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饮马川之朴门菜园

周勇

2016年上半年开始,长城脚下饮马川项目同事开始筹备做一个朴门永续实践基地,尝试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解决目前城市环境中出现的食物安全危机!细数当下农场,数量很多,风格也各有千秋,但遵循朴门永续设计并座落在长城脚下的农场可以称全球唯一。 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下区位及这个农场为何大有来头。农场处于【长城脚下饮马川】项目内;【长城脚下饮马川】是一个神秘又获各界频频点赞的文旅艺术项目,位于北京水源地——古北口镇北,地处燕山山脉,北倚卧虎山长城,南临北京的母亲河潮河,处密云水库上游。 该项目为拾得大地幸福集团投资建造。集团以全球化的视野,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著称,联合生态NGO 组织,倡导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立志践行“还大地以幸福”的发展理念。 了解过农场的背景,我们来见证下农场美景万物的点滴成长同时要了解下什么是朴门永续设计(1974 年起源于澳洲并风靡全球一种生态设计方法。其主要精神所在就是发掘大自然的和谐模式,再模仿其模式来设计庭园、生活,以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它可以是科学、农业,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哲学和艺术。传达的理念:节约环保、自循环、生态平衡、尊重自然)。 农场设计之初的手绘草图更改过若干稿,在对占地面积、功能区域划分、排布之后,便出现以下朴门农场规划图。 长城脚下朴门农场共分为动物饲养区、食物森林区、可食地景区及创意花园区,涵盖鱼塘、鸡舍、鸭舍、钥匙孔花园、螺旋花园、一米菜园等等内容,依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物。农作物吸收天地之精华,与自然共生。依靠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循环模式,做到不使用化学物质又能有很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项目从4月底开始施工,这是菜园的生态鱼池,人工开挖的池塘,使用河床中的卵石铺设,与环境融为一体! 这是完工的样子,如果加上过滤装置及种上水草做生态泳池也不错!里面放上鱼类,清清的水面又是鸭子与鹅嬉戏的天堂! 鱼塘的边缘按照朴门的原则进行椭圆设计,增加了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在陆地与水面交接的地方种植适合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5月初开始对土地进行平整,用当地的发酵的羊粪施入土地,后期能够保证土地长期的肥力和不使用化学肥料。 创意花园区内是朴门永续设计中著名的螺旋花园,蔬菜可以从地面向空中立体生长,产量能达到平面种植的3倍以上。 目前国外最流行的一平米菜园,每平方米框内设九宫格,可以种9种不同蔬菜进行轮作,通常种在阳台或露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只要2到3个这样的菜园就基本可以满足家庭日常蔬菜供应。 这是动物饲养区,共分2个区域,一边养鸭与鹅,另一边可以养鸡。 小鸡鸭鹅正在快乐的生长! 用当地茅草与树木做的凉亭,既能遮风避雨。又能约三五好友,在凉爽的河风中,品茗畅谈! 菜园中的石子路,碎石在国外和国内大量用于小区与园林景观设计中,最自然也最质朴!在国内外顶级的度假胜地通常釆用。 从火车站收集的退役枕木进行再次利用! 用当地的树木做的小路 刚刚栽种的秧苗,潮河是密云水库的上游,密云水库是北京的水源地,当地为了保护水资源,已经改种玉米了,所以用木箱种植的水稻非常难得一见,可以让北京的小朋友了解到水稻的生长过程,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 6月初,刚栽种不到一个月的蔬菜,由于北方天气寒冷,长的极慢,项目的同事们都很着急,但传统的种植就是如此,只有按照四时节气规律进行种植! 有些播种的蔬菜刚刚发芽 可食地景花园周边种上了月季,波斯菊,高山杜鹃,黄花等鲜花 按中国太极阴阳八卦图设计的可食地景花园 刚刚种上的波斯菊 一个月后的样子 一平米菜园开始初见成效,里面种上了辣椒,西红柿,茄子,玉米,白菜等蔬菜 可食地景花园,中间种上了胭脂萝卜,油麦菜,芹菜,苋菜等,五颜六色,层次分明! 食物森林区,食物森林的概念来自澳洲,在国外的一些小区,种的不是传统景观树,而是有产出的各种水果树与蔬菜,按不同的层次形成小区景观,既可观赏又可以食用。 杜绝使用农药及化学制剂杀虫,用黄色的沾虫板诱捕害虫 在花园的四角种上鲜花,不仅可以观赏,还有防虫驱虫的作用! 按照朴门永续生物多样性原则设计的菜园,里面种植了几十种蔬菜,避免了商业单一性种植易发生大面积虫害的缺陷! 农场废弃的蔬菜用来饲养动物,动物的粪便,发酵后用来种菜,形成了完整生态循环。 经过近三个月的等待,按传统方法种植的蔬菜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生长,一亩的菜园不仅能满足公司的用菜,还能保证朝花夕拾体验中心的供应,公司同事与客户真正吃上了从菜园到厨房环保无公害的蔬菜。 即将开花结果实的水稻 一亩朴门菜园全景图 朴门菜园收获了,员工生日会在菜地旁举行,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这个生日应该很有意义吧!