的用四片粽叶交替插成一个长型锥桶包的,叫牛角粽子。翠绿的粽叶,包裹着浸泡的颗粒饱满如珠玉般的软米,动作娴熟的女人三下五除二就是一个漂亮的粽子,整齐地码放在锅里,上面用一个鹅卵石压实,上火开始煮,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水气上下翻滚时,改慢火浸煮,经过浸泡、渗透,使每一粒米每一颗红枣都能充分汲取粽叶上的精华,粽子特有的芳香气味就会四处弥漫,只要闻一下那香味儿就能让你流口水,这也是粽子有别于其它食物的绝妙之处。</p><p class="ql-block"> 陕北人吃粽子是一种节日美食,陕北人豪爽、大气、热情。陕北的粽子也如陕北人的性情一样,那一个个牛角粽,个大、量足、不花哨,但却以其独特的芳香吸引着你,美美的咥上一个,吃起来大快朵颐,满口留香,那真叫一个过瘾。</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记忆总是令人难忘,记得过端午节时,父亲早早起来去山里拔一捆带着露珠的艾草,回来给家门上挂一些艾条,剩下的扭成艾藥夏夜用来熏蚊子,还给每个小孩子耳朵上也挂一片艾草,艾草的清香味儿,顿时让人神清气爽。父亲还挑回来一担山泉水,让家里人都洗脸洗眼睛,说洗了可以眼明耳聪,头脑清醒。直到这时母亲才把焖了一夜的粽子锅打开,哇!那浓浓的、香香的粽子味直往鼻孔里窜,等都等不及就想要吃,剥开粽叶咬上一口,糯糯的米粒入口即化,香香的味道直沁心底。每到这个时候母亲就会不停的提醒,慢点慢点,小心枣核卡在喉咙里。是的,粽子真的是太香了,要不是有母亲的提示,很有可能会连枣核一起吞下去了。吃粽子的时候父亲会喝一杯雄黄酒,还会将那雄黄酒在我们的耳背后面、脑门上、手腕、脚腕处抹一点,说这样就不会被毒虫咬伤了。吃不完的粽子用刚刚挑回来那冰冰凉凉的山泉水泡着,那时候没有冰箱,这就是最好的保存方式,一天换一次水,能放好几天都不会坏,大热天的从外面回来,吃上一个冷粽子,比现在吃一个美味的冰激凌都要爽口。那时候虽然大家都会包粽子,大小品种都差不多,但邻里之间还是会相互送粽子,表达的是一种和睦相处,互助友爱的乡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这一天,母亲还会用彩色丝线搓成个花绳绳,拴在我们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说这样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些花绳绳一直要从五月端午戴到六月六才能解下来,要么丢在外面让小鸟叼走,要么丢进小河里让水流冲走。有时,还会给我们穿上绣有五毒图案的肚兜 ,还有用彩色花布和绸布缝制各式各样的荷包,里面装一些山里采来的中草药,在端午节当天给我们戴上,别的小伙伴看到了还故意笑话我,说难看死了,其实我明白他们是嫉妒、眼红的不得了,羡慕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好母亲,能给我们做各式各样的好玩意儿。母亲一边又一边的反复叮嘱,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小孩被一些有毒动物的侵害,还说这样可以一年四季都不会生疮害病,也不会被蚊虫叮咬。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习俗,长大了才明白,其实都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保护和满满的爱。端午是一个充满温馨和关爱的节日,情亲的陪伴和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端午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种爱的传承。一个节日不足以丈量我们⽣命的⻓度,但⽤⼼⾛过的日子,会刻录⽣命中的每⼀撇,每⼀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同样值得我们回味。从小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爱,深深的根植在血脉里,让我懂得了为人处世要宽厚待人,施于仁爱。每逢端午节,我照样还会给身边的小孩戴香包和五色丝线绳,看着他们高兴地摆弄的样子,一定是觉得既新奇又好玩,我的心觉得像粽子里的蜜枣一样甜。</p> <p class="ql-block"> 前两年跟随女儿客居南方,在那里过了几个端午节,才知道原来南北方的差异,不仅是体现在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就连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差异。比如说南方的粽子种类繁多,形状多样,里边所包的馅料更是五花八门,口味众多,但我总是吃不惯。每到端午节,总是会想念家乡的牛角大粽。女儿和我一样,也喜欢家乡的粽子味儿。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虽然你不断接受新口味,但却一直在寻找深藏于心底的味道,那是一种记忆和安慰,能让人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就给他们包家乡的粽子吃,另外加入了一些血糯米、花生米、莲子、红豆等巧妙搭配,清脆的粽叶包裹着多彩的馅料,煮出来的粽子色泽红润透亮,清香扑鼻,软糯弹牙。丰富的食材赋予了粽子不同的味觉和口感,收到了不同凡响效果,孩子们特别喜欢。</p> <p class="ql-block"> 端午的粽子有别于其它美食,无需添加油盐酱醋来调味,却能呈现出独特的味觉享受。当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当南方与北方碰撞出火花,当舌尖与味蕾得到充分的满足,那种享受更是一种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站在岁⽉的门楣,轻拈光阴的脉络;我为你捧上一盘美味的粽香,携带⼀缕炎夏里舒爽的情怀,演绎⼀场精彩的浓情端午节。青青艾叶香,悠悠“粽”情长。在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里,与家人一起共享美食,共庆我们所拥有的太平盛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